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忽冷忽熱 異位性皮膚炎易惡化

入秋天氣變化大,是許多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容易惡化的時節,入秋如何保養?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指出,入秋氣溫忽高忽低,而汗水容易刺激發癢,患者應穿著吸汗棉質衣物,並適時以清水沖洗,換上乾淨衣物,並視情況開冷氣、風扇,讓皮膚保持舒適。

異位性皮膚炎 免疫失調皮膚疾病

何謂異位性皮膚炎?朱家瑜解釋,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皮膚屏障異常併免疫系統失調的慢性皮膚疾病,皮膚常乾燥而脆弱,因而搔癢難耐、紅疹、流血、流組織液,長期下來,甚至造成皮膚苔癬化,皮膚變紅、皮紋變深。特點是反覆發作,好發手腕、腳腕、脖子和臉頰,嬰兒則好發臉頰、大腿和背,發作部位會更換,因此稱「異位性」。

常有病人問異位性濕疹、皮膚過敏、皮膚炎有何不同?朱家瑜說明,濕疹等同皮膚炎,三者都一樣,但一般濕疹擦一周藥膏即可,若仍反覆回診,就會懷疑慢性過敏,綜合鼻子過敏、氣喘病史和血液過敏指數,可判斷是否為異位性皮膚炎。

季節轉換 異位性皮膚炎易惡化

季節轉換時是異位姓皮膚炎惡化的時節,朱家瑜指出,若患者突然發癢,臉部、脖子發紅、脫屑,尤其女性上妝變困難,就可能是惡化徵兆。尤其秋季溫度變化大,容易忽冷忽熱,若白天穿太厚或晚上蓋棉被時,患者容易出汗而發癢。

醫師提醒,應穿吸汗的棉質衣物,若流汗時,可適時用清水並擦乾,並更換衣物,再視情況開冷氣或風扇,切忌流汗自然悶乾,且急性發炎時少用沫浴乳。至於飲食,不要吃含麻辣、酒精等刺激性食物,容易促進血液循環而流汗,而其他食物則無須避免,除非是過敏原。

出門時則少去榻榻米、棉被太髒的場所,也不要養寵物、觸摸貓狗,因為塵蟎、貓狗毛都容易刺激過敏。平時可擦不油膩的乳液保濕,保持皮膚透氣,減少發癢機會。若患者病情惡化,應尋求醫師治療改善。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