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抽脂顧健康? 醫:無幫助

近年來,在飲食習慣與生活型態的改變之下,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體重居高不下。根據研究統計指出,體重上升的確對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是增加的,尤其血壓、血脂肪、血糖異常的風險在男性與青少年中又更明顯。

吳栢瑞醫師表示,代謝症候群包涵了5項危險因子,腰圍、血壓、空腹血糖、三酸甘油酯與高密度膽固醇,若是在這五項中有超過三項異常,產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大幅上升。當然因為心血管疾病而導致的死亡率也同樣上升。所以體重的控制與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有著直接的關係。

控制腰圍 可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吳栢瑞醫師表示,在這五項危險因子當中,需要特別一提的是腰圍,尤其在東方人。在同樣身高同樣體重的東方人,囤積在臟器周圍的脂肪要比西方人來得高一些,而這些囤積在臟器周圍的脂肪會讓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產生胰島素阻抗。也會因為這樣讓身體必須分泌更多的胰島素,最終就會形成糖尿病。所以控制腰圍也就代表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可以降低。

快速增加內臟脂肪的食物:炸雞、薯條、麵包

尤其年輕人大多喜愛高油脂與高澱粉類的飲食,如炸雞、薯條、麵包、手搖飲料等等,都是快速增加內臟脂肪的食物。所以在年輕的時候就必須培養正確的飲食觀念,在中年之後出現高血壓糖尿病的代謝性疾病的風險才會降低。在這裡必須強調一點,現代人常用的腹部抽脂針對的是皮下脂肪,但影響胰島素阻抗的主要是內臟脂肪,所以腹部抽脂只能針對外觀,是無法對健康有幫助的。

心血管疾病與腦中風族群 逐漸年輕化

吳栢瑞醫師表示,在產生心血管疾病與腦中風的族群當中,近年來也發現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向。尤其在醫院中慢慢出現30~40歲的青壯年卻出現中風的現象,追根究底,除了傳統過往大家熟知的抽煙與三高這些危險因子,因肥胖而導致的代謝性疾病人數也大幅上升。一旦出現心血管疾病與中風,除了對當事人造成極大的影響之外,對日常生活與家庭都造成極大的負擔與困擾。所以與其在疾病發生之後再來治療,更重要的,是在疾病發生之前就先做好預防,維持健康的身體與適當的體重,這才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

附註: 代謝症候群定義

1)肥胖:男性腰圍≧90公分(35吋半),女性腰圍≧80公分(31吋半)。

2)血壓異常:未服用藥物下,收縮壓≧130mmHg/舒張壓≧85mmHg。

3)血糖偏高:未服用藥物下,空腹血漿血糖≧100mg/dl。

4)三酸甘油脂偏高:未服用藥物下,三酸甘油脂≧150mg/dl。

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未服用藥物下,男性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40mg/dl,女性<50mg/dl。(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