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裡,華陀藉著轉移注意力,趁關雲長下棋時,替他刮骨療毒。原來現代的醫學也有近似的方法,最新發展就是用一面鏡作為轉移視線的工具,讓病人在視覺上產生錯覺,誤以為關節炎已好轉,從而放心進行物理治療。而美國的研究證明,患者只需接受數分鐘的治療,便可紓緩痛苦的感覺近一成。
欺騙大腦的掩眼法
這項原本應用於截肢病人身上的新方法,只需簡單的工具和步驟,便可達致治療效果,其方法如下:需要把一面鏡子放在患者一雙手臂之間,讓患者靠向沒有痛的一方,使患者看著鏡中的反映,在視覺上以為鏡中沒有痛的手臂,就是另一邊疼痛的手臂。治療開始時,患者需活動他沒有痛的手臂,視覺上誤以為疼痛的一方也正在活動,在活動一段時間後,大腦便誤以為疼痛的手臂已不再痛,那便較容易把手臂活動起來,達致物理治療的效果。
減輕腦部的痛苦記憶
研究人員表示,這方法不單可減輕患者的疼痛感覺,甚至手腳的僵硬也可得到紓緩。學者評論道,當人的關節發炎時,不單只在患處留下損傷,而在腦部也會留下痛苦的訊號。所以在治療時必須雙管齊下,既要把患處治好,也可引用別的
介入治療,用間接方法把病況改善。而從策略上而言,這也是其中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治療方法。
新法有待驗證
英國關注關節病人權益的機構表示,雖然此種治療方法會帶來理想的效果,但顯然的是此方法還有待更長時間來驗證,以證明是否能改善患者的關節情況,特別是那些因關節痛而長期行動不便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