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肉瘤初期無感 出現痛覺恐已成癌

在台灣每年新診斷的惡性肉瘤病例約600人,占癌症的1%,包括肌肉、骨骼、神經、血管或脂肪組織等全身部位都有可能誘發,又以手腳四肢最常見。成大醫院放射線腫瘤部鄭詠仁醫師解釋,多數患者摸到皮下不明的腫塊後,因不會疼痛,所以不以為意,直到腫瘤壓迫到神經感到疼痛才就醫治療,導致已演變成惡性肉瘤。

放射線治療惡性肉瘤 數週後肉瘤不見蹤影

一名78歲阿嬤右側大腿出現約20公分大腫瘤,且合併腹股溝淋巴腫大,導致腳腫到無法行走,考量年紀過大,加上血小板過低因暫緩開刀。鄭詠仁醫師解釋,術前先接受放射線治療,4週後腫瘤明顯縮小,經討論決定再治療至6週滿再評估手術,但後續接受磁振造影檢查後,已看不到明顯腫瘤,因此目前暫緩手術並持續密切追蹤。

輔助性放射線治療 提高治癒率

鄭詠仁醫師說明,惡性肉瘤種類多,治療上會依據不同組織型態採不同治療方式,臨床上見的四肢惡性肉瘤而言,開刀仍是治療首選,但過去為降低復發率恐得面臨截肢,隨著醫學進步,目前可藉由肢體保留方式切除加上輔助性放射線治療,不僅能使患者保留肢體,也提高治癒率,且降低無復發的可能性。

摸到身體腫塊別大意 應盡快就醫檢查

此外,術前放射線治療能幫助縮小過大或不好開刀的腫瘤,降低手術困難度,也能將放療範圍較小、治療劑量較低。鄭詠仁醫師強調,一旦摸到腫塊也不用過於擔心,大多數仍屬於良性,重要是要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並治療,才能有效提高成功率。

第四1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