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艙症候群高峰期到來 嚴重可能致命

60歲的李姓婦人,去年10月因右側腦部基底核出血中風引起左側偏癱到醫院住院治療,病情穩定後開始復健治療,原本除了行動較不便之外,其他身體狀況均正常。

但在某天卻因不明原因產生呼吸費力、喘併發呼吸衰竭、嚴重低血氧及休克而進行插管治療,經電腦斷層診斷為雙側肺動脈大片肺栓塞,心臟超音波也顯示右側肺動脈壓力增高,後來經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及抗凝血劑治療,病情總算趨於穩定,14天後順利拔管,救回一命。

胸腔內科黃丞正醫師表示,這就是典型的「經濟艙症候群」。所謂的經濟艙症候群,就是深層靜脈栓塞,導致下肢浮腫或呼吸喘,若血栓經由血流塞住肺動脈,引起肺栓塞,還有可能喪命,不得輕忽。 肺栓塞發生率約1%,每年10萬人約60到100個案例,30天死亡率卻高達10-30%。引起肺栓塞的原因包括長期臥床、手術超過30分鐘以上麻醉時間、中風、心臟衰竭、癌症、骨盆或下肢骨折、懷孕及接受賀爾蒙治療、自體免疫疾病等,其他少見的原因還有先天凝血功能障礙及抗心磷脂抗體症候群。

黃丞正醫師解釋,暑假將至,打算長程旅遊的民眾,亦要小心「經濟艙症候群」,因久坐不動,也可能造成深層靜脈栓塞是指血液裡的血栓塞住靜脈,靜脈血液無法回流,造成下肢浮腫、喘等現象。 肺栓塞是指血栓經由靜脈系統回流到肺動脈時,塞住肺動脈,引起呼吸喘與胸痛等症狀,血塊大部分源自下肢深部靜脈,因為下肢血液循環較差,容易造成血栓。

症狀為呼吸費力、喘、心跳快、胸痛、咳血或單側下肢腫脹的情形,因症狀與感冒或其他心臟疾病類似,容易被忽略或誤診,因此應综合判斷,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胸腔內科黃丞正醫師表示,臨床上治療以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及抗凝血劑為主,嚴重者則需要以心導管導引肺動脈注射血栓溶解劑或心臟外科手術去除血栓。 醫師提醒,長期久坐、臥床或中風、上班族或搭長途飛機的人,應每小時起身動一動,讓下肢血液循環改善,避免造成深層靜脈栓塞和肺栓塞,平常也可運動、飲食清淡與生活作息正常來避免血栓形成。

黃丞正,臺中醫院胸腔內科醫師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