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有益健康? 至少維持10分鐘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2014/08/03
運動的好處很多,包括增加抵抗力、釋放壓力、心情愉快,以及預防各種疾病,如骨質疏鬆、慢性疾病、失智症,甚至癌症等,但到底運動幾分鐘才有效呢?專家指出,每次運動時間至少要維持10分鐘,才能夠達到促進心肺功能及肌耐力的強度。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體重管理中心資深護理師魏淑貞表示,所謂的運動並不是指類似打籃球的激烈運動,而是指大肌肉群的運動,例如跑步、游泳,甚至大步快走等,只要能夠促進心肺功能、肌耐力都可以。
魏淑貞指出,一般建議一星期需要運動150分鐘,可以分成每天或三餐做運動。有運動習慣的人,一天可分配約30至60分鐘,一次約30分鐘;沒有運動習慣者,則可循序漸進,從10分鐘慢慢增加,變成15分鐘、20分鐘,最後增加到30分鐘。
不過,魏淑貞強調,雖然運動可以分次進行,但如果只維持5分鐘,對於促進心肺功能及肌耐力的程度較有限,建議每次運動時間至少要達10分鐘,才能夠達到運動的強度,才能促進健康。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