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薄血藥 及食物相沖的風險

近1成病人誤食相沖食物 / 錯劑量需入院
加強病人教育 新一代藥物可減風險

warfarin02香港有十六萬八千人因心房顫動或其他原因服用薄血藥- 「華法林」,以減低血液凝固引發中風的機會。不過服用薄血藥華法林,病人需戒口,而且戒口食物種類繁多,當中包括龍井、木瓜、莧菜等港人常食的食物。病人認知不足,容易誤墮「相沖」陷阱,調查更發現近1成病人曾因誤服劑量及誤食相沖食物需入院。

「華法林」在過去50年用於預防由心房顫動引起的中風。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蘇曜華藥劑師表示,使用華法林有兩大重要的限制:

  1. 與華法林相沖的食物種類繁多,病人容易誤食而出現副作用(如不正常出血);
  2. 需定期調較藥物劑量,病人容易記錯服錯以致出現副作用。

心房顫動病人
中風風險較一般人高2至7倍 

心房顫動為心律不正最常見的其中一種,40歲或以上人士中,有25%人去世前會患上心房顫動。病發時會因心臟未能正常泵出血液,滯留的血液會凝固成血塊,而血塊有機會經血管流到腦部,引致中風;因此心房顫動病人中風風險較一般人高2至7倍,需服用薄血藥減低中風風險。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心臟科副教授蕭頌華醫生指出,服用華法林的病人需控制凝血指數(International Normalised Ratio, INR) 在2至3的理想及安全水平,才能有效預防中風。病人不單需要定期驗血,更需因應驗血結果調校藥物劑量,才能有效控制INR水平。然而研究顯示,有36%服用華法林的本港病人未能維持理想的INR水平。

 為了解本港病人服用華法林的情況,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與病人組織「關心您的心」合作,於今年4月至6月進行一項「病人對薄血藥的認知及滿意度意見調查」,調查分別在瑪麗醫院及「關心您的心」隨機抽樣訪問服用薄血藥華法林的病人,數據由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分析。調查成功訪問306名平均服用華法林3.7年的病人,調查結果包括:

受訪者對相沖食物的認知低
誤食相沖食物情況經常發生 

  • 沒有任何受訪者能清楚分辨所有與華法林相沖食物
  • 54%誤會進食與華法林相沖食物有益健康,卻不知道會與藥物產生相沖反應
  • 53%不知道需避免哪些食物、51%表示相沖食物種類多,難記得哪些食物需戒口
  • 48%表示,平日外出用膳、跟朋友應酬,難以避免戒口
  • 42%表示自己難以忍口
  • 13%認為因服藥而需要戒口,會失去人生樂趣
  • 22%非自行負責日常飲食的受訪者表示,照顧者不清楚華法林與哪些食物相沖
  • 73%誤食需避免進食的食物
  • 89%誤食需定量進食的食物

 

近1成曾因誤食相沖食物
或誤服華法林劑量需入院

  • 受訪者平均每日服用7.3粒藥物
  • 31%曾因記錯而誤服華法林劑量
  • 26%曾因誤服華法林劑量或誤食相沖食物而出現副作用,最常出現的副作用包括:不正常瘀痕(50%)、不正常出血(如刷牙時流牙血、眼紅、流鼻血)(44%)
  • 9%曾因誤食相沖食物或誤服華法林劑量出現副作用需要入院,入院的主要原因為不正常出血
  • 43%受訪者認為華法林療程的限制很麻煩,很難完成
  • 67%受訪者希望嘗試新一代薄血藥,避免藥物相沖及容易出血等問題

「關心您的心」主席李永偕主席指出,是次調查反映病人服用華法林,需要面對不少飲食上的限制,有近1成人更曾因誤食相沖食物或誤服劑量入院,情況值得關注。李主席並指出,病人外出用膳或與朋友聚餐,相沖食物可謂不能避免,所以病人容易墮入「相沖」陷阱,出現副作用。李主席呼籲,正服用華法林的病人,需要留意相沖的食物,並依照醫生指引進食,進食任何補健產品前需諮詢醫生意見,不應自行服用。若屢次出現相沖情況,應與醫生相討解決辦法。

「華法林」副作用增風險

華法林屬於維他命K拮抗劑,病人需避免服食高維他命K的食物,否則會與藥物相沖,引致副作用。含維他命K的食品種類繁多,如蒜頭(大量)、莧菜、龍井茶等,均為一般人經常進食的食物,故容易忽略會與華法林相沖。近年港人流行服用維他命產品作保健用途,此舉更容易引致相沖作用。

蕭頌華醫生指出,誤食相沖食物或誤服華法林劑量均有機會出現副作用,最常見就是不正常出血及出現不正常瘀痕,情況可以很嚴重。調查顯示,有近1成人曾因副作用入院,可見問題並不罕見。問題除困擾病人外,也成為公營醫療的負擔。蕭頌華醫生表示,因華法林副作用入院,平均需留醫4日,除住院費用外,病人更需進行多項檢查。但其實即使病人沒有食物或藥物相沖,一般情況下亦需要每三至四個月覆診一次,而每次覆診更需驗血。

 

新一代薄血藥直接凝血酶抑制劑無食物相沖
不用驗血調校劑量 

warfarin01病人服用華法林,面對不少飲食限制及有機會因食物或藥物劑量出現副作用。根據調查,近半受訪者認為華法林療程的限制很麻煩,很難完成,希望嘗試新一代薄血藥,避免藥物相沖及容易出血等問題。新一代薄血藥直接凝血酶抑制劑 (Direct Thrombin Inhibitor),能針對性地直接抑制凝血酶運作,從而阻止血塊形成。大型臨床研究証實,與華法林比較,每日服用兩次150毫克直接凝血酶抑制劑能降低中風風險35%、出血性中風風險達74%、顱內出血風險達59%,以及因血管疾病引致的死亡率達15%。該藥是50年來首隻獲批核使用的口服抗凝血藥物。

蕭頌華醫生表示,新一代薄血藥直接凝血酶抑制劑不單在預防心房顫動引發的中風藥效較舊式薄血藥華法林更理想,其藥效亦不會受食物影響,病人也不需要定期驗血測試INR指數和頻繁轉換劑量,方便病人同時也減輕醫護人員負擔。直接凝血酶抑制劑已獲美國心臟專科學院、美國心臟病協會、美國心臟專科學院基金、歐洲心臟病協會及加拿大心臟病協會,確認其療效。直接凝血酶抑制劑現時為心房顫動病人預防中風所用,對於預防植入人工心瓣後引起的中風,仍在臨床研究階段,建議病人可向醫生查詢。

服用「華法林」病人6次因誤食相沖食物入院

56歲的吳月娥小姐,服用華法林近30年,是心房顫動患者,有6次因誤食相沖食物須入院留醫經驗。作為一個長期服用華法林的病人及「關心您的心」義工,吳小姐亦經常與病友分享及教育有關服用華法林需注意的事項。吳小姐指出,大部份剛服用華法林的病人,最大的擔心不是手術後傷口的護理,而是服用華法林後需要「戒口」。一般而言,病人對於相沖食物的理解概括,例如知道不可進食太多綠色蔬菜及每次要定量。但針對非綠色的食物如木瓜、白果、龍井,或者是綠色蔬菜如芥蘭、豆苗是否需避免,卻沒有清晰概念。再者對於避免進食,病人的理解只是進食少量,不知道其實是完全不可進食。於病人分享會當中,經常有家屬表示為病人準備餐單時出現困難,尤其是季節性蔬菜更容易令照顧者混淆,因此教育病人及其照顧者正確分辨相沖食物非常重要。

吳小姐表示,服用華法林一旦出現食物相沖作用,如血太濃時,病人要即時留院,對在職病人尤其不便,影響日常工作。吳小姐指出其實很多病人都一直留意預防心房顫動引起中風的藥物的資訊,希望有新一代無食物相沖的藥物。吳小姐提醒藥效因人而異,建議病人可向其主診醫生查詢。

加強病人教育,增加覆診驗血次數及
可向醫生查詢新一代薄血藥如直接凝血酶抑制劑 

蕭頌華醫生、李永偕主席及蘇曜華藥劑師皆表示,不少病人因誤服華法林劑量或誤食相沖食物而出現副作用,病人難以分辨所有與華法林相沖的食物。建議須加強病人教育,可到「關心您的心」索取有關資料或參考其網頁(www.careheart.org.hk/archive2_1.php),當中詳列與華法林相沖的食物。病人及其照顧者應留意相沖食物,如對食物存疑,需諮詢醫生意見。病人也應增加覆診驗血次數及可向醫生查詢新一代薄血藥如直接凝血酶抑制劑。

 

資料提供由:關心您的心.

www.healthno1.com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