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汙名化 讓思覺失調症勇於接受治療

去年「政大搖搖哥」事件,遭台北市政府強制送醫,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成為全國關注的議題。專家強調,社會對精神疾病患者仍有汙名化,導致民眾的集體恐懼與排斥,也造成患者不願意接受治療。

思覺失調症 有妄想、幻聽症狀

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學院精神科名譽教授胡海國指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神經結構及功能失常的疾病,多數患者為青春期時受到巨大壓力影響,促發腦內多巴胺系統功能亢奮,引發妄想、幻聽等精神病性症狀。

思考、知覺功能有問題

胡海國教授表示,此病過去稱為精神分裂症,2014年更名為思覺失調症,思覺失調症的基本病理是潛在的認知功能,包含神經認知、社會認知思考、知覺功能為主要問題,因此命名為思覺失調症。

思覺失調症更名 提升就醫及接納度

胡海國教授強調,思覺失調症是更文明的診斷名稱,也更呈現思覺失調的病理,讓病人本身易懂,能夠自我尋求醫療,也讓家屬容易了解,給予適當的關懷,而社會大眾更能體會病人,給予支持及接納。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