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得精神疾病是因為不知足? 臨床心理師告訴你背後心理

「當時真的撐不下去了,每天都逼自己讀完大學,但腦中都是痛苦的想法,明明是本來覺得很簡單的上課,都悶到沒辦法去,也唸不下書,更怕被發現。」一位憂鬱症患者描述著過去的抑鬱症狀,這並不是他「沒毅力」,而是心智經歷著難以違抗的生理失調,讓原應能做到的事困難重重。

難以了解精神疾患 多認為是鑽牛角尖

成大醫院精神部劉柏志臨床心理師指出,相較於身體疾患,大眾對精神疾患常有如「一定是你想太多,想開一點就好啦!」、「會得精神疾病,是因為不知足!」等冷眼旁觀的回應。這是因為難以了解精神疾患外顯行為的背後原因,難以了解患者的情緒困擾或問題行為,並非只是鑽牛角尖或不肯努力。

精神疾病牽制腦、生活 心理衡鑑推測病因

劉柏志臨床心理師表示,精神疾病是一種牽涉腦部功能和生活方式的系統疾病,有其腦部病理,且和生活表現交織複雜的關係。雖難依據單一簡約的檢查或描述做出診斷判斷,但臨床心理師能藉由「心理衡鑑」,應用行為觀察、會談、標準化心理測驗工具等,考量主觀症狀及客觀徵象,釐清推測可能的病理,在互動中檢視各種因素,形成醫療角度理解。

心理治療 讓受傷的心靈能被療育

依據心理衡鑑形成的理解,接著會針對患者的病況進行「心理治療」,如:聚焦問題應對方法的認知或行為治療,或聚焦生活態度重塑的精神動力、人本與現實治療等。劉柏志臨床心理師說明,在治療中的強心健腦練習、及抒發回饋思辨中,逐步培養合宜的生活技能、拼湊安適的生活態度。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