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 2014/07/31
徜徉在海水的懷抱中,探索海底的美景,總是讓人驚奇無比!現在正值暑假期間,不少熱愛潛水的民眾都會趁此機會跑到南台灣、甚至東南亞國家盡情潛水。不過,醫師提醒,潛水背後所帶來的風險不容小覷,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俗稱潛水夫病的「減壓症」了!
潛水夫病顧名思義就是潛水引發的症狀,是人體因周遭環境壓力急速降低時所造成的疾病。三軍總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暨高壓氧治療中心主治醫師彭忠衎表示,人體在地面上必須承受大氣壓力,而到了水中,除了大氣壓之外,身體還必須額外承擔水的壓力。
然而,當壓力變大,氣體的溶解度也會隨之增加,因此,潛水時血液中的氣體含量(主要是氮氣)會比平常高出許多,若是潛水員浮上水面的速度太快,血液中多餘的氣體來不及跑掉,就會鑽到皮膚裡引起肌肉酸痛,甚至會阻礙血液循環,造成身體缺氧、進而導致生命危險。
然而,當壓力變大,氣體的溶解度也會隨之增加,因此,潛水時血液中的氣體含量(主要是氮氣)會比平常高出許多,若是潛水員浮上水面的速度太快,血液中多餘的氣體來不及跑掉,就會鑽到皮膚裡引起肌肉酸痛,甚至會阻礙血液循環,造成身體缺氧、進而導致生命危險。
「在加壓的情形下,人體通常不會有影響,但若是在減壓的狀況下,便很容易造成身體不適。」彭忠衎進一步說明,常見的減壓症症狀有皮膚發癢、皮疹、關節疼痛、噁心、嘔吐,嚴重者則會四肢麻痺、甚至是器官衰竭或死亡。
如何避免?彭忠衎強調,只要小心謹慎,仍可享受潛水之樂。提醒民眾,潛水時應遵照潛水壓力表進行,切忌操之過急,以免潛出隱藏危機。
健康飲食

【福島食品真的NG嗎?3】輻射其實無所不在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