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成長無法重來! 醫:小二就要追蹤身高

今年就讀大一的小華,身高直逼170公分,但父母身高僅有150公分左右,親友們都對他的身高感到意外!原來,因為擔心孩子會「低人一等」,小華8歲時便前往醫院求診,家長期望能透過醫師建議及治療,改善家族性身材矮小的問題。

小華起初身體檢查並無異狀,其身高雖然偏矮但仍在正常範圍內,因此只是先追蹤,追蹤兩年後,卻發現他提前在10歲時就進入青春期(屬於偏早進入青春期),經過醫師研判若不經治療,預估最終身高只會落在158公分左右,於是趁生長板癒合之前,使用生長激素合併性賀爾蒙抑制劑延緩青春期進程治療,最終長到170公分。

開業診所林美慧醫師表示,4歲孩童平均身高約為100公分,直到進入青春期之前,若父母發現這段期間孩童每年長高不到4公分,或生長曲線偏離原有的軌道,就需盡快至醫院就診。青春期是最後的成長階段,女孩在10至10歲半左右,會出現胸部發育的第二性徵;男孩約在11至11歲半開始進入青春期,會有睪丸變大的現象。

林美慧醫師強調,孩童身高的70%根據遺傳、30%為後天影響,現代的生活習慣及飲食,與過去不盡相同,可能面臨青春期提早到來,卻因初期性徵不夠明顯而被家長輕忽,建議在國小二年級時,向有經驗的醫師求診,做第一次的評估。

若像上述案例需要使用生長激素治療,必須先經過嚴密檢查,確認孩童的生長板是否仍未癒合、有無性早熟情況。若有性早熟的可能,除了要爭取黃金治療時間,醫師也會根據狀況「量身訂做治療」,搭配延緩青春期的性賀爾蒙抑制劑,延後生長板閉合的時間,並補充適量的生長激素。

除此之外,在治療前,家長必須對於正常孩童生長模式有一定的認知,林美慧醫師表示,近年來的門診做法,只要是初診的孩童,便會要求家長一定要完整聽完1小時的衛教講座,了解正確的生長相關醫療知識,全盤了解療程計畫及預期身高目標,才不會因不了解而有道聽塗說的錯誤觀念,或治療半途而廢。而每位孩子的狀況都不盡相同,生長激素療程通常要數年時間,對於部分家長來說也許會有經濟上的考量,建議治療期間遵照醫囑做定期追蹤與評估,才可達到最佳治療目標。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