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有泡泡就是腎臟病? 這三件事都有可能產生「蛋白尿」

66歲的陳先生沒有慢性病史,平日也沒有服用任何藥物的習慣,因體檢的腹部超音波報告顯示有腎臟囊腫,到腎臟科複診,醫師問診得知他已經有泡泡尿好一段時間,於是安排抽血驗尿檢查,發現陳先生有嚴重的蛋白尿,這幾年來腎功能亦緩慢衰退中,但因為沒有其他症狀,以為不需要治療。

感染、運動、姿勢都會出現蛋白尿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腎臟內科醫師徐萱竹表示,臨床上確實有許多良性蛋白尿的狀況,有泡泡也不一定就是蛋白尿,需經過客觀的定量分析才能確定。良性的蛋白尿可能是感染、脫水,或藥物、運動、懷孕、血壓控制不佳,甚至有時只是姿勢(站立)性蛋白尿。

蛋白尿為腎臟病變前哨 然而一旦證實有蛋白尿,便暗示可能有腎臟疾病。臨床上最常見的蛋白尿原因是糖尿病腎病變,糖尿病腎病變佔了國內洗腎人口的四成以上,比例相當高。重要的是,蛋白尿常常比腎功能開始變差還要早發生,可視為腎臟病變的前哨站,甚至預測心臟病的風險以及死亡率。

徐萱竹醫師建議,糖尿病腎病變的病人應採低蛋白飲食,更應積極地控制血糖和血壓,利用整合門診,在腎臟科做定期的尿液及腎臟超音波檢查,抽菸病友們則請務必要戒菸。早期發現蛋白尿,並早期介入治療,可以改善腎臟病的預後。

糖尿病腎病變患者應採低蛋白飲食 低蛋白飲食原則為限制動物性蛋白,也就是少吃肉,僅能吃些植物性蛋白,如豆乾、豆腐;另外,為了避免營養不良,必須搭配酮酸胺基酸,讓代謝廢物可轉換為人體所需的胺基酸,還可減少尿毒症發生,延緩腎臟功能惡化。

有些嚴重的蛋白尿會合併下肢水腫,臨床上稱為腎病症候群;過去並沒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等慢性病,卻意外發現有蛋白尿,則需要安排腎臟切片和染色才能夠確診。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