藥物分享服用 小心越吃越傷身

一名75歲婦人,有糖尿病史,因漏尿問題持續接受治療,但近來卻發現吃藥漸漸沒效果,就醫檢查時,醫師發現原來這名婦人的妹妹和小姑也有漏尿問題,因此把藥物分送出去一起服用,沒想到三人都未見效;臺中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劉昕和指出,主要因用藥觀念錯誤造成服藥未改善症狀,所幸這名婦人找來親友一起問診檢查,依據三人不同漏尿問題,對症下藥,已順利擺脫尿失禁問題。

滿溢型尿失禁 藥物介入助膀胱增張力

像是這名婦人因有糖尿病史超過二十年,使得神經病變影響膀胱收縮力,起初常會尿解不乾淨,常留有近300毫升尿液,導致一活動不小心就有漏尿問題;劉昕和醫師表示,婦人症狀稱為滿溢型尿失禁,建議患者平時可多解幾次小便以利排空,也可採以藥物治療增加膀胱張力,幫助尿液排解乾淨。

常尿急憋不住 恐是尿急性尿失禁惹禍

至於這名婦人的妹妹常因尿急憋不住,造成漏尿問題,且同時合併頻尿、夜尿等症狀,屬於尿急性尿失禁;劉昕和醫師表示,這類患者主要是膀胱過於敏感,當有尿意出現時,膀胱會不自主收縮,導致憋不住造成漏尿,治療上除了調整生活習慣外,平時可在沒有尿急時先上廁所或調整喝水方式,藥物治療上則著重於抑制膀胱敏感度或抑制膀胱收縮、加強放鬆,有助改善憋不住小便問題。

產婦或停經婦女 易有應力性尿失禁

劉昕和醫師進一步說明,而這名婦人的小姑則屬於應力性尿失禁,包括產婦、停經,或是年紀大的婦女等都屬於危險族群,雖沒有頻尿或憋不住小便問題,但容易因打噴涕、咳嗽時就會漏尿,主要因防止漏尿的骨盆底肌肉筋膜鬆弛導致,這時可透過凱格爾運動,幫助增強尿道旁的肌肉張力,除非運動效果差,則建議可採以手術治療。

藥物勿共享 及早就醫檢查對症下藥 

醫師開立藥物,絕不能和其他人共用,因每個人症狀不同,一旦亂服藥,不但可能無法對症下藥,改善症狀,還可能因此使症狀加劇,反傷身體;劉昕和醫師提醒,尤其像是漏尿原因較多樣性,最好的方式還是尋求醫師協助診斷,才能對症下藥,及早改善症狀。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