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當消炎止痛藥? 老是這樣做當心產生抗藥性

你也聽說過抗生素能消炎止痛嗎?抗生素不等於消炎藥,兩者不應混為一談。消炎藥主要是能抗發炎的解熱鎮痛劑或類固醇等藥物,至於抗生素則是用來治療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引起的感染,臨床上又指抗細菌抗生素,藉由抗生素能有效殺死或抑制細菌生長,幫助發炎症狀舒緩。

選擇合適抗生素 才能有效達療效

抗生素的種類繁多,因此臨床上,醫師會根據患者感染部位及程度等判斷致病細菌種類,並考量像副作用的多寡、病人年齡及病人的肝腎功能等,給予合適的抗生素。食藥署食品安全週報指出,若要讓抗生素發揮作用,選擇有效的抗生素並擬定療程時間及劑量就是關鍵,且必須有足夠的組織濃度及治療時間,才能避免用藥過程中出現抗藥性細菌,並達到療效。

避免抗生素濫用 應把握三不原則

未感染而濫用、選錯抗生素、未完成療程或藥量不足等,都會造成不當使用抗生素,形成抗藥性細菌。食藥署食品安全週報提醒,為避免抗生素濫用,應把握三不原則,首先不自行購買抗生素,主要因抗生素屬於處方用藥,必須由醫師專業判斷才能使用適當的抗生素,其次,就診時不主動要求醫師開立,因服用不必要的抗生素,不僅無法達到療效,還可能造成身體負擔,甚至導致免疫力下降問題。

完整服用抗生素整個療程 避免衍生抗藥性

最後,經醫師開立的抗生素則需按時服藥,並完成整個療程,若自行停藥,恐使抗生素無法見效外,也會使細菌衍生出抗藥性,一旦發生抗藥性細菌感染,嚴重時恐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因此正確服用抗生素,是民眾與醫界需持續努力應對的問題。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