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吃蔬果解便祕? 中醫師推翻迷思

現代人常因生活緊張、飲食作息不正常等,導致出現便秘。以中醫角度而言,只要一天以上才解便,或覺得解便不易、解便後有排不乾淨的感覺等,無論是軟或硬,都屬於便秘。許多人一便祕,就想透過吃蔬果來改善,但這並不是完全正確的方法,因為便祕分為寒證和熱證便秘,若是寒證便秘,不宜再補充蔬果,否則可能造成情況加重。

中醫將便祕分成許多類型,鍾玄夫中醫師指出,若是上火、缺水者,是熱證便秘;腸子沒力造成動能不足者,則為寒證便秘。區分的方法可觀察大便的型態,大便呈現乾硬、粗大,或一顆顆小球狀,是因為陰液不足而造成熱證便秘;大便呈現軟散不成形,或大便很黏而解不乾淨,就屬於寒證便秘,至於一開始解便是硬的一、二顆,後面則為軟散型,也是寒證便秘。

解決兩種便秘,有不同的方法,鍾玄夫醫師強調,熱證便秘是陰液不足造成,可補充水分、纖維素、油脂等,多吃蔬果、喝水和適度補充油脂,可以有助於軟化大便,幫助解便;然而,貧血患者也可能有熱證便秘,必須從治療貧血下手。至於寒證便秘是因為動能不足,造成腸胃蠕動不良,過多陰液會帶來負擔,吃太多蔬果反而會使便祕惡化;另外,冰涼的食物會加重寒的狀況,應該少吃,建議可補充溫性食品,如薑、胡椒、咖哩等辛香料,並多熱敷和按摩腹部,有助緩解。

鍾玄夫說,若是一般民眾無法分辨自己便祕的類型,建議可以請教中醫師來確認,而要真正改善便秘,應該從生活習慣開始著手,回復正常的排便狀況。一般而言,正常的排便是每日一次,且完整成條狀,解便快速容易,解後乾淨,才屬於健康的排便狀況。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