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長者年節需忌口 小心腸胃不適年後跑醫院

農曆過年,家家戶戶充斥歡樂的過年氣氛。送舊歲,迎新春,當然少不了開運年菜、應景零嘴、香醇美酒,大啖朵頤,滿足口腹之慾;然而年長者們脆弱的胃腸可受不了這樣的「厚待」,總在年節時抱怨「胃糟糟」、腹脹、便秘、胃痛等腸胃不適,甚至引發膽囊、胰臟發炎。醫院胃腸肝膽科陳至翔醫師提醒,「老人家腸胃功能不如年輕人,若年節飲食不忌口,不僅可能使慢性病失控,也會造成腸胃負擔。」

年後腸胃不適 老年人最多

每年春節連假過後,門診總會增加許多胃腸不適就診的案例,其中又以老年人居多。陳至翔醫師表示,「隨著老化,腸胃系統也跟著退化,不只腸胃蠕動速度變慢,胃酸分泌量也跟著降低,食物進到胃中到排空,所需的時間約是青壯年的2倍。」雖然平時長者們有相對規律的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但農曆春節美食當前,再加上家人團聚、氣氛歡樂,多會有「難得過節,久久一次無妨」的僥倖心態;然而,突然混亂的作息及飲食習慣,容易引起各種腸胃疾病,加之牙口不好,影響咀嚼能力,食物常未完全咬碎就進到胃中,若吃入過多油膩、粗纖維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更會加重消化不良。

過年大量食材保存不易 小心食物中毒

此外,年節期間民眾常一次購入大量食材、煮一大桌菜,有時候一餐吃不完,會隔餐甚或隔天再加熱食用,但食材不新鮮或食物保存不當易孳生細菌,長者們的抵抗力及免疫力較差,很可能因此而食物中毒或罹患急性腸胃炎,嚴重者,亦可能引起全身性的感染。根據近日一項統計,2019年春節期間急診十大疾病中,腸胃炎排行第一,有四萬四千多人次,春節後七天內,腸胃炎的門急診量更高達28萬多人次。

陳至翔醫師進一步指出,腸胃系統除了食道、胃、小腸、大腸外,也包含了肝、膽、胰臟、脾臟。油膩的年菜,不只可能引發長輩們腸胃不適,也會刺激膽囊收縮分泌膽汁,提高膽囊炎、胰臟炎發生的機率,故亦不乏因膽囊或胰臟不堪負荷而發炎掛急診的老病人。

少量多餐 注意衛生

為了能安心、健康過好年,陳至翔提醒長者們,用餐時應少量多餐,並避免暴飲暴食,使胃塞入大量食物而過度膨脹,影響消化;衛生方面,需注意食材新鮮及菜餚保鮮;烹調方式,可以清蒸、水煮,代替油炸;年糕、發糕等不易消化,淺嘗即可,不宜過量。另外,長者們應該多起身活動筋骨,並攝取蔬菜水果等含纖維質食物,幫助腸胃蠕動及排便。歡喜慶新春時,也需維持規律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注重腸胃保健,保有健康才能歡度佳節。 (陳至翔--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陳至翔醫師)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