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聽力篩檢 確保新生兒聽力正常

1名1歲男童,被媽媽發現對聲音毫無反應,緊急就醫檢查,才發現孩子聽不見,屬於先天性聽力損失,透過配戴助聽器且接受語言訓練後,已能漸漸和人對話;吳慧貞, 衛福部桃園醫院小兒加護病房護理師指出,聽力損失屬於常見的先天性缺陷,因此新生兒出生24至60小時內,就必須接受聽力篩檢。

先天聽障嬰兒 持續追蹤治療

臨床上,嬰幼兒發生聽障機率,出生約佔1/1000為雙耳重度聽障,另外約有3/1000-4/1000為輕度聽障或單耳聽障;吳慧貞說,若孩子未通過初篩,一個月後就必須再次進行複篩,但仍有孩子必須繼續追蹤治療,才能確定排除無任何聽力損失。

嬰幼兒聽力障礙 自行篩檢及早發現

未通過聽力篩檢的嬰幼兒,出生三個內必須執行完整的聽力學及醫學評估,確定診斷後,會把握在聽損一個月內完成輔具的初步選配,且轉至療育機構,持續進行聽語療育訓練和追蹤,因此,若能及早發現症狀,父母就應盡早帶孩子接受檢查治療。

聽力篩檢能讓嬰幼兒在不哭鬧的狀態下完成,僅需五分鐘,過程簡單且無痛,若能透過篩檢及早發現,且把握六個月前接受完整治療,未來孩子在成長時,語言、認知和溝通等協調,都能和一般孩童一樣;吳慧貞提醒,父母們多點觀察和照護,及早發現就能及早治療,讓孩子也能健康成長。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