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錯誤刷牙觀念 刷再久也不乾淨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2014/12/11
大家都知道早晚要刷牙,但是刷牙方法與觀念不對,即使刷再久也沒有清潔的效果。西北大學牙周病學博士車承娟醫師提出民眾五大錯誤刷牙觀念,並提供正確刷牙法。

一、刷牙前先沾水?
大部分的人都有先用牙刷沾水後再刷牙的習慣;不過,一旦牙刷碰到水分後,牙膏就容易起泡,所以在刷牙時會有「刷很久」的錯覺,其實根本還沒有完全清潔。牙膏的功能就是透過潔牙成分與牙齒持續摩擦,去除牙齒上的細菌與髒東西。建議擠上牙膏後,不要沾水,慢慢刷到牙膏出現泡沫。

二、起床後馬上刷牙?

大多數人的早晨是起床刷牙後,才開始吃早餐。但因為飯後口腔中會產生酸性物質,所以建議餐後刷牙,或是利用牙線將齒垢清除,才能真正減少酸性物質的形成。


三、使用冷水刷牙?
研究發現,最適合刷牙的水溫是與體溫相近的37度,剛好也是最適合牙膏內的氟揮發的溫度。冷水對於有敏感或牙周病患會造成牙齦酸痛、出血,不宜用冷水刷牙。

四、刷牙刷越大力越乾淨?
許多研究都指出,最好的刷牙方式是每次能刷到2-3顆牙。但因每顆牙齒的大小不一,所以不是刷得越大力就越乾淨,是牙齒表面每一個角落都能清潔到才是關鍵,力量太大,反而傷害琺瑯質。而為了要一次能刷到2-3顆牙,建議選用一把刷牙大約2.5顆牙齒寬的牙刷,才能將刷頭伸到口腔後方。

五、刷牙時間越長越好?
刷牙的目的是清潔口腔、清除口腔細菌與牙菌斑、如果沒有做好清潔,容易導致牙齦發炎、蛀牙等。最好的刷牙方式是每次能刷到2-3顆牙,如果每次都能刷10下,而且牙齒的表面都能清潔到才是潔牙的重點,與時間長短較無關係。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