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復健運動 關節炎患者不怕做運動

有些體重過重、關節炎或有心臟病的患者,因擔心身體無法承受折磨,或怕累怕痛等,寧可不願意運動,長期下來反而失去改善健康的機會;亞洲物理治療聯盟理事長簡文仁指出,其實只要懂得復健運動的方式,即使在生病狀態下,透過適當且正確運動,一樣能達到運動效果,幫助改善病症。

運用輔具護具 減少負擔

像是在游泳池中走路、踢腳或划手等,即使不會游泳,但透過泡澡或泡湯的方式,透過水的浮力讓身體活動起來,同樣能達到運動效果。簡文仁說,運動時,可以多利用護腰、護腕等護具,保護身體較脆弱部位,且可準備拐杖、鞋墊等當作輔具,減少運動時帶來的負擔。

記錄成果調整運動 提升自信力

平時運動時也可多使用筆記本或計步器,記錄自己運動的次數和時間,了解每天運動狀況,漸漸調整適合自己的運動處方,透過日記方式也能提升自信心,而且運動時,要記得保持好心情,快樂地做運動,不要因運動引起反感等負面情緒,反而使運動成反效果。

尤其像是BMI超過25甚至是30的民眾,或是有關節炎等患者,都可利用復健運動的方式,達到運動效果;簡文仁呼籲,必要時,更可以諮詢專業復健科醫師的指導,找出正確的運動方式,養成生活習慣,只要能讓身體多活動,都能是運動的一種。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