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茫茫才知罹病 糖尿病併發症最致命

一名40歲女性,某日突然出現視力模糊,逐漸看不清楚,求助眼科醫師,卻找不到視力衰退原因,醫師建議病患至大醫院健康檢查;報告一出,赫然發現竟是罹患糖尿病。可惜的是,她已錯過黃金治療期,失控的糖尿病竟引起視網膜病變,導致雙眼失明。

糖尿病危害城市人健康程度有多嚴重?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估計,台灣糖尿病患者約有200萬人,平均每10人就有1人是糖友;而糖尿病前期人數更是高達600萬人,佔了全台1/3人口。另外,依據台灣衛福部統計,每小時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若是不控制血糖,容易引起病變,如失明、腎臟功能喪失等問題,建議糖友應從日常作息、飲食做好血糖管理,才能避免併發症發生。其他國家的大城市中,受糖尿病危害的人口也普遍佔總人口的10至15%左右。因此,注意日常飲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廣身材失控血糖

為什麼糖尿病人口逐年攀升呢?藥師廖文脩表示,罹患糖尿病除了基因關係之外,最關鍵的原因在於台灣飲食西化、外食多,肥胖人口越來越多,許多人以為邁入中年,身材跟著「升級」很正常,但因中年上班族應酬多,運動少,血糖多數都偏高,若是一不注意,糖尿病、痛風悄悄上身,身體功能失調、血糖不妥善控制,就易引起併發症,進而導致失明、截肢,甚至死亡。

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患最重要的課題。妥善管理血糖,可避免引起全身性的併發症;由於糖友從眼睛、心血管、腎臟、四肢末梢都可能有健康危機,要避免失明、洗腎、截肢等憾事,就要從日常生活做起。廖文脩藥師強調,要控制血糖不能只依賴藥物,除了按照醫囑服藥,同時也要規律運動。

微流汗免截肢

糖友的末梢神經較遲鈍,對於冷熱、痛覺不敏銳,一旦四肢末梢不小心受傷或感染,通常面臨截肢難題;因此,糖友應養成運動習慣,每天運動最好有半小時到一小時,不需激烈運動,微流汗最好,可強化糖友的末梢神經與肌肉組織。 廖文脩藥師指出,若一直喝水仍口渴、怎麼吃都吃不飽,尿多、吃多,體重卻下降,視力漸漸模糊,可能就是糖尿病的前期徵兆。此外,以下三種也是糖尿病高危險族群:有家族病史者、肥胖三高者、多應酬者。

保暖、補充營養為原則

糖尿病併發症才是致命原因,廖文脩藥師建議,可適量補充抗氧化物,如維生素B、C、E;其他例如:台灣綠蜂膠、卵磷脂、鎂、鋅、鉻離子等,幫助毒物代謝、保護心血管;或是山苦瓜可以降低糖質新生、武靴葉可以降低血糖、糖化血色素,預防腎臟病變,避免併發症發生;適量攝取洋蔥、空心菜、山藥、糙米等蔬果、雜糧可以平衡血糖。此外,糖友的末梢神經遲鈍,平時四肢要注意保暖,選擇舒適的鞋襪、手套,切勿穿太合腳的鞋子,影響血液循環;由於糖友心血管脆弱又敏感,冬天泡澡,水溫別太高、泡澡時間別太久,以免心血管負荷過重,進而導致憾事發生。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