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夏季健康

古人“消暑詩” 賞玩

盛夏時節,驕陽似火,酷暑難耐,現代人憑藉空調、電扇、冰棍、冷飲等祛暑解熱,自有一番樂趣。筆者翻閱古籍,發現古人消暑納涼也有許多良方妙法,且巧思奇趣,消暑有方,從而留下許多消暑詩,現輯錄如下,供各位賞玩。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里風,飄飄吹我裳”,這是杜甫的五言絕句,把人們對一個涼風習習的夏夜的企盼描寫的淋漓盡致,十分逼真。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爲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這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消暑詩》。他認爲,室內少放東西,坐於窗下,心平氣和,自然就會清風習習而涼從心底生了。

“避暑高樓上,平湖望不窮,鳥穿山色去,人歇樹蔭中”,將高樓、樹蔭、大山、湖水爲視夏日避暑妙境,讀唐人姚合的這首五言絕句,頓感涼意陣陣,清風徐徐。

“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宋陸遊認爲,波光鱗鱗的蓮池旁,隨風漂浮的柳樹下,淡淡的幽香,陣陣襲來,沁人心脾,是消暑納涼的極好場所。宋人揚萬里對此也有同感,他在《暑熱遊荷花池上》寫道:“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清代詩人江堤也持同一見解,他寫道:“柳枝西出葉向東,此非畫桑實畫風。風來無質難上紙,巧借柳枝來形容”。

宋代大詩人梅堯臣消暑則別具一格,獨出心裁,他認爲只有在古樹參天,寧靜而清幽的深山古寺才是避暑納涼的理想之地,他在《中伏日妙寺避暑》中寫道:“高樹秋聲早,長廊暑氣微,無須河朔飲,煮茗自忘歸”。

“竹梢露滴驚殘夢,荷蓋風翻送早涼。暑用酒逃猶有待,熱憑靜勝更無方”。陸遊認爲,面對酷暑,不要恐慌,心平氣和,寧神靜氣,心靜自然涼,此可謂古今消暑良方。

古人消暑詩,是我國消夏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值得借鑒,賞玩。

 

湖北遠安縣中醫院 主任醫師 胡獻國

alt



夏日養生宜“清”

中醫認爲,暑爲夏季的主氣,暑爲陽邪,其性炎熱;暑性升散,易傷津耗氣;暑多夾濕。故暑邪爲患,可使人出現一系列生理變化,如體溫調節、水鹽代謝、消化和迴圈功能的改變等。由於生理功能的變化,勢必出現一系列病理變化,如出汗較多,可使體內丟失多量的水和電解質引起水鹽平衡紊亂;水溶性維生素也可隨著汗液排出;機體散熱,蛋白質分解也加速;出汗增多,胃腸道中消化液及酶分泌下降,胃腸蠕動減弱,消化功能下降,人們食欲也下降。因而,夏季養生呈現其特殊性。

祖國醫學中早就有“天人合一”、“天人相應”的養生學說,夏日的特點是“熱”,故應“涼”克之,以“清”驅之。夏日養生的關鍵在於“清”。

思想宜清靜:

夏日酷暑難耐,氣候濕熱,人們容易悶熱不安和困倦煩燥。所以,首先要將自己的思想平靜下來,所謂“心靜自然涼”即是此意,要神清氣和,切忌火燥脾氣,遇事要心態平和,不要一蹦三跳,防止火從內生;

飲食宜清淡:

炎夏的飲食應以清淡質軟易消化者爲主,少食脂厚味辛易上火的食物,多食味苦食物。清淡味苦食物能清熱、止汗、補液、開胃,多吃蔬菜、瓜果,既可滿足機體營養需求,又可預防中暑。主食應以稀爲主,還可適當增加一些清涼飲料;

居室宜清涼:

早晚室外氣溫低,可將門窗緊閉,拉好窗簾,陰涼的環境,可使人心神安定;

遊樂宜清幽:

炎夏不可遠足,但可就近探幽。早晨,陽光初照,空氣清新,可到草木茂盛的山水園林中散步;傍晚,夕陽西下,可到清風習習的湖河邊倘徉,涼風徐徐,可使你心如止水,神怡如夢,心情舒適,自然可暑熱頓消。



湖北遠安縣中醫院 主任醫師 胡獻國

hno1-signoff

 

狂食、冷飲損害健康

6 歲的淘淘連吃了三支雪糕,引起了腹痛腹瀉被送進了醫院。按說,炎炎夏日吃點清涼酸甜的冷飲,既解渴又消暑,對身體健康顯然是有益的。可任何事情都有過度,狂飲過食冷飲也會給人的身體健康帶來危害。

 

alt

在人體內,胃是一個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天然屏障,它能夠分泌酸性胃液,既可幫助消化,又可殺滅有害病菌。吃冷飲時,如果貪圖一時的痛快而沒有節制地食得過多,就會稀釋胃酸的濃度,降低胃酸的殺菌能力,病菌也就容易趁此機會通過胃的 “ 防線 ” 進入腸道而引起疾病。同時,大量冷飲還可以引起胃粘膜血管收縮,減少胃液的分泌,引起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


對老人和小孩來說,吃冷飲更應該有所節制。因為老年人的胃腸功能有所減弱,過食冷飲會引起胃腸道疾病。特別是患有冠心病的老年人,若食冷飲過多,會引起動脈收縮而誘發心絞痛,一時發現和搶救不及時,就會發生悲劇。小孩胃腸道則正處於發育生長階段,其胃粘膜還相當嬌嫩,經不住過冷或過熱的刺激,過多的食用冷飲很容易會造成幼兒胃粘膜損傷,影響其身體的正常發育。

 

所以,以下三個方面是進食冷飲時需要引起注意的。

  • 一、冷飲喝得過多影響營養吸收失
    冷飲吃得過多,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並刺激腸道,使蠕動亢進,縮短食物在小腸內停留的時間,影響腸胃對食物中營養成分的吸收。特別是幼兒少吃冷飲, 6 個月以下的嬰兒應絕對禁食冷飲。幼兒的胃腸道功能尚未發育健全,黏膜血管及有關器官對冷飲的刺激尚不適應,多食冷飲會引起腹瀉、腹痛、咽痛及咳嗽等症狀,甚至誘發扁桃體炎。如:可樂飲料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咖啡因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對人體有潛在的危害。兒童各組織器官尚未發育完善,抵抗力和解毒功能弱,危害會更大一些,所以喝飲料應注意 “ 最佳 ” 飲用時間,應以 “ 味美,品鮮 ” 的為佳,要認真查看其是否新鮮。一般的飲料應沒有沉澱,瓶裝飲料應該不漏氣,開瓶後應有香味。鮮乳為乳白色,乳汁均勻,無沉澱、凝塊、雜質,有乳香味。罐頭類飲料的鐵筒表面不得生銹、漏氣或漏液,蓋子不應鼓脹,如果敲擊罐頭時呈鼓音,說明已有細菌繁殖,也不能食用。

  • 二、涼開水喝多了也會中毒
    人離不開水,但過量飲水卻會發生水中毒。大家知道,水約佔體重的 65 %至 70 %,且在體內相對穩定。人體細胞的細胞膜是半透膜,水可以自由滲透。如果飲入大量的水,血液和間質液就補充衡釋,滲透壓降低,水就會滲透到細胞內,使細胞腫脹而發生水中毒。其中尤以腦細胞反應最快,一旦腦細胞水腫,顱內的壓力就會增高,導致頭昏腦漲、頭痛、嘔吐、乏力、視力模糊、嗜睡、呼吸減慢、心率減速,嚴重時則發生昏迷、抽搐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在炎熱的夏季,喝水時最好放點鹽或飲用含鹽汽水。若不習慣於喝含鹽飲料,則應將菜炒鹹一點食用。這樣,可以有效地預防水中毒。

  • 三、冰棒、雪糕也隱藏著細菌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誤認為冰棒、雪糕中的細菌都被凍死了,多吃一點沒有關係。其實,病菌在低溫下只是降低了本身的新陳代謝,減慢或停止了繁殖,根本不可能被凍死。在常溫下過一段時間,它們又可以迅速繁殖起來。特別是冷飲中含有的糖、奶、澱粉等物質,是細菌良好的培養基地,有利於病菌迅速繁殖和生長。人吃的這種被細菌污染的冷飲越多,引發腸道疾病的可能也就越大。所以,我們在吃冷飲時一定要講究品質,一方面要注意不吃被污染的冷飲,一方面要注意有所節制不能吃得太多。

 

曉衛 / 季衛華

hno1-signoff

 

 

四季氣象醫學和養生保健之 (二)

夏季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按國際氣象學標準,若候平均氣溫在22℃以上,則?夏季。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確實是如《內經》所雲的"萬物華實"、"華英成秀"的自然狀況。人們應適當晚睡,儘量早起,精神要保持愉快、寧靜,一切順其自然。"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同時,夏季對人類的健康也有著正反兩方面的影響:

1. 夏季人體?了加強散熱, 周圍血管擴張,85%-90%的水分經汗腺而排泄。

2. 夏季的氣候特點是氣溫高而氣壓低。氣溫高,脈管易擴張;氣壓低,則脈管外周阻力減弱,有利於心血管病人康復。

3. 氣壓較低使空氣中氧分壓也降低,會使血氧相對減少,所以天熱時人們有胸悶、頭暈的感覺。

4. 夏季人們暴露于陽光中的紫外線多於其他季節,而過多地裸身日曬,會刺激胃酸分泌,使血中鈣、鎂、磷含量上升,皮膚中維生素D及組織胺增加等;強烈的陽光直射還可導致急性結膜炎等疾病。

5. 一般而言,淋巴細胞、血小板在8月份最低,纖維蛋白原、血紅蛋白也是夏季低於冬季;血清中鈣、磷、鎂、碘以及維生素c、血沈、代謝率等夏季的水平都高於冬季。

6. 初夏日照強烈,地面增溫快,相對濕度減少,形成幹熱的氣流(幹熱風),從而使相當一部分中老年人出現焚風綜合征(Foehn syndrome),主要症狀?偏頭痛、眩暈、煩躁或抑鬱、激惹等。

7. 近年來夏季發病率較高的是"人工氣候症"。夏季使用空調來降溫,使室內空氣溫度降低,濕度增高。從炎熱的室外進入室內,由於寒冷的刺激,老年人易誘發呼吸道感染。同時,人體散熱不需要通過出汗來蒸發,結果妨礙了皮膚乳化作用,抑制了皮脂的分泌,使老年人發生幹皮綜合征。

8. 即使不使用空調,而使用電風扇,也可造成人工氣候症。電風扇是人工流動風,它主要能加速汗液蒸發,並在一定程度上使環境中的氣溫下降。但電扇轉達固定,使空氣流動和振動都以一定的頻率進行,這時調節機能減退的老年人不利,會造成頭痛、無力、打噴嚏、流涕,甚至失眠的現象。

9. 老年人由於體溫調節功能不良,在夏季較易於中暑。老年人體溫調節功能減退和血管反應能力降低。通過實驗可證實,如以容積描記圖記錄完全休息時人中指的體積變化:17-29歲時中指容積平均變化?66土7.0ul/1Oml; 30-49歲?44±4.4ul/10ml; 5O歲以上?32±4.0ul/1Oml。這說明隨著年齡增加,周圍血循環減少,所以使體溫調節功能衰退。

一般說來, 70歲以下的老人體溫調節功能雖有減退,但仍能適應外環境變化; 7O歲以上的老年人就很難適應了。

顯然,無論是傳統醫學還是現代醫學都很重視自然環境時中老年人生命質量的影響,從而形成一系列夏季中老年人養生的特點。


夏季養主的原則和方法

根據夏季"養陽"、"養心"、"養神"的基本原則,主要的養生方法有:

1. 指壓兩眼間,預防心臟病 心悸與呼吸困難是老年人心臟病在夏季發生的信號。用手觸摸鼻根(雙眼之間鼻梁凹陷部分),皮膚溫度若比面部低(一般低1.5-2℃),且沒有光澤感,就表示心功能不正常。用拇指、食指並攏壓揉該處,要隨著心跳節律按摩,每次一分鐘即可。此時,該處皮膚溫度會上升,是夏季寧心安神、保養心臟的好方法。

2. 輕敲腦部,預防夏季頭痛 像買西瓜一樣,輕敲外部就可瞭解內部的情況。如果用指尖輕敲腦部,?生金屬性高音,就是緊張性頭痛(頭骨上面的部分組織過度緊張所致);如果是低音,就是瘀血性頭癰(血循環障礙,頭骨上面的組織鬆弛所致)。前者往往因在暑天飲過量冷飲而發生。要預防夏季頭痛,只須用5個指尖輕敲頭部即可。先敲整個頭部,如果在敲打時,發現有特別舒服之處,就可以把該處作?重點輕敲,至少要3分鐘左右。

3. 按摩天柱,防治中暑 天柱穴位置是將手指放在頸部後面的正中央,在縱向兩條肌肉上緣的凹下部分。首先要伸直脖子,將大拇指貼住天柱穴,把小指和食指貼在眼尾附近,然後頭部慢慢歪斜,利用頭部的重量,壓迫拇指,來按摩天柱穴。能很好地防治頭暈、耳嗚等中暑症狀,對老年人體溫調節功能低下而易中暑的狀態極有益處。

4. "呵"字功 面向東方靜坐,叩齒36次,用舌攪唾液滿時,漱口數遍,分3次咽下。咽唾液時必須猛咽有聲,用意念送到丹田,然後吐氣發"呵"(he/喝)音,發音不要大聲,自己能聽到即可。此功法可以穩定心神,治療心病,如老年人夏季失眠、冠心病、心律不齊等。《增補遵生八箋》雲:呵功能防治"口中乾澀身煩熱......焦腑疾病自消滅"。

5.夏日晝寢法 生理學家發現,人過70歲,機體?了自身的需要,能自發性地增加異相睡眠時間。異相睡眠時間的延長,能使動物壽命延長。而夏日晝寢,則可誘導異相睡眠的延長,有利於老年人的機體康復。

夏季養生對預防秋冬疾病也有益處。夏日保養不當,秋冬常有風痹、瘧疾、瀉泄等病症發生。


夏季養生的食補和藥補

夏季暑熱,老年人排汗功能降低,使體內組織中代謝廢物和毒素的累積也增多,因而利用某些排毒性果蔬來養生,對老年人甚有幫助。

1. 蒜頭、蔥頭對紫外線可?生稱作有絲分裂輻射(mitogentic radiation)的反應,並且在體內能釋放出古氏射線(Gurwitch rays)。這種射線儘管微弱,但能夠使某些堆積著的廢物、毒素脫落而被排出體外,同時刺激細胞再生。我國古人認?夏日清晨宜吃蔥頭酒,其實目的就是?了排毒。
2.
黃瓜汁能夠治療由於尿酸過多而形成的老年病。黃瓜汁若配合胡蘿蔔汁,服後數小時之內便能排除體內部分毒素,並且有淨化血液作用。

3.
葡萄汁含高量果糖,飲後數分鐘內便可提高體內能量;它也能淨化血液,而且能預防結石,增進尿素排泄,舒解老年人腹部不舒感。若葡萄汁和檸檬汁配合飲用,對老年人尤有益處,因?後者有很強的抗感染、抗過敏的作用。

4.
充分補充水是夏季中老年養生不可忽視的內容。在溫帶地區或夏季一般性天氣中,一個健康的成人就是在休息的時候,也有的8OOml水分從皮膚和肺蒸發而流失,另有 10OO-2OOOml水從尿道排出,1O0ml從大便排出。一天排出的水分約2OOO-3000ml.另外,成人每人每天約有35-70g 代謝廢物必須從大、小便、肺、皮膚排出,我們每天至少要補充2OOOml的水,才能把這些廢物排出體外。

以上這些食補方法,無論虛實,凡是老年都可以應用。至於藥補,一定要因人而異,固症而別。我個人並不主張"一張方子管天下"。尤其是老年人,並發症甚多,不可能有某種補藥全都能治療之。據瑞典的一項統計,通常70歲的老人,往往有6種病症同時存在。所以,老年人吃補劑要慎之又慎。


寧波市藥學會副理事長、原鼓樓醫院院長 常敏毅

以冷抗熱易惹病 以熱制熱合養生

一場籃球下來,小王出得滿頭大汗,實在難受,就打開水龍頭沖洗頭髮,當時很暢快,結果到了下午就感到頭痛欲裂,經送到醫院檢查後,診斷為血管痙攣性頭痛。

人頭顱內的動脈血管對疼痛是很敏感的,而在高溫季節,運動勞作後頭部易出汗,這時血管擴張,如果用冷水沖洗,有可能引起顱內血管功能異常,發作時會有頭發暈、眼發黑、嘔吐的現象,嚴重的話,可能會引起 頭 顱內大出血。可見以冷制熱的方式是不可取的。雖能解一時之急,然並非良策。
 
夏天氣溫比較接近人體的溫度,人體散熱方式以汗蒸發為主,以熱制熱才是比較好的養生方法。以熱制熱可以避免由“熱”而突然遇“冷”時,皮膚毛細血管和毛孔由擴張而收縮,血流量降低,汗液分泌減少的現象。那麼,哪些是“以熱制熱”的養生措施呢?

1、熱毛巾擦身:

夏天,人的臉面和軀幹難免多汗,及時擦汗可促使皮膚透氣,但必須用熱毛巾,才能適應人體降溫節律。

2、洗熱水澡:

夏天洗冷水澡會使皮膚收縮,洗後反覺更熱,而熱水洗澡雖會多出汗,但能使毛細血管擴張,有利於機體排熱。夏天乃出汗季節,該出汗時出汗,這才是符合自然規律和人體節律的方式。

3、熱水洗腳:

腳有第二心臟之稱,人的腳上分佈有全身的代表區和五臟六腑的反射點。古人雲:“睡前洗腳,勝似補藥”,夏季也不例外。當時雖然感覺有點熱,但事後反而會帶來涼意和舒適。

4、喝熱茶:

冷飲只能暫時解暑,不能持久解熱、解渴,而喝熱茶卻可刺激毛細血管普遍舒張,體溫反而明顯降低,這是簡便易行的絕妙良方。

5、加強耐熱鍛煉:

鍛煉時雖會熱的出汗,但心率和體溫反會降低,缺氧程度減輕,體溫調節功能提高,熱適應能力增強,不但可增強體質,還可有效地防止中暑和其他熱症發生。

宇光/ 季玉光

 

 

保持身體平衡可保長生

為求長生不老,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都在不斷進行探索。

中國學者根據中國古代平衡陰陽的觀點和人類進行幾百萬年的科學發現提出的平衡保健的理論,對於健康長壽有著很大的指導意義。一日分晝夜,一年分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也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

史達林有言:“物體相對靜止的可能性,暫時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質分化的根本條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條件”。我們為了求得這種“暫時平衡”狀態的“生命的根本條件”,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就成為養生的一條重要法則。這一法則無論在精神、飲食、起居等方面的調攝上,還是在自我保健和藥物的使用上都是至關重要的。

 

平衡保健理論的依據有三:
  • 人類生活在地球表面
    通過呼吸、喝水和吃東西,使人體與地球表面的物質交換和能量交換達到動態平衡,人的體溫保持在37℃左右,便是能量交換達到動態平衡的標誌。
     
  • 物質交換的平衡
    國內外專家的大量分析資料所證明人體和地殼幾十種元素的平衡含量是一致的,人體血液和海水中幾十種元素的平衡含量也是相一致的。
     
  • 疾病與人體內的元素平衡有關《素問‧至真要大論》
    1. “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是說人體應該根據不同時期的陰陽狀況,使“內在運動”也就是臟腑、氣血、精氣的生理運動,與“外在運動”即腦力、體力和體育運動和諧一致,保持“供銷”關係的平衡。避免不適當運動的出現而破壞人體內外環境的平衡,加速人體某些器官的損傷和生理功能的失調,進而引起疾病的發生,縮短人的生命。
    2. 現代醫學證明,人的生命在活動過程中,由於新陳代謝的不協調,可導致體內某些元素的不平衡狀態的出現,即有些元素的積累超量,有些元素的含量不足會致使早衰和疾病的發生,對人類健康危害性最大的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症均與人體內的元素平衡失調有關。
    3. 如各種心臟病與鈷鋅鉻錳等元素不平衡有關;高血壓與鈉高鉀低鎂不足有關;腦血管病與鈣鎂硒鋅等不足有關;心血管病與鉀鎂鋅低而銅高有關;鼻咽癌與鎳高硒錳低有關;肺癌與鋅硒低鉻鎳高等有關;肝癌與錳鐵鋇低而銅高等有關;克山病與大骨節病等與硒等缺乏有關。幾乎所有疾病都可以找出與哪些元素不平衡有關,所以,人體內元素的平衡對於健康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平衡才能戰勝各種疾病。

    然而,維持體內幾十種元素的平衡是一個世界難題。因為人體內有近百種元素,可以組成無數億個組合。每一個人吃東西多少不同,消化吸收情況不同,故每個人體內的元素平衡狀態也不同,因而健康狀態和壽命長短也不一樣。

    所以,平衡保健理論研究認為,在人生不同的年齡段裏,根據不同的生理特點,調整相應的飲食結構,補充必要的微量元素,維持體內各種元素的平衡,將會有益於人類的健康。

欣欣/ 韓欣欣alt

 

alt

 

 

單仰臥起坐 不能減肚腩

wn-news-20001213a-01愛華自生了寶寶以後,肚腩不知不覺地豐滿起來。於是痛下決心,要把挺起的肚腩減下去,以求苗條瘦身,有一個勻稱的體形。聽說做仰臥起坐是消耗腹部及腰部周圍的脂肪的,於是就起床時做,臨睡前做,有機會就倒下來仰臥起坐一番,不做得滿頭大汗、肚皮酸疼,精疲力盡不甘休,企圖用這些鍛煉來抑制住發胖的腹部。可一直堅持下來,也不見肚腩縮小,這是怎麼回事呢?事實上,像愛華這樣的認識是對做仰臥起坐的誤解,只練仰臥起坐的局部減肥法是沒有科學道理的,只有整體性減肥才能使大肚子變小。

有研究指出,如果仰臥起坐每一次訓練少於150次就達不到減肥目的。因為仰臥起坐動作雖然很累人,但它消耗的熱量並不很多。即使大運動量地做仰臥起坐,消耗的能量也是來自於全身的脂肪,而不僅僅只來自於腹部。恰當地做仰臥起坐的好處是可以加強和結實腹肌,腹肌的強壯對背部有較好的支撐作用,使你在從事其他有氧運動和娛樂活動中增加體力。所以,即使每天堅持做仰臥起坐,也不怎麼消耗腹部脂肪,不能達到減小肚腩的目的,反而會使腹肌發達,肌肉增加,肚子增大。

高效率的有氧健身運動,才是最好的減肥運動。所謂有氧運動是指在那些運動過程中,通過呼吸所得到的氧,能夠連續不斷地供給運動的肌肉,在此作用下代謝糖元和脂肪以提供能量,維持不斷進行的運動,如騎車、步行、上樓梯、跑步、游泳等運動。所謂高效是指在單位時間內參與運動的關節、肌肉數量多。像可以蹬腿的划船、騎健機等運動。

研究表明,有氧運動超過20分鐘,血液中的血糖基本消耗後,身體就要調動糖元和脂肪作為熱源提供能量。因而每次進行2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訓練才可以減少身體積儲的脂肪,達到減肥目的。

 

宇光/ 季玉光alt

 

hno1-signoff

 

感冒後強烈運動 心肌發炎害不淺

mag3-12-2據報載, 南京中一的士司機駕車途經許府巷時, 見一個小夥子站在路旁站立不穩, 搖搖晃晃地揮手攔車。 司機見那小夥面如白紙、 呼吸急促, 忙將他扶上車。 那小夥說他姓司, 在下夜班時突感心中特別難受, 請司機將他送回家。 當車行至長江大橋時, 小司撐不住了, 他艱難地對任說:“我不行了,請送我到醫院”。 話剛說完, 小司頭一歪, 昏倒在座位上。 任的哥駕車一路狂奔, 將小司送到浦口醫院搶救。 當小司的父親知情後心急如焚地趕到醫院時, 小司已脫險。 搶救醫師對司父說, 小司患的是急性心肌炎, 如果再遲一點進醫院, 後果不堪設想。 司父說, 小司今年20歲, 身體一直很好, 前幾天感冒, 本應服藥休息,可他仗著年輕,不但堅持上班還加大運動量,想用多出汗的辦法來治療感冒,豈料病毒乘虛而入,引發急性心肌炎。
 
mag3-12有些青年人在感冒後打球、跑步,出一身大汗後,感冒症狀的確會減輕一些。這是因為人在運動時,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快,呼吸加速,體內的白細胞和其他抗體所組成的防禦系統機能提高。再加上出汗時體內的毒素排出體外較快,使感冒症狀得到一些緩解。但這種情況僅多見於少數體質較強、感冒初期、症狀較輕的人身上,對於多數人來說,感冒時參加體育鍛煉是有害無益的。
 
感冒是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疾病。人體為了抵禦入侵的病毒或細菌,要動員體內的防禦系統與之鬥爭,表現為一定限度內的體溫升高,白細胞增多,細胞的吞噬作用、抗體的生成、肝臟的解毒功能等均增強。同時,體內的新陳代謝也加快,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這時為機體創造有利的抗病條件甚為重要,其中,適當的休息就是重要的一條。如果感冒後再進行打球、跑步等體育鍛煉,會使體內產熱進一步增加,代謝更加旺盛,這樣勢必造成體溫過高,進而使體內調節功能失常,使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高過度,體內的能量物質包括糖、脂肪、蛋白質等消耗過多,反而會削弱人體的抵抗力,並使氧的消耗量大大增加,以致加重心、肺等系統的負擔。
 
當感冒為細菌引起時,致病細菌大多為溶血性鏈球菌,少數為肺炎雙球菌,如不及時休息和治療,除了可繼發鼻竇炎、支氣管炎外,還有可能引起風濕病、腎炎等。當感冒為流感病毒引起時,全身症狀較重,除出現常見的感冒症狀外,還可能進一步引起肺炎等嚴重併發症,甚至繼發病毒性心肌炎。

 

因此,感冒時不宜再參加體育鍛煉,而應在醫生指導下服藥、休息,待感冒痊癒後過幾天再參加運動為佳。


***免責聲明:相關資訊只供讀者認知及參考。***

宇光/ 季玉光

hno1-signoff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