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儕支持 有助改善產後憂鬱

根據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新一項研究指出,同儕電話的支持,有助於降低產後憂鬱症發生率。

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媽媽照顧小孩的責任和行為,就像是沒有下班時間的長期工作,為多數媽媽帶來壓力,不僅是第一胎的新手媽媽,生第二胎的婦女,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更提高兩倍以上。因此,面對類似情形,身邊的親友可適時陪伴或電話鼓勵,成為重要支持方式。

產後憂鬱症指的是婦女在生產後出現情緒上的憂鬱現象,通常發生在產後4周內,症狀會影響婦女照顧新生兒能力。美國心理學會估計,產後憂鬱的發生率約9%~16%,第二胎以上的產婦,憂鬱機率高達41%。

過去也有研究指出,產後憂鬱症(重度憂鬱症至少持續2周)可能發生在分娩後到產後2年內,全球罹病率達30%。精神科醫師詹佳真表示,荷爾蒙的改變和照顧新生兒的壓力,成為產後憂鬱症的主因,會對母親、孩子等造成影響。 為改善產後憂鬱狀況,卡爾加里大學的研究,特別招募64位產後2年內罹患憂鬱症的母親,研究之初所有受試者都呈現中度憂鬱症狀態。

此研究提供受試者接受同儕支持訓練,並提供平均9通的支持電話,測試後發現,受者者的憂鬱比率在中段時降到8.1%,37人中有3人有憂鬱症;到研究結束時,憂鬱比率回升至11.8%,34人中有4人有憂鬱症。 詹佳真透露,本研究提供電話支持的志願者,皆有從產後憂鬱症康復的經驗,可有效提供產後憂鬱的母親三大幫助。第一是「普同感」,讓她們了解自己不孤獨;第二是「希望灌注」,透過支持者分享,讓她們知道狀況是可以改善的;第三是「實質的幫助」,支持者提供的康復經驗,能讓她們在生活中知道如何調適現況。

詹佳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醫師

葉雅馨,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