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背後的呼喚也聽得見 新一代助聽器重現聲音場景

一戴就知道不一樣!一名77歲韓先生曾是中英文口譯人員,15年前發現自己重聽後,工作變得極度吃力,只要沒有麥克風便無法聽清楚他人說話,特別是高頻聲音,雖嘗試配戴助聽器卻改善有限,一度對助聽器產生懷疑。但為了能夠解決困擾已久的重聽問題,韓先生下定決心,要選就要選最新、最頂級的機款,便至知名助聽器門市選配了當時的旗艦款助聽器,總算讓他找回以前生活。而困擾韓先生多年的耳鳴問題,也在使用了助聽器後覺得改善許多。而後,在新一代助聽器上市前夕,韓先生就搶先到門市試聽,驚奇地發現「聲音很脆耳!不會有嚕嚕嚕的模糊聲」、「連後方聲音也能聽得到」,第一次試戴助聽器,不到一小時就下單,更大方讚美最新的助聽器「這晶片是真的好」!

接收完整聲音場景 360度全方位不費力

對聽損的人來說,需要藉助助聽器才能聽見充斥在我們生活周遭的聲音。傳統助聽器透過方向性麥克風集中接收語音,這樣的功能會讓助聽器使用者聽到的聲音不完整,習慣忽視身邊的存在。知名助聽器廠商教育訓練聽力師施治渝指出,傳統助聽器為了提升語音清晰度,運用如降噪技術、方向性麥克風讓聲音聚焦在語音上面,盡可能將環境聲音刪除,對大腦來說非最自然,容易增加聆聽時大腦的負擔。

搭載深度網路技術 重現1200萬聲音場景

最新一代助聽器訴求讓「大腦可以重新接收完整的聲音場景,以自然的方式聆聽聲音」。其收音方式從傳統方向性麥克風導向,轉換成360度的掃描收音,對環境的掃描更靈敏與豐富。丹麥百年助聽器大廠擁有獨家技術,高速接收360度全方位接受聲音,精準辨別聲源方位,其偵測速度大幅躍升5倍,每秒掃描環境音500次,並搭載深度神經網路技術(DNN),模仿大腦的工作方式,透過學習1200萬個真實聲音場景的經驗,精準地識別各種的聲音,忠實還原聲音場景。

不同於傳統科技需要長時間處理聲音,聲音傳至大腦再辨識有時間差距,此款護國神山台積電智能晶片,其DNN聲音處理技術深具突破性,採28奈米低功耗技術,內含1.54億的電晶體,高階運算能力較前代提升16倍,具備人工智慧聲音處理與分析能力的先進智能晶片,並確保每個聲音都能更細緻的和清晰被還原與傳遞。

雙系統輕鬆連接 體驗高品質聽覺饗宴

最新一代助聽器有貼心設計,聽力師施治渝說明,該款式為充電款式,老年人的手部不方便,更換小顆電池易感挫折,現在只需每天充電即可使用,充電3小時就能得到一整天的電池量。同時,相較前一代僅能與iOS連結,最新一代可與Andriod系統連結配對,使用者回饋其清晰度、豐富度及連接藍牙都更方便。

朝向真實生活情境 精細地捕捉聲音

擁有十年以上助聽器配戴經驗的金鐘影帝陳博正大方地分享使用經驗,他說在劇場工作時,「對白,就是真實生活,也就是環境音。」然而,傳統助聽器傾向於抓住人的聲音,降低其他環境音,對聽損的人來說,雖然補上低頻的聲音,高頻的聲音有時卻會發出刺耳的聲音,後來他改用前一代助聽器覺得聲音品質已經非常好,但必須對準方向才能收音。

最新一代助聽器問世,他分享配戴後,現在連後方的聲音都聽到,拍戲時一個「關門聲」、「水煮開的聲音」他都能清楚聽見,聲音精準度提升,能直接反應回答,「生活不用再這麽用力了」,不需再重新確認對方的內容,聽起來更輕鬆不費力,這份輕鬆自在,不需要緊繃的幸福感真好。

找回以往生活聲音 追求美好聆聽品質

知名助聽器大廠追求聆聽的品質,堅信惟有先進的助聽器產品,才能提供使用者優質聆聽體驗。聽力師施治渝說,聆聽的過程中,使用者常與家人有距離,影響社交關係,希望提供使用者一個改善生活的途徑,與其配助聽器,不如說找回以往豐富的生活,對聽力師來說是非常有使命感的。

血型不相容活體腎臟移植 提高病患換腎機會

腎衰竭是常見的健康問題,面對日益龐大的尿毒症患者,包括歐、美、日等先進國家都鼓勵進行腎臟移植以解決這個沈重的醫療負擔。台中榮總腎臟科游棟閔醫師指出,器官移植不僅對病患帶來好處,也是評估一個國家尖端的醫療水準重要指標,但台灣一年大愛腎臟移植的總量約為300至350例,無法有效成長的背後原因就是大愛器官來源的缺乏。

日本血型不相容腎臟移植 領先全世界

不過針對免疫配對之間的不相容性、血型不相容或人類白血球基因不相符等大愛器官移植的發展受限的因素,目前發展出血型不相容的活體腎臟移植,透過術前評估與治療及術後照顧,能為病患爭取更多換腎機會。游棟閔醫師表示,當前執行血型不相容的腎臟移植最主要的國家為日本,領先全世界各國,不僅血型不相容腎臟移植案例數歷年加總約略9000多例,腎臟移植的長期存活率更超過九成以上,值得我們借鏡與學習。

50歲女血型不相容腎臟移植 術後八年新腎仍穩定

一名50歲張女士,因多囊腎病變而造成尿毒症,長期接受透析治療,雖血型為B型,但後續經接受腎臟移植評估以及術前內外科評估,接受A型捐贈者移植,住院期間於移植前開始給予日本東京女子醫大所指導的免疫抑制療法;泌尿外科楊晨洸醫師表示,經移植團隊進行活體腎臟捐贈及移植手術,手術過程順利,患者於術後一週順利出院,後續持續規律接受免疫抑制藥物追蹤與控制,如今已超過八年,新腎功仍相當穩定。

中榮投入血型不相容腎臟移植 可望造福更多病患

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附設醫院的腎臟移植中心是目前本首屈一指的腎臟移植醫院,其中所使用的免疫移植療法,在美國腎臟移植學會也獲得相當大的肯定,因此游棟閔醫師過去就曾接受醫院指派至東京女子醫大腎臟移植中心學習,目前也與醫療團隊完成超過20例的血型不相容腎臟移植案例,手術移植成功率目前達到100%,而長期存活率超過5年以上者達9成以上,可望未來能持續造福更多需要腎臟移植的病患。

太太抱怨「時間太短了」 改善早洩性生活不再快轉

「時間太短了!」一位太太抱怨五十多歲的先生,原本性生活有十多分鐘,沒想到先生中年後竟然「快轉」剩不到一分鐘,一度懷疑先生是不是對自己失去興趣?夫妻為此爭吵不休,信任度亮起紅燈。為了改善性事,太太勇敢地拉著先生一起前往泌尿科診所求診,收治個案的杜章安院長表示,經過數次治療,並使用外用噴劑後,性生活時間從原本小於一分鐘延長至十多分鐘。回診時夫妻表示,兩人終於重拾閨房樂趣,更大方分享感情重新升溫的秘訣給親朋好友。

時間控制不如以往 辨明引起早洩原因

無性婚姻在現代生活中越來越普遍,激情消失除了生活瑣事的消磨、工作壓力大,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男性有早洩問題,甚至因此逃避不敢「開機」。杜章安院長表示,若射精時間控制方面不如以往,必須要仔細分析狀況,排除疾病問題,比如有攝護腺發炎需先治療;若合併勃起功能障礙問題,必須先改善勃起功能障礙,才能再想辦法延長射精時間。臨床上,大部分中年男性早洩合併勃起功能障礙,對於自己表現不佳,無法滿足伴侶而感到失望。

男性性能力走下坡 排除干擾因素

一般男性的性能力在二、三十歲達到顛峰,性活動經由練習,對時間掌控、姿勢、節奏會越來越好,為何到中年會走下坡?杜章安院長分享,早洩有身心原因,臨床上患者面對生活上的壓力、配偶溝通問題,或者是陰莖海綿體、攝護腺發炎或神經調控等問題都可能引起早洩,而醫師會先釐清原因,將主要及次要的問題找出來,並與早洩一併治療。藥物雖能立即改善,若有隱藏心理問題也需發掘,否則對於藥物反應會越來越差。

為了能重振雄風並讓伴侶感到滿足,有些民眾會羞於求診而自行尋求偏方嘗試來路不明的各類藥物,花錢嘗試但效果不如預期。杜章安院長指出,治療早洩目前有口服藥物,可提升腦內血清素,屬於中樞性治療;早期藥物需長期服用,不宜中斷,並可能伴隨頭暈頭痛等副作用,新型口服藥可不須定時服用,副作用較傳統口服藥物少,不過臨床上,對於早洩的改善效果稍不如局部麻藥來得好。談到局部性的治療,過去也曾有民眾嘗試自行購買局麻軟膏,性行為二十分鐘前於塗抹於陰莖上,使用後必需要戴保險套,劑量較難調控,容易塗抹過量造成陰莖不敏感影響硬度,反而很掃「性」。

新上市外用噴劑 時間掌控度更好

杜章安院長指出,現在有一新上市外用噴劑可以快速達到局部麻醉的的效果(性行為前5分鐘)。優點是不需戴套,噴劑很快就乾爽,並且每一次按壓為固定劑量,不會有過量疑慮。使用時,在龜頭表面噴二至三下,3至5分鐘後即可感受到龜頭麻鈍的感覺,如果想口交,也可以在產生藥效之後清洗龜頭,不會造成伴侶不愉的異味感。噴劑可平均延長三至五倍性行為時間,時間掌控度良好,醫師形容,這對病人來說是一大福音。不過有少部分人會不習慣麻麻的感覺。

藥物好比浮板 練習穩定後可減藥

外用噴劑需要終生使用嗎?杜章安院長以游泳課比喻,「藥物好比游泳課中教練給你的浮板,有浮板時要多練習,當控制良好就可以把浮板拿掉。」他補充,對於早洩問題,有時幾秒鐘就結束確實很失望,但可以從身體疾病、或是跟另一半之間相處是否有問題慢慢探詢,找出癥結點。

重拾夫妻恩愛火花 日常溫暖送對方

夫妻關係的經營不容易,熱情容易被日常消磨,杜章安院長說,夫妻之間平時互相體諒、例如關心對方工作狀況、適時給予對方一個溫暖擁抱,萬一有早洩問題,不要直接傷及對方自尊。關於性行為滿意度跟伴侶接受度有關。如果男性有早洩困擾,接受正規治療可以幫助延長射精時間,降低副作用,找回對性生活的主控權。

94歲翁跌倒導致肋骨骨折 肋骨骨板手術固定治療恢復日常

高齡長輩最常因跌倒導致肋骨骨折,治療上,多數考量肋骨會自行癒合,因此採以保守療法,但其實肋骨旁伴有神經,當肋骨骨折時就會相當疼痛,即使服用止痛藥都難以緩解。臺中慈濟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吳政元指出,長輩因移動、咳嗽等造成骨折處移動,導致劇烈疼痛,因而不敢動也不敢咳嗽,造成痰液累積肺部,嚴重可能演變肺炎,其實目前已有肋骨骨板手術固定治療,是肋骨骨折病人保守治療外的另一項治療選擇。

保守治療肋骨骨折 恐難止疼痛 

94歲老翁日前不慎在浴室滑倒,緊急送醫後,經檢查發現老翁左側背後肋骨有四處斷裂,若採保守治療,恐因持續疼痛影響生活品質,因此經與家屬討論決定施行肋骨骨板手術固定,順利改善老翁疼痛,住院一週後已出院,恢復日常生活。吳政元醫師說明,因老翁肋骨骨折狀況嚴重,且位置都在背部,止痛藥也難以改善,加上身體狀況經評估可接受麻醉與手術,因此採用肋骨專用鈦合金骨板固定手術,固定肋骨骨折部位。

肋骨骨板手術固定術 有助降低肺炎等併發症

吳政元醫師提及,肋骨專用鈦合金骨板是近幾年發展出來符合肋骨曲度的專用骨材,且同時能使用胸腔內視鏡處理氣、血胸問題,不僅能大幅降低病人疼痛及相關肺炎、呼吸衰竭等併發症,也能幫助患者及早脫離呼吸器提早下床活動,縮短住院天數,及早恢復以往生活品質。

預防勝於治療 協助改裝長輩浴室確保安全

肋骨骨折疼痛難耐,尤其若骨折部位碎裂、移位,容易合併氣胸、血胸等問題,若為多根肋骨骨折造成「連枷胸」,也可能因胸廓不穩定導致呼吸困難、缺氧、呼吸衰竭等症狀,甚至需要插管治療。吳政元主任強調,預防勝於治療,尤其長輩最常於浴室滑倒,造成肋骨骨折,嚴重併發症導致死亡,因此有長輩的家庭可以尋求長照專門機構協助改裝浴室,以預防危險發生。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