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緯最新醫療研究揭示有關藥物和製藥公司廣告的影響力
香港 - 不只在電視上,甚至地鐵、巴士、報章和雜誌,都能看到越來越多各類關於藥物的廣告。全球最大市場資訊公司之一,思緯 (Synovate) 今天公佈最新醫療研究的調查結果,揭示藥物和疾病廣告的影響力。結果顯示,此類廣告有效地提高香港消費者對自己健康的關注,但卻不會採取即時行動,以購買或嘗試廣告中的藥物。調查更顯示錢家樂被視為最知名的藥物品牌代言人,其次是蔡卓妍和謝安琪。
思緯是次醫療研究,調查有關藥物和疾病廣告的影響力,深入研究從哪些媒體播放或刊登廣告最能令受訪者留下印象,而且這些廣告又會否促使他們更加注重自己的健康,並採取進一步的行動以購買廣告中的產品,同時亦探討誰是最為大眾認識的代言人,及消費者會花費多少購買藥物。調查以電話形式(CATI)進行,訪問了1,013 名香港消費者。
藥物和疾病廣告的影響力
調查發現,最能令香港受訪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廣告是跟癌症有關的廣告,有四分一的市民同意。超過70%表示他們曾在電視上看過這些相關的廣告,被視為最具效力的媒體,其次是報章,有25%。
香港思緯醫療研究部門總監李嘉汶評論:「的確是近這兩、三年,我們看到越來越多關於各類藥物和疾病的廣告。政府致力教育大眾認識不同種類的疾病,以著名人物作代言,廣泛地傳播訊息,使大眾更加關注此類廣告。」
「數據顯示,電視是一種有效的媒體以宣傳藥物廣告。因為電視影像比其他媒體,例如印刷廣告,更能透過視覺和聲音的說明,以提供全面的資訊,因此消費者從電視上看到有關藥物和疾病的廣告,會更容易留下深刻印象。」
調查結果反映有關藥物和疾病廣告能有效地提高香港消費者對自己健康的關注,但卻不會採取即時行動,如購買或嘗試廣告中的藥物。三分一的受訪者(36%)表示這些廣告引起他們的健康意識,接近
15%表示他們在廣告的影響下,曾經購買和嘗試廣告中推銷的藥物,甚至在網上搜尋更多相關訊息,或向醫生查詢資料。
研究報告顯示市民對有關藥物和疾病的廣告有正面反應,38%的受訪者表示此類廣告是值得信賴。
李氏續說:「消費者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醫生這權威角色,在嘗試任何新藥物前,都會先尋求醫生的專業意見。雖然如此,這並不意味著藥物廣告是無效的。因為透過廣告,可先讓消費者對新藥物和產品有基本的認知,再向醫生詢問和了解更多相關產品的資訊,主動為自己的健康跟醫生商討,比傳統單向性地灌輸訊息更為有效。」
最難忘的藥物廣告代言人
研究發現,近30%的受訪者表示以著名人物作藥物和疾病廣告代言人較為親切。尤其是有33% 15 至29歲的組別表示同意,55 至64 歲組別有17%。
誰是最為人認識的藥物廣告代言人?
第一位:錢家樂 - 42%
第二位:蔡卓妍 - 35%
第三位:謝安琪 - 30%
第四位:庾澄慶 - 28%
李氏解釋:「以名人為藥物等相關產品作代言對香港消費者能起一定的作用。他們能夠透過多種輕鬆的方法談及藥物和疾病等資訊,令廣告更易引起消費者的共鳴,從容地跟別人展開討論。」
「同時,香港目前的法例規定,不容許藥物和製藥公司在電視上提及處方藥物的品牌名稱。因此利用綜合的營銷方式以名人作代言,消費者可以透過容許印有品牌名稱的印刷廣告及從不同媒體以代言人的身份作識別,而辨認出所推廣的機構。」
藥物開支
調查結果顯示,香港受訪者每月花費最多購買西藥(平均港幣$445),其次是中藥(平均港幣$267)及營養補充劑如維他命丸和鈣片(平均港幣$102)。李氏補充:「女士的平均花費比男性多,或許是在家中擔當照顧者的角色。及根據以往的調查報告,發現女士都比男士更關注健康。」
資料提供:思緯醫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