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棒投手傳球太用力 竟造成手肘撕脫骨折

肘關節內上髁骨折是常見的肘部撕脫骨折,像是在平地跌倒、投擲等運動損傷都可能埋下危險因子。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賴禹呈表示,主要因球時內側手肘承受強大的外翻力量,當肌肉或韌帶突然猛烈收縮,就可能使附著的內上髁生長板拉斷、撕脫,臨床上又以9至14歲青少年為高危險族群。

肘關節內上髁骨折 914歲青少年為高危險族群

14歲的劉姓少棒隊投手,某次練習傳球時突然聽到啪一聲,當下手肘劇痛,緊急就醫檢查確診為肘關節內上髁牽拉性骨折,所幸安排手術使用可吸收式骨釘與搭配復健,三個月後可望重返球場。賴禹呈醫師指出,劉同學因近期手部不適,教練暫時將他改調至外野,但外野傳球時,需要使用的力量更大,導致瞬間肘關節內上髁被屈肌群牽拉,才造成撕脫骨折。

術中採可吸收式骨釘 助少年及早重返球場

賴禹呈醫師說明,若為輕微移位的肱骨內上髁骨折,通常僅需石膏固定,兩週後再拆除石膏進行功能鍛鍊即可,但因患者骨折處移位嚴重,加上考量傳統手術需使用鋼釘固定,且半年後還得在二次手術將鋼釘取出,復原之路得花更多時間,因此術中採以可吸收式骨釘固定,術後石膏固定兩週,再配合復健,約三個月就可逐漸進行運動訓練,且不需再次手術。

肱骨內上髁骨折不輕忽 及早治療避免影響日常

臨床上,肱骨內上髁骨折一半的案例都處於受傷時合併肘關節脫臼,患者會出現肘關節內側觸壓疼痛、當手部施力或旋轉時,手肘內側及前臂會痛,若無及時治療,恐使肘關節功能障礙,影響生活。賴禹呈醫師強調,若檢查發現骨折位移超過五毫米、尺神經受損或骨折碎片嵌入關節等情況時,就需接受手術治療,才能幫助功能及早恢復。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