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藥房應只銷售合理分量撲熱息痛藥

政府表示,含撲熱息痛成分的藥物在本港整體供應穩定,市民無須囤積,港九藥房總商會會敦促會員藥房只按客人醫療需要供應合理分量的撲熱息痛藥物。

政府持續監察撲熱息痛藥物的供應情況,並與供應商、本地製藥業和社區藥房組織保持緊密溝通和聯繫。

鑑於去年12月底市場對此類藥物的需求增加,衞生署本月初與藥劑業及藥房商會會面,商討維持本港零售市場藥物供應穩定的措施。藥物製造商和分銷商一直密切監察存貨量,並會繼續增加撲熱息痛藥物的產量或進口量,以應付需求。

政府指,撲熱息痛用於紓緩疼痛和發燒症狀,服用過量撲熱息痛藥物或導致肝臟嚴重損傷。正常成年人24小時內不應服用超過4,000毫克撲熱息痛,即一日不可服用超過八粒500毫克的撲熱息痛藥片,兒童或有特定病況的人士更應減少服用量。

有見及此,除醫生建議外,在零售層面供應撲熱息痛藥物予顧客以紓緩疼痛和發燒症狀時,每人的合理分量不應多於60粒藥片或300毫升藥水。衞生署知悉港九藥房總商會成員和各大型連鎖藥物零售商供應藥物時,會參考此合理分量。

本港現時有756款已註冊藥劑製品含撲熱息痛成分,其中684款屬一般售賣成藥,無須醫生處方。政府已加強有關使用撲熱息痛的公眾教育,衞生署藥物辦公室網頁載有含撲熱息痛成藥的清單,供市民查閱。

政府強調,公營醫療系統的撲熱息痛藥物備存量十分充足,市民不需囤積任何藥物,更不必搶購個別品牌的藥物。

新冠口服藥物方面,政府表示,現時兩款已註冊的新冠口服藥只可向公私營醫療機構和醫生供應,病人只可經註冊醫生按需要獲處方有關藥物,零售藥房不能向供應商採購或向市民銷售該些口服藥。

任何人非法管有、售賣或轉售新冠口服藥物,包括無償供應,均屬違法。一經定罪,每項罪行最高可處罰款十萬元和監禁兩年。

八千人感染新冠病毒

本港新增8,032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349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6,683宗,另有228宗輸入個案。

13間安老院、三間殘疾人士院舍共25名院友和三名員工受感染。此外,519間學校呈報777宗陽性個案,涉及657名學生和120名教職員。

醫院管理局公布,62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據初步分析,其中38人的死因與2019冠狀病毒病有關,其餘24人的死因與該病沒有關連。新增24名危殆患者,現時共196人危殆。

鑑於南區、黃大仙和東區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年宵市場下周一起舉行

食物環境衞生署公布,2023年農曆年宵市場於本月16日年廿五至22日年初一凌晨2時在15個地點舉行,共設922個濕貨攤位銷售年花。各銷售點會應用科技監察人流並控制場內人數,以便市民有序入場。

因應政府最新防疫抗疫政策,食環署已適當調整年宵市場的相關措施,包括入場人士必須佩戴口罩;攤檔經營者必須在營業時間內在其攤檔為顧客提供足夠消毒搓手液,以及每天以1比99經稀釋的家用漂白水清潔和消毒攤檔。食環署已以書面方式通知所有檔主有關安排。

各農曆年宵市場會應用科技措施監察人流數量,需要時實施人流管制。

此外,在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深水埗花墟公園和荃灣沙咀道遊樂場三個人流較多的年宵市場,會有特別安排控制入場人數。當人流增多,取票系統會啟動,市民可於現場取票,或下載免費流動應用程式遙距取票,收到通知起計60分鐘內到達召集區便可進場。

15個年宵市場的人流和輪候情況會以紅、黃、綠燈形式在各年宵市場現場和食環署網頁顯示。綠燈代表人流較少,無須輪候進場;黃燈代表人流增多,市民須輪候進場;紅燈代表場內和輪候人數眾多,輪候時間較長。

去年下半年清理鼠量增

環境及生態局表示,透過多管齊下的策略,食物環境衞生署去年下半年清理的死鼠和活鼠總數較上半年增加約20%。夜間防治鼠患流動隊成立後,同期捕獲的活鼠較上半年增加約57%。

該局今日發表2022年防治鼠患工作回顧,指本屆政府成立之後,環境局擴大職能,推出多項新猷,積極打擊衞生黑點、遏止店鋪阻街和推動防治鼠患工作。

在防治鼠患方面,食環署7月成立19隊夜間防治鼠患流動隊,並在11月試行容許持牌食物業處所在後巷擺放大型垃圾桶,下半年更試行新滅鼠方法和科技,包括在食環署轄下街市測試酒精捕鼠器和捕鼠膠,以及廣泛應用T型鼠餌盒。

食環署去年7月至12月清理的死鼠和活鼠總數為42,114隻,較去年1月至6月的35,118隻增加約20%,也較2021年同期的35,812隻增加約18%。夜間防治鼠患流動隊成立後,捕獲的活鼠數目顯著增加,7月至12月捕獲的活鼠數目為27,728隻,較1月至6月的17,694隻增加約57%,也較2021年同期的18,459隻增加約50%。

針對街市和小販排檔的鼠患問題,食環署持續在轄下街市進行深層清潔行動,並把密集式滅鼠行動擴展至各街市和固定小販排檔區。去年8月至12月,在公眾街市清理的死鼠和活鼠共有8,026隻,較2021年同期的5,156隻增加約56%。

執法方面,針對衞生環境欠佳、在後巷處理食物和清洗器具、堆放雜物、違法棄置廢物等情況,食環署去年共發出約42,000張定額罰款通知書及作出約1,900宗檢控。

此外,民政事務總署為約480幢「三無大廈」提供超過490次單次公用部分清潔服務,食環署也在附近的公眾地方加強街道清潔和防治蟲鼠服務。

公共屋邨方面,去年房屋署與食環署和地區持份者進行約250次聯合清潔行動。

盧寵茂視察瑪麗醫院服務情況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日視察瑪麗醫院,了解公立醫院在冬季服務高峰期的情況,並感謝前線醫護人員的持續努力和貢獻。

盧寵茂巡視醫院的隔離病房、集中護理區和血管介入治療室,並聽取醫院管理層和前線醫護人員講述醫院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與冬季流感雙重挑戰的服務情況和人手安排。

踏入冬季,長者和慢性疾病患者求診人數持續上升,加上農曆新年假期臨近,市民外出聚會將更為頻繁,感染新冠病毒或流感的風險難免增加,盧寵茂表示,當局預期公立醫院會繼續承受不少壓力。

他說,隨着香港有序與內地通關,政府和醫院管理局會一直密切監察醫療服務,並適時靈活調派人手、病床和資源,確保醫療系統於冬季服務高峰期間如常運作。

盧寵茂趁機與前線醫護人員交流,了解他們遇到的困難,並聆聽他們的意見。

對近日兩名醫管局醫生因涉及診治病人失誤而被刑事起訴,盧寵茂表示痛心,他昨日與醫管局管理層了解並討論醫管局對二人提供的支援。

他說,明白不論公營或私營醫療機構的醫生也憂慮在日常診斷中誤墮法網,影響整體醫療服務效率和專業發展。他與醫管局管理層會盡力確保醫護人員可在安心的制度和環境下繼續作專業診治。

盧寵茂又讚揚前線醫護人員在艱難時刻一直保持高度專業,緊守崗位,用心照顧病人,時刻守護本港醫療系統。

新冠本地個案近九千宗

本港新增8,916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本地個案,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1,597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7,319宗,另有292宗輸入個案。

18間安老院、六間殘疾人士院舍共25名院友和一名員工受感染。此外,547間學校呈報868宗陽性個案,涉及757名學生和111名教職員。

醫院管理局公布,74名新冠患者在公立醫院離世,據初步分析,其中48人的死因與2019冠狀病毒病有關,其餘26人的死因與該病沒有關連。新增16名危殆患者,現時共193人危殆。

鑑於西貢、沙田和北區部分住宅的污水樣本病毒量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