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還是坐骨神經痛? 梨狀肌症候群作祟

26歲吳小姐,白領上班族,體型纖瘦。最近出現右側下肢痠麻感覺,一路從臀部延伸到腳趾,擔心是腰椎退化。確診後發現,吳小姐上班長期坐辦公桌,偏好翹腳坐姿,使得梨狀肌長期受到拉扯,壓迫到坐骨神經,引起所謂的「梨狀肌症候群」,教導改善坐姿、避免久坐,配合藥物與簡單復健動作後,症狀改善。

梨狀肌症候群類坐骨神經痛

家庭醫學科王維新醫師表示,坐骨神經是下肢很重要的一條神經,梨狀肌是在髖關節深處的肌肉,主要負責髖關節的外旋與外展。坐骨神經恰好位於梨狀肌附近,當梨狀肌出現解剖學上的變異,或因外力受到損傷,或因久坐、久走、過度運動導致過度使用或痙攣,壓迫到坐骨神經,就會出現類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好發於女性 建議盡早到門診諮詢

王維新醫師指出,臨床上常見症狀是漸進性的臀部疼痛,有時放射至大腿後方或小腿側面,且疼痛會因為久坐、久走或運動加重,甚至合併痠麻等感覺異常。大多好發於女性,也常見於須長時間坐姿或蹲姿工作者,如上班族女性、卡車司機、裝潢工人、菜販等等。

提醒若出現類似坐骨神經痛症狀時,建議到門診諮詢,透過直抬腿測試與特定梨狀肌測試等或是X光、磁振造影、肌電圖或神經傳導檢查進行確診,以免延誤病情。 不同療法可達最佳效果 物理治療師林佳嬇表示,梨狀肌症候群除醫生開立的止痛消炎藥、肌肉鬆弛劑或注射類固醇外,可藉用物理治療如熱敷、短波、干擾波、超音波等來降低疼痛和放鬆;徒手治療來放鬆緊繃,最後配合運動治療如伸展運動、肌力訓練、姿勢矯正來達到最佳效果。

王維新醫師強調,平日應維持良好坐姿與站姿、避免久坐、選擇軟硬適中的床、避免太硬或太矮椅子,以免症狀反覆發作,造成傷害。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