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合併行為治療 翻轉過動兒成長路

國小、國中開學已一個月,不少家長、老師發現孩子有過動問題,對於應該帶孩子到哪裡評估或治療過動症充滿疑惑。根據統計,過動症在台灣學齡期兒童的盛行率約7%,過動症的診斷必須由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來確立,除了必須蒐集完整的資料及各種情境,搭配神經心理測驗,並須追蹤一段時間,才能確立診斷,接受完整的治療。

ADHD未接受治療 影響將深遠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許維堅表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簡稱ADHD)主要有兩大徵候,一是專注力不佳,另一則是有過動、衝動的狀況。ADHD未接受適當治療,將衍伸出許多心理、人際、家庭、教育等問題,影響深遠。

根據腦功能影像研究,ADHD兒童的大腦皮質成熟度,平均比同齡兒童慢了3年,而進行注意力測驗時,ADHD成人比一般成人,整體大腦的葡萄糖代謝速率明顯較低,顯示ADHD有其病理基礎,並非長大就會好。

未經證實的療法 可能延誤治療

坊間也流傳許多花費不訾的治療方法,例如精油、整脊、排毒、清腸、能量治療、色彩治療、音樂治療、花精皂、人造磁鐵及自然療法等;然而,許維堅主任指出,這些療法多數未獲實證支持,甚至有可能延誤治療。

藥物治療ADHD 可有效改善核心徵候

許維堅主任進一步指出,ADHD基本上是大腦發展的問題,藥物治療可有效改善注意力不足與過動衝動兩個核心徵候,有助提升學習效果、減少分心與疏漏的挫折,而過動衝動行為的改善,可提升孩子靜心思考的能力,減少與同儕和師長之間的摩擦。

合併行為治療 可大大改善問題行為

除了藥物治療之外,因過動孩子也可能合併其他神經生理問題,例如動作協調障礙、學習障礙等,許維堅主任建議合併行為治療,藉由分段學習、簡化環境與減少干擾物、合理地設定目標、增加正向回饋、忽略引起注意力的行為、學習辨識情緒並管理情緒,如此可大大改善孩子的問題行為。

參加家屬團體 改善親職關係

另因為ADHD兒童受症狀影響,家長常備受挫折,許維堅主任建議可多參加相關的家屬團體,學習適宜的教養策略,改善親職關係。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