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忽肩膀卡卡釀大禍 微創肩關節鏡手術助「打通關」

38歲張先生日前騎機車車禍,右肩著地受撞擊,因未發現骨折而不以為意,但返家休息後,肩痛卻一直困擾他,再次赴醫確診為旋轉肌袖破裂症候群,右手活動度只能前舉不到90度;55歲吳女士為家庭主婦,長期受左肩疼痛所擾,就醫診斷為沾粘性關節炎,即俗稱的五十肩,兩人均經保守治療卻不見效,透過微創肩關節鏡手術治療後,順利恢復生活品質。

肩關節疼痛活動不良 60歲以上患者高達六成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邱文逸表示,肩關節被稱作球窩型構造,球為肱骨頭部,窩即為肩關節盂結構,此一結構加上複雜的肌腱、韌帶,造就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根據臨床統計,40歲以上約有四成民眾,曾有過肩關節疼痛或活動不良的困擾,而大於60歲以上者,更有高達六成左右影響到生活品質。 藥物及復健治療不佳 建議施以微創肩關節鏡手術 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會尋求藥物及復健方面的保守性治療,但若治療效果不佳,會建議透過微創肩關節鏡手術治療,手術於肩膀的前、中、後各開一個約1公分的小洞。以張先生為例,在儀器輔助下,藉由器械將破裂的旋轉肌袖拉回原本位置,經由縫補錨釘加以固定,術後住院約五天即可返家,兩周後開始復健,復健三個月後右手活動度恢復正常,可上舉至180度。

至於吳女士罹患的沾黏性關節炎,則會於肩膀前、後各開一個約1公分小洞,清除裡面沾黏的組織,術後配合復健運動,約兩周左右活動度即大幅恢復,疼痛感也獲得控制。 與醫師商討相關適應症 微創肩關節鏡手術傷口小

相較於傳統手術的開放性傷口,微創肩關節鏡手術的優點為傷口更小,破壞原有的肌肉、韌帶等組織更少,對肌肉力量的保存更佳,恢復也更快,對於關節深處的視野更清晰,補足傳統手術無法處理到深處的缺憾。邱文逸建議,接受手術治療前,需與醫師商討相關適應症,才能使微創肩關節鏡手術發揮最大功效。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