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兒童疾病

alt

手足口病 症狀與對策

症狀: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所引發的常見急性傳染病,多發生于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發病率最高。得病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染。主要症狀表現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皰疹,少數患兒可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等臨床表現,個別患兒更可因病發而死亡。發病多與生活環境衛生狀況較差、衛生習慣不良、個人免疫抵抗力低、接觸已感染病毒的人員等因素有關。病發期多於每年春季開始多發,4月~5月病例增多明顯,5月~7月發病形成高峰。

手足口病的特點是傳播快、易流行,以輕型病例為主,患兒一般一周內即可自行康復。只有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炎、腦膜腦炎等致命性併發症。

防範:

  • EV71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眾多的病原體中最主要的,也是導致疾病的嚴重程度、兇險程度最厲害的。EV71病毒主要還是危害嬰幼兒,5歲以下的佔93%,3歲以下的最多。從死亡病例來看,主要還是小年齡組。

  • 病原有20多種。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的皮疹不典型,有的人皮疹只是在手上、腳上幾個皮疹,而不像普通常見的手、足、口全部都有。這些情況可能導致漏診。

對策:

以特徵作對策。早發現、早診斷,能夠對降低病死率有特別重要的作用。
對於3歲以下的兒童,當發現以下症狀:
1、持續高熱不退;
2、精神差、嘔吐、肢體肌陣攣,肢體無 力、抽搐;
3、呼吸、心率增快;
4、出冷汗、末梢迴圈不良;
5、高血壓或低血壓;
6、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
7、高血糖等七條特徵,
就要找醫生或直接到醫院進行治療。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控的疾病,要做到“勤洗手、常通風、喝開水,吃熟食,曬衣被”。在疾病流行季,節家長應儘量少讓孩子到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以減少被感染機會。孩子病了,要及時就醫。

EV71感染腸道病毒

腸道病毒EV71是人腸道病毒的一種,簡稱為EV71,常引起兒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峽炎,重症患兒可出現肺水腫、腦炎等,統稱為腸道病毒EV71感染疾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及輕微、但傳染度頗高的傳染病,可由多種的腸病毒引致,當中以甲類柯薩奇病毒和EV71型腸病毒最為常見。這種病毒1972年首次在美國被確認,是手足口病主要病原體之一。

手足口病常見於夏天及初秋時分。患病者主要是幼稚園的幼童,但亦有初小學生患者。潛伏期約3至7日。病毒可以透過患者的唾液或排泄物傳播,所以,一但接觸過患者的糞便、尿液、或唾液,或沾染過上列各項的物品,以及患者破損的水泡,都可能感染此病。幼稚園的小童最愛把玩具放入口中。一但他們接觸過患者玩過的玩具,就有機會把病毒送入口中。因此,一但幼稚園發覺有小童患病,就要立即停課並進行消毒。

癥狀包括:

  • 38.3°C-39.4°C的低熱

  • 身體不適

  • 喉嚨發炎、疼痛

  • 口腔潰瘍

  • 皮膚斑丘疹,有些為皰疹 , 皮疹不癢,常見於手掌和足底,也可見於臀部。

併發症不常見。極少病人可有腦炎、心肌炎、肺水腫、弛緩性麻痹等併發症,極個別的危重病人可因多種原因導致死亡。

該病多發生於兒童,尤其是3歲以下嬰幼兒多發,少數病情較重,嚴重的會引起死亡。近期,感染腸道病毒EV71的發病情況來看,絕大多數都是11歲以下的孩子。此病在成人中不常見,因為成年人已經有足夠強大的免疫系統來抵禦病毒的侵襲;但不排除免疫缺陷人群患病的可能。

如果發現孩子發燒、有皮疹等症狀,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孩子患病後應暫停去幼兒園和學校,避免傳染給他人,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根據醫生建議,決定是否留院觀察或住院治療。

專家強調,患兒的家庭應使用肥皂、84消毒液對日常用品、玩具、尿布進行消毒,對奶具、餐具煮沸消毒。患兒糞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消毒劑或漂白粉消毒;將衣被陽光暴曬,室內保持通風換氣。

春夏是腸道病毒感染容易發生的季節,要講究環境衛生、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飯前便後洗手,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盡量不要帶嬰幼兒去人群密集的場所。哺乳的母親要勤洗澡、勤換衣服,餵奶前要清洗奶頭。

注意:不可將手足口病與口蹄疫混淆:口蹄疫(FMD)只感染豬牛羊等牲畜,與手足口病(HFMD)完全無關。



 

粟粒疹 (Milia)

症狀 :

新 生 嬰 兒 出 生 3 週 內 在 鼻 子 和 臉 頰 長 出 的 小 、 白 或 黃 頭 的 斑 疹 。 這 是 因 為 孩 子 的 汗 腺 末 健 全 所 引 起 。 汗 腺 成 熟 後 會 自 然 消 失 ( 3 個 月 內 ) 。 這 種 斑 疹 不 會 癢 , 而 且 對 孩 子 也 不 會 帶 來 什 麼 不 舒 服 的 徵 候 。

處理方法:

粟 粒 疹 並 不 嚴 重 , 而 且 可 以 不 加 處 理 就 自 然 消 失 。

1. 雖 然 會 化 膿 , 但 並 不 是 感 染 ,不 要 去 擠 它 , 因 嬰 兒 皮 膚 經 不 起 擠 、 壓 。
2. 不 可 擦 任 何 藥 膏 或 洗 劑 。
3. 不 要 太 在 意 , 會 自 然 消 失 。
4. 除 非 對 疹 子 存 疑 , 可 不 必 請 教 醫 師 。

20000710b

兒童發燒基本護理

很 多 家 長 誤 解 了 發 燒 ﹐ 以 為 一 定 會 「 燒 壞 腦 」 ﹐ 一 定 要 服 抗 生 素 。 但 事 實 卻 不 然 。

《 香 港 家 庭 醫 學 學 院 月 刊 》 四 月 號 ﹐ 刊 登 了 東 區 尤 德 夫 人 那 打 素 醫 院 的 問 卷 調 查 結 果 ﹐ 發 現 只 有 一 半 家 長 能 說 出 口 探 及 肛 探 的 正 常 體 溫 ﹐ 而 最 大 誤 解 則 是 以 為 發 燒 一 定 要 用 抗 生 素 (一 般 人 說 的 消 炎 藥 ) 。

有 家 長 甚 至 不 清 楚 發 燒 溫 度 原 來 有 起 有 跌 ﹐ 最 後 才 下 降 至 正 常 水 平 ﹔ 也 有 不 知 道 用 溫 水 抹 身 或 洗 澡 ﹐ 可 有 助 降 溫 。

東 區 醫 院 急 症 室 高 級 醫 生 吳 世 傑 說 ﹐ 曾 經 有 家 長 三 天 沒 有 替 發 燒 的 小 朋 友 洗 澡 ﹐ 可 見 大 家 對 發 燒 的 誤 解 甚 深 。

七個不應做

處 理 小 朋 友 發 燒 有 「 七 不 」 ﹕

* 不 用 急 著 去 急 症 室 - 只 要 小 朋 友 仍 愛 玩 耍 及 有 胃 口 的 話 。
* 不 一 定 用 抗 生 素 ﹐ 因 抗 生 素 不 能 退 燒 。
* 不 鼓 勵 打 退 燒 針 。
* 不 要 以 為 服 退 燒 藥 一 定 可 以 退 燒 ﹐ 事 實 是 藥 力 一 過 ﹐ 會 再 發 燒 。
* 不 要 以 為 低 燒 一 定 不 嚴 重 。
* 不 要 用 火 酒 抹 身 。
* 不 要 把 湯 匙 毛 巾 等 物 件 塞 進 痙 攣 小 朋 友 口 裏 。

香 港 兒 科 醫 學 會 社 康 教 育 委 員 會 主 席 陳 以 誠 解 釋 ﹐ 任 何 人 生 病 ﹐ 要 經 歷 病 的 整 個 過 程 才 會 好 。 但 香 港 人 性 急 ﹐ 不 相 信 這 個 。 如 果 硬 要 服 藥 打 針 退 燒 ﹐ 會 蒙 蔽 真 正 病 情 ﹐ 令 醫 生 找 不 到 導 致 發 燒 的 病 ﹐ 那 更 麻 煩 ﹐ 因 此 他 不 鼓 勵 打 退 燒 針 。 很 多 小 兒 病 ﹐ 如 麻 疹 ﹑ 玫 瑰 疹 ﹑ 水 痘 或 腮 腺 炎 等 ﹐ 都 會 在 發 燒 數 天 後 才 出 疹 出 痘 ﹐ 用 藥 硬 把 燒 壓 下 來 ﹐ 大 家 以 為 沒 事 了 ﹐ 殊 不 知 病 毒 卻 跑 到 腦 處 ﹐ 引 起 更 嚴 重 的 腦 炎 或 腦 膜 炎 - 這 才 是 市 民 誤 會 「 發 燒 會 燒 壞 腦 」 的 真 兇 。

痙 孿 應 側 臥

陳 以 誠 又 稱 ﹐ 患 上 腦 膜 炎 又 未 必 會 發 高 燒 ﹐ 所 以 不 能 單 以 發 燒 的 溫 度 高 低 ﹐ 作 病 情 是 否 嚴 重 的 指 標 。 但 是 小 心 小 朋 友 有 燒 ﹐ 同 時 面 容 呆 滯 ﹑ 面 色 差 ﹑ 脾 氣 焦 躁 ﹑ 氣 喘 ﹑ 嘔 吐 或 腹 瀉 等 不 尋 常 徵 象 ﹐ 要 盡 早 求 醫 。 醫 院 管 理 局 的 發 燒 單 張 更 指 出 ﹐ 任 何 時 候 體 溫 高 至 攝 氏 四 十 度 ﹐ 無 論 有 沒 有 上 述 情 況 ﹐ 亦 要 求 醫。

另 外 ﹐ 約 百 分 之 三 的 六 歲 以 下 小 朋 友 ﹐ 會 因 感 冒 ﹑ 中 耳 炎 等 突 然 高 燒 至 攝 氏 三 十 九 度 ( 華 氏 一 百 零 三 度 ) 而 痙 攣 ﹐ 大 部 分 數 分 鐘 停 止 ﹐ 持 續 二 十 五 分 鐘 的 比 較 罕 見 。 吳 世 傑 指 出 ﹐ 常 有 人 塞 東 西 進 痙 攣 中 的 小 朋 友 口 裏 ﹐ 但 這 是 個 大 錯 ﹐ 正 確 做 法 應 該 是 讓 病 者 側 臥﹐ 以 免 嘔 吐 的 東 西 走 到 肺 部 ﹐ 引 起 肺 炎 。

發燒勿服阿士匹靈

香 港 兒 科 醫 學 會 的 陳 以 誠 指 出 ﹐ 家 長 不 要 給 發 燒 的 小 朋 友 服 阿 士 匹 靈 退 燒 ﹐ 因 會 引 起 雷 爾 氏 綜 合 症 ﹐ 導 致 腦 水 腫 及 影 響 肝 及 腎 等 器 官 ﹐ 令 器 官 死 亡 ﹐ 後 果 可 能 非常 嚴 重 。

發燒是防衛戰

身 體 各 樣 反 應 ﹐ 有 它 的 理 由 ﹐ 不 一 定 是 壞 事 。 發 燒 也 是 一 樣 。

陳 以 誠 說 ﹐ 發 燒 是 疾 病 帶 來 的 病 徵 ﹐ 是 身 體 的 防 範 機 制 。 發 燒 時 身 體 新 陳 代 謝 加 快 ﹕ 心 跳 快 ﹑ 呼 吸 快 ﹑ 消 耗 氧 氣 量 大 ﹐ 再 加 上 出 汗 及 加 速 製 造 抵 抗 力 ﹐ 保 護 身 體 機 能 。

小 朋 友 服 退 燒 藥 ﹐ 只 能 退 數 小 時 的 燒 ﹐ 家 長 便 以 為 這 個 醫 生 的 藥 不 行 ﹐ 於 是 換 另 一 個 醫 生 。 陳 以 誠 說 ﹐ 退 燒 藥 的 作 用 是 令 病 人 舒 服 些 。 要 完 全 退 燒 ﹐ 是 病 治 好 了 ﹐ 燒 自 然 會 退 。

資料來源 : 明報990630

腸病毒介紹及防治

導 言

腸 病 毒 是 一 群 ( 6 0 多 種 ) 腸 病 毒 的 總 稱 , 在 生 物 分 類 上 屬 於 小 R N A 病 毒 , 其 中 為 大 家 所 熟 悉 的 有 小 兒 麻 痺 病 毒 ( 共 3 型 ) , 克 沙 奇 病 毒 A 型 ( 共 2 3 型 ) 、 B 型 ( 共 6 型 ) 、 伊 科 病 毒 ( 3 0 型 ) 以 及 第 6 8 - 7 1 型 腸 病 毒 。
自 1 9 7 0 年 以 後 發 現 的 腸 病 毒 都 以 數 字 來 命 名 , 7 1 型 腸 病 毒 就 是 目 前 所 知 道 的 腸 病 毒 中 最 後 一 個 被 發 現 的 。
腸 病 毒 感 染 流 行 於 每 年 的 夏 秋 兩 季 , 容 易 侵 犯 十 五 歲 以 下 的 孩 子 , 感 染 後 經 過 2 - 1 0 天 的 潛 伏 期 產 生 症 狀 。 它 可 經 由 呼 吸 道 的 飛 沫 傳 染 或 腸 胃 道 的 糞 便 傳 染 , 飛 沫 傳 染 期 約 1 - 2 星 期 , 而 糞 便 傳 染 期 可 長 達 8 星 期 。 感 染 了 腸 病 毒 , 大 部 份 人 ( 5 0 - 8 0 % ) 都 不 會 產 生 症 狀 , 產 生 症 狀 的 有 的 則 和 一 般 感 冒 類 似 , 而 有 的 則 是 特 殊 的 臨 床 表 現 , 例 如 泡 疹 性 咽 峽 炎 、 手 足 口 症 、 無 菌 性 腦 膜 炎 、 病 毒 性 腦 炎 、 肢 體 麻 痺 症 候 群 、 急 性 心 肌 炎 、 急 性 出 血 性 結 膜 炎 等 , 其 中 以 前 二 者 最 多 見 。

泡 疹 性 咽 峽 炎

本 病 於 1 9 2 0 年 首 先 被 報 告 , 1 9 2 4 年 正 式 命 名 , 雖 然 命 名 為 「 泡 疹 性 咽 峽 炎 」 , 但 是 它 並 非 由 泡 疹 病 毒 引 起 。 1 9 5 1 年 確 定 它 是 由 克 沙 奇 病 毒 A 群 引 起 , 後 來 知 道 也 可 由 B 群 克 沙 奇 病 毒 及 腸 病 毒 7 1 型 引 起 。 病 人 多 以 特 發 性 高 燒 而 發 病 , 高 燒 持 續 1 ~ 4 天 , 體 溫 漸 漸 恢 復 正 常 。 咽 喉 疼 痛 、 流 口 水 、 拒 食 是 其 典 型 的 臨 床 表 現 , 有 的 並 出 現 嘔 吐 現 象 。 主 要 病 變 是 在 口 腔 後 半 部 的 黏 膜 - 咽 門 、 扁 朓 腺 、 小 舌 頭 、 軟 顎 上 出 現 小 水 泡 , 水 泡 破 裂 成 潰 瘍 點 , 非 常 疼 痛 。 大 部 份 病 人 經 過 3 - 6 天 就 自 然 痊 癒 。

手 足 口 症

本 病 於 1 9 5 7 年 首 次 被 提 出 報 告 , 它 的 致 病 原 很 多 , 其 中 最 常 見 的 是 由 A . B 群 克 沙 奇 病 毒 、 腸 病 毒 7 1 型 引 起 。 本 病 的 主 要 病 變 除 了 和 泡 疹 性 咽 峽 炎 相 同 的 口 腔 黏 膜 的 潰 瘍 點 之 外 , 在 手 掌 、 腳 底 、 臀 部 、 肛 門 周 圍 、 膝 蓋 、 手 肘 等 處 出 現 紅 疹 、 丘 疹 及 小 水 泡 , 因 此 而 命 名 「 手 足 口 症 」 , 病 程 約 7 - 1 0 天 , 多 自 然 痊 癒 。 由 於 腸 病 毒 感 染 目 前 沒 有 特 殊 治 療 , 對 於 以 上 二 種 病 例 仍 以 症 狀 治 療 為 主 , 以 下 一 些 照 顧 原 則 可 供 參 考 。

1 . 儘 量 吃 冰 冷 食 物 - 冰 淇 淋 、 冰 牛 奶 、 冰 水 果 ; 吃 滑 潤 、 柔 軟 的 食 物 , 避 免 過 酸 、 過 鹹 的 食 物 。
2 . 在 醫 師 處 方 下 , 可 用 口 腔 專 用 的 局 部 葯 膏 在 進 食 前 塗 於 口 腔 黏 膜 , 以 達 到 暫 時 止 痛 的 目 的 。
3 . 對 於 持 續 高 燒 , 無 法 進 食 的 孩 子 , 考 慮 住 院 , 以 便 給 予 靜 脈 點 滴 , 維 持 營 養 水 份 。

做 好 各 項 防 治 措 施

腸 病 毒 的 臨 床 症 狀 明 顯 的 比 以 往 嚴 重 , 例 如 持 續 高 燒 不 退 , 嚴 重 嘔 吐 , 不 尋 常 的 昏 睡 , 抽 痙 發 生 率 比 由 克 沙 奇 病 毒 引 起 的 明 顯 的 偏 高 。 據 當 年 的 疫 情 分 析 , 嚴 重 而 且 有 合 併 症 的 病 例 中 7 5 - 8 0 % 是 三 歲 以 下 的 嬰 幼 兒 , 其 中 有 些 平 日 十 分 健 康 的 孩 子 卻 在 發 病 後 短 短 的 2 ~ 4 天 內 急 速 死 亡 。 轉 眼 又 是 腸 病 毒 的 流 行 季 節 , 家 長 們 請 提 高 警 覺 , 做 好 以 下 各 項 防 治 措 施 :

1 . 為 了 避 免 傳 染 , 病 兒 及 其 家 人 應 加 強 洗 手 , 尤 其 是 飯 前 及 便 後 。
2 . 小 心 清 除 病 人 的 分 泌 物 ( 糞 便 、 口 鼻 分 泌 物 ) 處 理 完 畢 要 立 即 洗 手 。 3 . 避 免 出 入 公 共 場 所 , 以 減 少 接 觸 病 毒 的 機 會 。
4 . 病 人 應 多 補 充 水 分 , 多 休 息 , 儘 量 留 在 家 中 , 以 免 傳 染 他 人 。
5 . 避 免 和 病 兒 分 享 食 物 或 共 用 餐 具 。
6 . 對 於 年 齡 小 的 , 尤 其 三 歲 以 下 的 病 童 , 出 現 疹 子 五 天 內 , 若 出 現 下 列 任 一 症 狀 時 , 應 急 速 就 醫 :
( 1 ) 活 動 力 減 低
( 2 ) 不 尋 常 的 昏 睡
( 3 ) 劇 烈 嘔 吐
( 4 ) 呼 吸 困 難
( 5 ) 抽 搐
( 6 ) 肢 體 無 力 7 . 當 家 中 第 二 個 病 兒 出 現 時 , 更 要 特 別 小 心 , 因 為 其 嚴 重 性 可 能 提 高 。

20000709tt

兒童巨結腸症

fe1998020404[1].jpg

四天排便一次

如 果 你 的 小 朋 友 經 常 便 秘 四 至 五 天 , 甚 至 一 至 兩 星 期 都 沒 排 便 一 次 的 話 , 可 能 已 患 上 巨 結 腸 症 。 唯 一 治 療 方 法 是 將 已 病 害 的 腸 段 切 除 , 如 再 延 遲 醫 治 可 能 終 生 用 糞 袋 才 能 排 便 。

fe1998020401[1].jpg

先天性巨結腸病(Congenital Megacolon )

腸 道 蠕 動 不 正 常 : 這 種 病 又 名 Hirschsprung Disease , 因 腸 道 內 一 截 缺 乏 了 神 經 細 胞 , 小 兒 較 常 見 的 先 天 畸 形 , 腸 沒 有 正 常 蠕 動 , 排 便 功 能 受 影 響 。 發 病 率 約 1/5000 , 男 與 女 之 比 率 是 三 比 一 , 約 3 至 5% 的 病 例 有 家 族 發 病 史 。

 

成因:懷孕時消化道停止發育 fe1998020402[1].jpg

懷 孕 的 第 五 周 至 十 二 周 , 神 經 細 胞 在 消 化 道 中 向 下 伸 延 , 在 巨 結 腸 症 的 胎 兒 中 , 這 伸 延 的 過 程 因 不 明 原 因 而 終 止 , 發 育 停 頓 愈 早 , 無 神 經 細 胞 的 腸 段 愈 長 。
沒 有 神 經 細 胞 的 一 段 腸 因 喪 失 蠕 動 功 能 而 經 常 處 於 痙 攣 收 縮 狀 態 , 管 腔 稍 細 , 糞 便 通 過 困 難 , 引 致 功 能 性 腸 梗 阻 現 象 。

症狀:經常便秘、嘔吐

病 變 腸 段 愈 長 , 出 現 便 秘 的 症 狀 愈 早 。

  • 新 生 兒 時 期 : 在 出 生 後 2 4 小 時 仍 未 能 排 胎 糞 , 或 者 有 完 全 腸 梗 阻 的 現 象 , 嬰 兒 會 拒 食 、 嘔 吐 、 吐 出 東 西 有 如 糞 便 、 腹 部 膨 脹 , 引 致 極 度 不 適 和 呼 吸 困 難 。
  • 兒 童 時 期 : 如 果 受 累 腸 段 較 短 者 , 症 狀 較 輕 , 至 較 大 始 出 現 問 題 , 這 類 兒 童 多 數 自 嬰 兒 期 開 始 已 有 排 便 困 難 之 歷 史 , 主 要 症 狀 為 長 期 腹 脹 、 便 秘 、 約 四 天 到 一 至 兩 星 期 才 大 便 一 次 、 經 常 需 使 用 灌 腸 、 塞 肛 和 服 瀉 藥 。 患 童 多 數 有 腹 脹 和 營 養 不 良 、 面 色 蒼 白 、 貧 血 等 現 象 。

 

fe1998020403[1].jpg治療:做手術切壞腸

手 術 的 原 理 是 將 無 神 經 細 胞 的 一 段 腸 和 部 分 擴 張 的 結 腸 切 除 , 然 後 將 剩 餘 的 健 康 的 腸 一 端 接 駁 肛 門 , 效 果 一 般 算 不 錯 。

對 那 些 年 紀 太 幼 小 , 身 體 情 況 差 , 不 能 耐 受 根 治 手 術 者 , 或 已 發 生 了 結 腸 穿 孔 或 急 性 腸 梗 阻 者 , 應 先 做 結 腸 造 手 術 , 即 在 腹 部 的 皮 膚 開 一 個 造 口 , 糞 便 通 過 造 口 排 入 膠 袋 內 。

造 口 應 在 有 正 常 細 胞 的 腸 段 , 排 便 的 功 能 始 能 恢 復 , 造 口 手 術 施 行 後 嬰 兒 應 有 正 常 的 生 長 , 待 情 況 好 轉 後 再 做 接 駁 的 手 術 。

如 無 神 經 細 胞 的 結 腸 段 太 長 而 需 將 整 個 結 腸 切 除 , 則 可 能 需 要 依 靠 腹 部 的 造 口 作 終 生 排 便 之 用 , 便 要 一 生 一 世 都 要 與 糞 袋 為 伍 了 。

小兒麥粒腫

問 :

小 女 今 年 一 歲 半 , 眼 睛 下 方 腫 脹 看 起 來 有 一 點 淡 紫 色 , 前 後 已 經 有 兩 三 個 月 了 , 眼 科 醫 生 說 是 針 眼 【 麥 粒 腫 】 , 點 眼 藥 水 和 吃 藥 好 久 都 沒 有 好 , 中 醫 給 的 藥 也 不 太 有 效 , 請 問 該 怎 麼 辦 呢 ?

答 :

因 為 這 麼 小 的 小 孩 , 用 正 規 療 法 實 在 不 容 易 確 實 遵 守 。 如 果 用 大 人 的 刺 血 療 法 又 太 殘 忍 了 。 用 薰 洗 法 也 不 容 易 維 持 長 時 間 , 不 過 就 試 看 看 了 。

肝炎

肝 炎 是 使 肝 發 炎 的 一 種 感 染 。 病 毒 存 在 患 者 的 糞 便 中 , 如 廁 後 未 洗 手 , 則 很 容 易 經 由 污 染 的 食 物 和 飲 料 傅 給 他 人 。

病 毒 也 存 在 患 者 的 血 液 和 唾 液 中 。 最 初 的 徵 候 是 食 慾 不 振 , 接 著 出 現 類 似 流 行 性 感 冒 的 症 狀 , 然 後 是 黃 疸 , 以 致 皮 膚 及 眼 白 變 黃 , 尿 液 深 褐 色 , 糞 便 異 常 的 淡 白 。 在 兒 童 期 最 普 遍 的 肝 炎 是 由 A 型 病 毒 所 引 起 的 A 型 急 性 肝 炎 , 很 容 易 蔓 延 。}

可 能 症 狀
  • 食 慾 不 振 。
  • 頭 痛 、 發 燒 、 關 節 痛 等 類 似 流 行 性 感 冒 的 症 狀 。
  • 黃 疽 ( 皮 膚 泛 黃 ) 、 尿 液 深 褐 、 糞 便 淡 白 。
嚴 重 性

肝 炎 本 身 並 不 嚴 重 , 通 常 可 以 復 元 。 但 是 因 為 它 極 易 在 學 校 或 家 庭 快 速 傳 染 蔓 延 , 要 立 即 處 理 。

處 理 方 法

1 . 如 果 孩 子 對 食 物 不 感 興 趣 並 有 類 似 流 行 感 冒 的 徵 候 , 要 看 看 皮 膚 、 尿 液 、 和 糞 便 是 否 變 色 。

2 . 如 果 孩 子 不 肯 吃 , 多 給 他 喝 稀 釋 的 果 汁 或 加 點 鹽 和 葡 萄 糖 的 冷 開 水 , 以 防 脫 水 並 補 充 能 量 。

3 . 注 意 孩 子 的 衛 生 習 慣 , 上 廁 所 後 一 定 要 洗 手 。 把 患 者 的 梳 洗 用 具 和 食 具 跟 其 他 家 人 的 隔 離 。

4 . 如 有 疑 似 肝 炎 , 別 讓 他 上 學 。

5 . 黃 疸 的 症 狀 出 現 要 立 即 看 醫 生 。

醫 治 方 法
  • 可 能 會 驗 血 。
  • 可 能 會 建 議 躺 在 床 上 並 做 隔 離 措 施 至 少 兩 週 , 直 到 類 似 流 行 性 感 冒 的 徵 候 過 去 為 止 。 再 過 兩 週 , 孩 子 便 可 以 上 學 。
  • 除 了 躺 在 床 上 休 息 , 有 些 醫 生 會 建 議 用 高 熱 量 低 脂 肪 的 飲 食 來 降 低 的 負 荷 , 但 並 非 所 有 醫 生 會 這 樣 做 。
  • 醫 師 可 能 會 建 議 其 他 家 人 注 射 伽 瑪 ( Gamma ) 球 蛋 白 , 以 減 低 感 染 的 危 險 。
在 家 中 的 調 理
  • 在 家 中 保 持 隔 離 措 施 至 少 兩 週 , 或 遵 照 醫 師 的 其 他 指 示 。 把 孩 子 留 在 他 自 己 的 房 間 , 禁 止 和 他 人 接 觸 , 把 他 的 食 具 、 玩 具 及 其 他 器 物 和 其 餘 家 人 分 開 。
  • 維 持 高 度 的 衛 生 水 平 , 用 消 毒 液 洗 患 者 用 過 的 便 具 , 把 他 的 食 具 分 開 來 洗 , 並 把 梳 洗 用 具 分 開 。
  • 別 讓 孩 子 感 到 被 人 遺 忘 , 儘 量 使 他 保 持 愉 快 但 安 靜 。
  • 在 解 除 隔 離 、 讓 孩 子 上 學 以 前 最 好 徵 求 醫 生 的 意 見 。
  • 肝 炎 過 後 會 有 徵 候 如 昏 睡 、 注 意 力 不 能 集 中 、 以 及 心 情 變 換 不 定 等 , 會 延 續 大 約 6 個 月 , 這 期 間 要 耐 心 且 多 諒 解 孩 子 。

20010131c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