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冷汗、胸悶、喘不停 恐急性心肌梗塞

家中如有慢性病患及年長者,出現胸悶、冒冷汗、喘不停要特別注意!不只冬天好發心血管疾病,在炎熱夏季到夏秋季節變換間,如果溫差大、進出冷氣房,容易動脈血管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形成血栓、血管堵塞,也是心血管疾病好發期!急性心肌梗塞,務必在黃金時間90分鐘內到院治療,減少猝死機率;到醫院時如沒有心跳、血壓,須緊急讓心臟恢復跳動。如果心臟停止、腦部缺氧超過6分鐘,恐會造成不可逆傷害,甚至變成植物人。

心肌梗塞年輕化 三高患者是危險族群

烏日林新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復中表示,心肌梗塞已開始出現年輕,以往觀念是年紀大才會發生心臟疾病,其實並不然。現在男性小於45歲,女性小於55歲的中壯年族群,都可能會出現心血管疾病,尤其是罹患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疾病患者,大幅增加血管阻塞導致心臟病發作機率。

突發性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很高,根據衛福部統計106年十大死因中,心血管疾病排名第2,一旦胸悶、呼吸急促等相關症狀,必須把握打通血管的黃金時間,緊急送醫治療。也可在家自救先含一顆硝化甘油舌下片,緊急情況下能讓血管擴張,爭取送醫時間。

急性心肌梗塞經氣球擴張術、血管內支架放置術急救

陳復中醫師表示,當患者送至醫院急診室後,經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須啟動心肌梗塞醫療小組,盡早於心導管室執行氣球擴張術或血管內支架放置術,正常都會在90分鐘內完成,搶救時間越早預後越好。利用心導管血管攝影,找出阻塞血管的部位,建立心臟血流,減少病患併發症,降低死亡率。

手術後可藉心臟超音波、抽血檢查心肌酵素,若是高到上千或上萬以上,代表心臟壞死肌肉範圍多、預後差。通常做完心導管一般住院3至5天就可以順利出院,接受心導管手術半年內後復發機會高達30%,建議每個月門診追蹤。預防再復發也必須調整生活型態,戒菸、戒酒、多運動及規律飲食,也必須持續控制三高疾病,接受藥物治療,才能避免再度發生心肌梗塞甚至造成心臟衰竭!(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