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裡突無法動彈,竟是心臟黏液瘤栓塞! 22女雙腳險截肢

一名22歲的陳小姐,從小沒有特殊疾病,某天夜裡突然右半邊肢體不能動彈,機靈的男友迅速把她扛上車送至醫院急診。到院醫師診斷為中風,立即安排機械取栓手術,送至加護病房後,陳小姐雙腳出現劇烈疼痛,醫師研判為急性下肢缺血性栓塞,因同時併發多處栓塞,經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左心房內有非常大的黏液瘤,立即送至手術室進行開胸手術,並將雙腳股動脈切開做栓塞清除手術,把她從鬼門關救回來,且保留了雙腳,沒有造成缺憾,重拾健康人生。

黏液瘤為心臟常見腫瘤 腫瘤小無症狀

臺北榮總心臟外科郭姿廷醫師表示,黏液瘤是最常見的心臟腫瘤,最常發生在左心房內,在腫瘤還小的時候病人不會有任何症狀,但是當它開始長大阻礙到心臟的血流時,病人可能會越來越喘,走一段路需要停下來休息,睡覺需要將頭墊高一點睡,嚴重時會造成急性肺水腫甚至是心臟衰竭。

黏液瘤會隨血液漂流 進而造成中風

郭姿廷醫師提及,由於黏液瘤不是一個結實的團塊,而是有點果凍狀的腫瘤,在心臟內隨著心臟跳動,其中的小碎片就有可能掉下來,隨著血流漂到任何一個器官塞住動脈,造成標的器官的缺血,陳小姐即為塞住頸動脈造成中風,及塞到股動脈造成下肢缺血性栓塞;不同器官對於栓塞造成的缺血忍受度不同,以腦部時間最短,可能兩三小時後就會產生難以挽回的後遺症。

30-60為高危險族群 避免復發應定期追蹤

此外,黏液瘤的好發族群為30至60歲中年人,且女性發生率較男性多,目前並沒有找出任何相關的危險因子。郭姿廷醫師說明,依據腫瘤的大小和位置,除了傳統開胸手術外,有些病例也可採取內視鏡輔助的側胸微創手術,不需破壞胸骨或肋骨,大大縮短手術後恢復的時間;而黏液瘤雖然屬於良性腫瘤,有復發機會,術後需要定期以電腦斷層或心臟超音波追蹤。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