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加強對兒童、殘疾人士和長者的支援,包括增加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計劃名額、增加2,000個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的名額等。
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本月起恆常化,名額由約3,000個增加至5,000個,明年10月進一步增至7,000個,讓有特殊需要的學前兒童可在學習黃金期,盡早獲得所需訓練。
政府會增加言語治療師和社工編制,並設立流動訓練中心。
政府也會加強特殊幼兒中心和住宿特殊幼兒中心的社會工作服務、提供心理治療予有特殊需要人士,以及通過獎券基金推行試驗計劃,為有特殊需要跡象並正輪候評估的幼兒提供支援。
林鄭月娥已要求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探討如何為升讀小一的有特殊需要兒童,提供更適切的銜接和支援服務。
由2019至20年度起,政府會增撥資源予兒童事務委員會,推行保障兒童權益措施,也會加強針對兒童發展的服務,包括及早識別和支援有福利需要的學前兒童及家庭、探討在合適福利設施內為三至六歲幼兒提供課餘託管服務,以及在全港設立五間共享親職中心,加強支援離異家庭等。
在支援殘疾人士方面,政府會制訂新的《香港康復計劃方案》,加強對殘疾人士家庭的社區支援服務,包括增設五間地區支援中心、增撥資源為額外約1,800名殘疾人士提供到戶家居照顧服務等。
安老服務方面,政府明年會增加2,000個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的名額,並推行新計劃,在合資格私營和自負盈虧安老院成立長者日間護理單位,以增加日間護理服務。
政府又計劃在第二階段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額外增加1,000張服務券,令總數增至7,000張。
為增加資助安老宿位,政府未來五年會在改善買位計劃下,增購5,000個甲一級宿位,提升整體私營安老院服務質素。
政府並會把長者生活津貼擴展至廣東和福建,便利在該兩省養老的香港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