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泡湯夯 心血管及慢性病友應留心

元旦以來,寒流、冷氣團一波接一波,最近天氣又因冷氣團來襲轉為濕冷,氣象局預報最低溫可能來到十度左右,不少民眾選擇泡溫泉來抵抗寒冷。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葉日弌建議,泡湯時間不宜超過十五分鐘,若有頭暈、胸悶的症狀時,應立即離開水池;葉主任也提醒,有嚴重心血管疾病的朋友則不適合泡溫泉。

泡湯舒緩疲勞 心血管疾病患者先諮詢醫師

隨著氣溫下降,泡湯也進入旺季,在冷冷的天氣裡,民眾常常選擇泡溫泉來溫暖身體及舒緩疲勞,葉日弌主任指出,身體泡在溫泉中,就好比做一趟激烈的運動,突然的運動量變大,也同時增加心臟的工作負荷量,所以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建議先向醫師諮詢後,再選擇合適的泡湯活動,而病情嚴重者,更是不建議泡湯。

葉日弌主任表示,高血壓的病友,在泡湯時,則是要注意溫差,避免室內與溫泉水溫差太大,導致血管快速擴張、收縮,引起身體不適,與心血管疾病的病友都要嚴格注意泡湯時間,建議不超過十分鐘。另外,糖尿病的病友以及老人家,則是要注意溫泉水的溫度,因為皮膚對冷、熱的反應較慢,很容易溫度過高而燙傷,所以得多一分心來留意水溫。

老年人泡湯 小心「冬季癢」

對於喜愛泡溫泉的長輩,葉日弌主任則是叮嚀,老年人的皮膚較為乾燥,而泡湯會造成皮膚油脂大量流失,皮膚就容易乾癢,引發冬季溼疹也是俗稱的「冬季癢」。有些長輩泡了溫泉就覺得皮膚不會癢,或是誤認身體沒洗淨而癢,再使用沐浴乳、香皂及溫泉水加強洗淨,反而讓冬季溼疹變得更嚴重,這是特別提醒銀髮族需注意的地方。

溫泉怎麼選? 醫師這樣說

溫泉的選擇,最好是通風良好的地方,水溫約攝氏四十度為佳,不宜過燙,以及泡湯過程需隨時補充水分;葉日弌主任說,通風不良易造成頭暈狀況,另外因泡湯時血管擴張,也易導致頭暈;如果有頭暈、胸悶等不舒服,要立刻離開水池,若症狀持續一至五分鐘,或越用力症狀越嚴重時,應立即就醫。另外,葉主任建議,最好避免單獨泡湯,與家人或三五好友同行比較有照應,只要多注意泡湯小細節,即可享受安全放鬆的泡湯趣味。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