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冷忽熱 心房顫動患者小心中風

天氣忽冷忽熱,容易超出人體生理的調節範圍,尤其心房顫動使心房內血液無法順暢流動而產生血栓,當血栓流至腦部時,便可能導致栓塞性中風。心臟內科吳柏青醫師, 台南市立醫院指出,心房顫動患者除了藥物治療,易可採行導管電氣燒灼術做節律控制,對於中風危險性高的病人,須長期服用足夠的抗血栓藥來預防中風。

年紀越長越易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的發生率會隨年齡而增高,65歲以上的患者達5%以上。心房顫動是由局部心房內膜不正常快速放電引起,若長期心跳過速會引發心肌病變及心衰竭,如果持續一段時間後,就有可能心臟血栓,而發生腦中風或腸子栓塞等併發症。而導致心房顫動的潛在原因有高血壓、心臟瓣膜狹窄、風溼性心臟病、缺血性心臟病、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或是遺傳等因素。吳柏青醫師提醒,如有上述疾病,且常心悸、虛弱、頭暈、呼吸困難,應盡早就醫檢查。

心房顫動的中風機率高5倍

根據WHO的資料顯示,每年全球約有550萬人因為中風而死亡,心房顫動患者發生缺血性中風的風險,比沒有心房顫動者的機率高出5倍,此外,心房顫動的患者一旦發生中風,病情都較嚴重,且1年內死亡的機率高達50%。吳柏青醫師說,心房顫動治療可施以藥物恢復竇性心律(即正常心律),但有些患者長期服用抗心律不整藥物容易引起副作用,因此也會透過控制心室心搏速,以調整心房顫動所引起心跳快速造成心臟衰竭的症狀。

心房顫動增加腦血管梗塞率

經常發作或是症狀嚴重的患者,以及藥物治療效果不佳與有嚴重副作用的病患,則以電氣燒灼術來治療。吳柏青醫師表示,由於心房顫動會增加5倍以上腦血管梗塞的機會,為了預防心房顫動發生腦中風的併發症,病患必須服用抗凝血藥物來抑制血栓的形成,降低中風的風險。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