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蔬果植物營養

人參GINSENG RADIX

【分佈】分佈東北深山,韓國、日本等地。

【來源】本品為五加科植物人參(PANAX GINSENG C.A. MERYER)去鬚根之乾燥根。

【性狀】
一、圓參—主根(參體)圓柱形,表面淡黃色,上部有橫紋。根莖(蘆頭)長2-6釐米,徑0.5-1.5釐米,有稀疏碗狀莖痕(蘆碗)及一至數條不定根,支根二~六條,末端多分枝,有鬚狀根,其上有細小疣狀突起(珍珠點)。因加工方法不同有二種,曬乾或烘乾為生曬參(白參),蒸製乾燥為紅參。

二、野山參—主根短粗,與根莖等長或較短,有二個主要支根長,3-9釐米,上部扭曲,蘆碗密集,下部光滑。鬚根稀疏,長為主根1、2倍,柔韌不易折,有明顯瘤狀突起(珍珠點)。全體淡黃白色,同有生曬參、糖參、掐皮參三種。
圓參品名前加「沖」字以資區別,有參片、參尾、參鬚之分。紅參類,係圓參加工而成,色棕紅,微透明,支根常折,無鬚,表面有數條長縱紋,頂端有橫紋痕,質堅硬,陰天回軟,斷面紅色,亦區分為參片、參尾、參鬚。

【鑑別】
一、官能檢查—以野參最名貴,其形曲折自然。一般品以枝大,蘆長,體靈,皮細,色嫩黃(生曬者外皮上棕皮),紋細密飽滿,漿足,無破傷為佳。蘆短,皮紋粗次之。
二、組織鑑別—本品橫切面鏡檢,木栓層已除,偶殘存三~四層薄膜木栓細胞,栓皮層下為厚角組織。韌皮部由充滿澱粉粒薄壁細胞組成,細胞略圓形,一次皮部(外側韌皮部)呈不規則大形裂隙,散佈含黃至黃赤色大形樹脂道。一次皮部與二次皮部界限不明顯,二次皮部(內側韌皮部)細胞排列細密,接近形成層處有樹脂道環列,樹脂道由扁水腎形細胞組成,圓或長圓形,徑30-80微米,含黃色分泌物。篩管細小,數個成束,近形成層處明顯,韌皮部薄壁細胞含較多草酸鈣簇晶及方晶,簇晶徑40微米為多。形成層為三、數層扁平細胞之完整環層,木部寬,細胞形狀與韌皮部同,初生木部導管,少數散列根中心,次生木質部導管,單一或數個相聚,導管旁有非木質化纖維。皮部及木部柔細胞含草酸鈣簇晶(少數為單晶)及澱粉粒,紅參澱粉已糊化。
三、粉末檢查—本品粉末淡灰黃色,質輕。鏡檢時,柔細胞無色,薄膜,不整形,含澱粉粒或綿狀物質。導管大形為網紋,小形為孔紋、環紋,栓皮層為大形薄膜性栓細胞,分泌細胞長形。薄壁細胞,含黃色塊狀分泌物,澱粉粒單粒徑3-15微米,二~四個單粒聚成複粒,草酸鈣結晶20-50微米簇晶及1-3微米小形單晶。紅參澱粉粒全部糊化,若摻雜,可見多量大形澱粉粒或地上部分(莖、葉)組織碎片。
四、化學試驗
1.本品之橫切面滴加稀碘試液,即現暗藍色(含澱粉粒)。
2.取本品粉末0.2g,加乙酐2ml,於水鍋上加溫2分鐘後過濾,取瀘液1ml置於試管中,沿管壁徐徐加入硫酸0.5ml,形成兩液層,其接觸面呈紅褐色(檢皂甘)。
3.取本品粉末約1g,加甲醇10ml,於水鍋上加熱2分鐘後過濾之,取濾液作為檢品溶液,另取人參皂甘標準品(ginsenoside Rg1,Rg2, Rb1,Rb2,Re,Rd)溶於甲醇作為標準品溶液。分別點於矽膠薄層板上,用氯仿:甲醇:水(65:35:10)混合液之下層溶液展開,展開後噴以硫酸:乙醇(1:1)之溶液,置於105°烘箱中加熱10分鐘,則檢品所生成紫色色點之形狀及Rf值應與標準品所呈現者相符。

【功用】大補元氣,益陰血,生津,補肺,安神。

【主治】勞傷虛損,強心救脫,食少倦怠,氣短喘促,肢冷汗出,大便滑泄,自汗暴脫,食少倦怠,驚悸健忘,眩暈頭痛,陽萎,尿頻,消渴,婦女崩漏,小兒慢驚及久虛不不復,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證。

【貯藏】置乾燥處,密封,防蟲蛀。

人參粉的好處,及壞處

花旗參是人參的一種, 其他有"野山人蔘", "高麗蔘" 等等...

人蔘
為五加皮科植物人蔘的根。 性甘,平。 入脾、肺經。

功效: 大補元氣,補肺益

人蔘成份

在西醫的角度是成份之作用來看食物或藥品的效用,這是元素論。高麗人蔘
的其妙果效,來自其所具有的獨特成份,而其中最重要的成份就是3~6%的皂角
甘,這也是決定人蔘好壞之重要因素。


其次,應用人蔘的角度就中醫而言則是從人蔘的屬性來看,人蔘的補性從涼補
到溫補,不是由成份來發揮功效而是由平衡體內寒熱乾濕來發揮療效,請看本頁下
方。

人參的藥用價值

 人參主產於中國東北各省,尤以吉林省撫松縣出產者為佳,野生人參名為「野山參」,人工栽培的稱之為「園參」。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謂人參:「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中醫方藥學》說,「人參性味甘、微苦、微溫,入脾、肺、心、腎經。人參為大補元氣之品,古人稱其能回陽氣之垂絕」,凡大出血、大汗、大吐、大瀉以及因一切疾病而致元氣虛脫,出現氣息微弱、呼吸急促、汗出肢冷、脈微欲絕之症,中醫稱之為「氣虛欲脫」證,可急用「獨參湯」,亦即人參一味,約15~30克,煎水分數次服用,每有奇效。此外,人參尚有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

 據現代藥理學研究資料表明,人參對大腦皮層興奮過程及抑制過程均有加強作用,尤以加強興奮過程為顯著,因而具有抗疲勞作用;人參又能作用於垂體而興奮垂體──腎上腺系統,從而加強機體對有害因素的扺抗力,提高機體對低溫和高溫的耐受力;有降低血糖及促性激素樣作用;此外,尚有強心、抗休克作用,用於心力衰竭及休克的搶救。

 現正值盛夏,驕陽似火,熱浪襲人。不少人都會感到口乾口渴,飲很多茶水亦不能止渴,白天時時汗出,晚上入睡後亦會出汗,精神疲倦,四肢乏力,中醫稱這種症狀為「氣陰兩虛」證。對於這種情況,可用人參適量,加入麥冬、五味子少許,煲水飲用,可收補氣生津、歛汗止渴之功。

【中醫本草】 人參(參蘆、人參莖葉、人參花、人參子、人參鬚、黨參、太子參、洋參)

 在我國,有關人參的歷史傳說很多,文學作品和民間故事中都有大量描寫。《西遊記》中豬八戒愛吃人參果;《紅樓夢》中王夫人翻箱倒櫃找人參,都是人們熟悉的故事。到了人參的故鄉---東北,有關人參的神話故事更多,這些故事裡,人參常常作為正義和善良的化身,有時是一個穿紅肚兜,聰明伶俐的小男孩;有時是一個童顏鶴髮的慈祥老人;有時甚至還是射出一縷毫光的星宿---北斗星。這些故事不知流傳了多少年,依然是娓娓動聽,引人入勝。

 人參在古代有許多別名和雅號,如神草、王精、地精、土精、血參、人銜等。「百草之王」的稱號是從滿語中翻譯而來的,滿族人把人參稱作「奧爾厚達」意為「百草之王」。在清代,一株質量最佳的老山參,可以大大超過同等重量的黃金價格。今天仍然是這樣,經過加工的成品野山參,比同等重的黃金價格還高,一公斤山參可值十幾萬美元。一支形體好,重量在半斤以上的大山參,雖非價值連城,在當今世界上也是無價之寶。人工栽培的園參價值也相當可觀,出口一噸成品園參,能換回幾十萬美元的外匯。

 清帝乾隆在《詠人參》中盛贊人參「一穗垂如天竺丹」。在中藥史上,人參地位極高。漢代,醫聖張仲景的名著《傷寒論》,被稱為中醫經典之一,書中用人參的方子多達21個。明代大醫藥家李時珍的父親李言聞還特撰《人參傳》以記其功。

 元代以前,東北人參基本上還是自由採挖,自由買賣。遼代曾在寧江州(吉林扶餘縣石頭城子)設立過很大的人參集市。明代以後,由於人參身價日益提高,採挖和買賣都由統治者控制,由官府確定每年挖參人數,經過批準後,發給紅牌和腰牌,方能進山採挖,但首挖必須首先供官府選用。當時的渤海國人一直把人參作為對朝庭的貢品。

 採挖人參是一種十分辛苦和異常艱險的工作。挖參人叫「刨夫」或叫「把頭」,他們結伴而行,攜帶乾糧,深入野獸出沒的深山老林,風餐露宿,辛苦備至,生死難蔔。每當發現一株人參,須細細挖出,不能損傷一點根鬚。

 人參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古籍中所載人參原產山西上黨,後來因為歷代統治者婪索不止,資源逐漸枯竭。現人參主產於我國東北及朝鮮半島,以長白山人參舉世聞名,為群參之冠。幼小的野山參移植田間栽培,或園參移入山野生長,都叫做「移山參」。人參經蒸曬加工,顏色帶紅,叫做「紅參」。鮮參直接曬乾,稱「生曬參」、「白乾參」。鮮參經冰糖悶製曬乾,叫「白糖參」。產於朝鮮,其性偏溫的叫「高麗參」,或叫「朝鮮參」、「別直參」。

 近有長白山地區「新開河參」品質絕佳,蜚聲國際。人參的支根稍長的叫「邊條參」。以鬚入藥為「參鬚」。近世研究認為「人參莖葉」中也含有人參皂,遂以莖葉入藥,或從中提取出人參全皂,供製「人參蜂王漿」、「人參精」之用。

 人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根,人參獨生一莖,尺餘高,莖上結有七、八枚形如大豆的紫紅色花籽,其根如人形。

 古人對人參功效十分推崇,稱其「形狀如人,功參天地」,故名人參。《神農本草經》說人參:「補五臟,安精神........除邪氣,明目........益智。」民間譽為“神草”,日本人也用之為長壽要藥。近代人們對人參的認識是逐步深化得到承認的。連英國《大英百科全書》也曾武斷地對人參功效加以否定﹕人參的作用是虛構的,至多也是心理上的。直到人參實驗研究相當深入的近30年,人參才被科學所證實,才被世界公認而風靡全球。

 人參有抗疲勞作用,布瑞克對小鼠進行耐力試驗,發現給一次劑量人參,可使耐力延長30% ,給服 1 個月,則可延長 100 % ,服用人參可以提高太空人對特殊空間環境的適應性。宋代就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圖經本草》記載﹕讓兩個體力相近的人同時跑步,一個人口含人參,一個人空著口,每個人都奔跑五裏多路,那個不含人參的人氣喘吁吁,含人參者則呼吸自如。

 人參抗疲勞作用與咖啡因不同,它不引起過度興奮,也無成癮性,是一種極為安全有效的大腦皮層功能調節劑。

 人參能解除酒精、水合氯醛、巴比妥類和氯丙囗秦的毒性,並起到安定神經的作用,對失眠而不宜使用安眠藥的患者尤為適宜。人參表現出的這種雙向調節作用,又叫適應原樣作用。

 人參有抗癌、防癌作用,能夠延長癌症患者的生命,並使部份病人症狀改善,全身狀況好轉,免疫指數改善。小鼠的藥理試驗表明,服參的小鼠更能適應嚴寒、高溫、放射線、細菌、病毒及其它多種不良因素的幹擾與侵襲。李時診曾用人參治療「反胃(部份病例屬於消化道癌症)」﹔薛立齋用人參「破堅積」,可見古今的實踐認識是一致的。人參可以治療心血管疾病。

人參熱

  國外掀起了「人參熱」。英國醫生給一些老人服用人參,過一個時期,發現他們臉色紅潤,頭發變黑,精神抖擻。蘇聯學者,給一些長期上夜班的人服用人參,發現他們工作中出現的差錯,比不服用人參的人大大減少。瑞典學者,給一些學生吃了一段時間的人參,結果他們在考試時大大減少了錯誤,獲得了較好的成績。這些成果,使不少國家的學者大為振奮,1974~1980年先後如開了三次國際人參討論會。人參已引起科學家們的廣泛重視,在美國已有五、六百萬人用人參治病。在國外,人參成了熱門貨。

 人參在中國是早就受到重視的。中醫一向認為它「力能補虛」。《神農本草經》把它列為「上品」,稱其有「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等作用。據宋朝《嘉祜圖經本草‧論人參》記載:「相傳欲使二人同走(競走),一含人參,一空口,各走三、五裏許,其不含人參者必大喘,含者氣息自如。」在一些由於感染、失血、心肌梗塞引起血壓下降而致休克的人,吞服3~10克人參粉(或煎成湯服),常會見到「起死回生」的功效;一些久患慢性病的病人或體質虛弱者,常在「冬至」節氣前後服30-60克人參,也能起到補氣強身的作用。

 從現代藥理學的大量實驗結果來看,人參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它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良好的作用,能加強大腦皮肢的興奮過程,同時也能加強它的抑制過程,還能增強體力,增強人體對一切非特異性刺激的適應能力,能增強機體對糖原和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利用能力,對機體的顯著的抗疲勞作用。人參對心臟,尤其是對冠心病患者有良好的作用,它能使冠狀動脈的血流量明顯增加;能增強機體對有害因素的抵抗力,即增強對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因素所引起的不良刺激的防禦能力;注入人參製劑,對於處在垂危狀態下或大量失血的病人能使其已經降得很低的血壓回升。

 人參對內分泌系統也有作用,實驗証明,人參能加速大鼠的性成熟過程,並能使性成熟的雌性大鼠發情期延長。人參的根和莖、葉,還有抗利尿作用。人參對於高血糖症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不能完全代替胰島素)。人參對於腫瘤病人也有良好的作用,把它配合抗癌藥物一起使用,可增加人體控制的消滅癌細胞的能力,提高專一性抗癌藥的療效,減少它的不良影響。

 人參固然有良好的藥理作用,但也不宜長期大量使用。這一點古人早就注意到了。徐洄溪在《百種錄‧論人參》中指出:「人參長於補虛,而短於攻疾,醫家不論病之已去未去,於病久或體弱,或富貴之人,皆用參;……不知病未去而用參,則非獨元氣不充,而病根遂固,諸藥罔治,終無愈期,應當曲審病情用藥。」這裡告訴人們,人參主要是用來補虛的,如果外邪未去而急於用人參來補,則因人參不是用來祛邪攻疾的,常易導致邪氣閉塞,即所謂「閉門留寇」。這就不但不能起到大補元氣的作用,反而使原有的疾病很難治癒,所以應該分析清楚病情之後再用藥。中醫認為,凡肺氣壅滯、胸悶憋氣、表邪未解,及一切實証、熱証,都要忌用人參。不然的話,將會事與願違,反而弄了毛病來。

 人參常被應用於氣虛者(如有心慌、氣短、自汗、舌質色淡,舌體胖,有齒痕,脈結代等症狀者)。對兼有血虛的慢性失血、貧血等氣血兩虛者,須配用熟地、當歸等補血藥同服;對伴有怕冷、長期浮腫、大便溏薄、夜間多尿的陽虛者,須同服附子、肉桂等溫藥。對陰虛火盛者(如有肝咳無痰、心煩舌燥、午後潮熱、盜汗、舌紅、脈細數等症狀者),就不宜用人參。如使用,則可能出現便秘、鼻衄等現象。人參能益氣健脾,提高消化功能,但如長期過量使用,則可使人的食欲減退、壅滯作飽。如有作飽現象,即應停用人參。服用鮮蘿蔔汁(或萊菔子3-6克煎服)可減輕此症狀。

 由於長期大量使用人參,國外出現了「人參濫用綜合症」據美國醫學會雜誌報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神經精神病研究所,有人對133名連續服用各種各樣商品人參製劑超過一個月以上的對象進行觀察,結果發現大多數人有過度使用人參的效應,引起興奮、失眠、神經衰弱、高血壓;有些人還出現皮疹、水腫和清晨腹瀉。該研究所把服人參後出現的高血壓伴有神經興奮、皮疹、清晨腹瀉等症狀,定為「人參濫用綜合征」。(這些人的平均劑量為每日3-15克)。

 台灣也有類似的報告:常服人參製劑者見有興奮、高血壓、神經質、失眠、皮疹、晨間腹瀉、水腫和月經困難等表現。據認為,長期監用人參導致高血壓的原因,可能是由於人參達瑪烷三醇糖 具有強烈的中樞興奮作用;而人參達烷二醇糖對中樞神經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因而又可引起低血壓。有些興奮作用如抗疲勞和增強性功能,可能與人參促進肝糖原及磷酸化合物的合成有關。據蘇聯有關文獻報導,有人服3%人參酊200毫升後,可出現全身玫瑰疹、搔癢、眩暈、頭痛、體溫上升及出血,有一人因內服500毫升3%人參酊而導致死亡。

人參不宜長期高量服用

低血糖者避免大量使用

 人參依加工方法可分為白參、紅參及東洋參等。白參類具有大補元氣、生津、安神,適用於治食少、倦怠、反胃吐食、眩暈頭痛;紅參類具有大補元氣、補陽固脫、安神之功效,適用於中氣不足、四肢欠溫、尿頻、遺尿、消渴等症。

人參含有十三種以上不同的皂甘(ginseriosides,即triterpenoid saponins),已被公認是人參的主要有效成份。其他重要成份還包括:葡萄糖、果糖、胺基酸、人參素、低分子量澱粉、果膠、維生素B1、B2、B12、泛酸、菸鹼酸、生物素、膽鹼、礦物質、單醣、鍺、類黃酮。美國印地安人很熟悉人參,而且利用它來治療胃痛、支氣管毛病、哮喘及頸部酸痛。

 人參能補充人體氣血陰陽之不足,改善臟腑功能,增強體質,提高抵抗疾病之能力,並可以增強機體的活動能力,特別是對於脾肺二臟的生理功能有顯著的加強作用,所以本類藥物主要適用於治療脾氣虛弱和肺氣虛弱的一種很好的補氣藥。

 很多的綜合補充品均有添加人參,但他們的含量偏低,以至於可能無效。較低劑量的人參似乎會提高血壓,而較高劑量的人參似乎會降低血壓。研究顯示較高量的人參對發炎方面的疾病,例如風濕性關節炎可能有效,而且無類固醇的副作用,同時也能抵抗雷射傷害。低血糖症者應避免使用大量的人參,因為人參會降低血清的皮質素(cortisol)含量,而皮質素與胰島素相抗,因此人參對糖尿病患有益。

 科學家聲稱人參促進身體與心裡的活動、改善內分泌功能、對生殖腺有作用。今日,人參被用來消除疲勞,因為它能增加脂肪酸的消耗以產生能量,可節省肌肉中肝醣的利用,它也被用於強化運動機能,恢復青春、延長壽命及解毒整個系統使之正常化。

 推薦服用之方式:連續使用十五至二十天,接著停用兩週。避免長期服用高量的人參,縱使尚未發現有任何的副作用。人參產品有許多種,將人參沖泡成藥草茶對身體很好,尤其是長期使用。溫和的人參茶可以每天使用,作為一種提神滋補飲料及一般保健用途。

 製作人參茶的方式是每杯沸水加入一至三茶匙的人參,但請勿使用鋁壺。把熱水倒入杯子,再將人參浸入至少五分鐘,但請勿浸泡超過十分鐘,否則茶會變苦。假使你偏好較濃的茶,請增加人參的使用量,而不是延長浸泡時間。同時請不要將藥用植物存放於透明玻璃罐內,要使用琥珀色的罐子,因為藥效可能會被光線破壞。

(摘錄自中國時報醫藥版—作者:林昭庚,中國醫藥學院教授、中華民國中醫師工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人參的作用

 在「千年人參」單元裡,主角由魯大夫引出:「…大下之後,夫人體質虛弱,恐有性命之憂」「…故需以藥物以滋其陰,以壯其陽」「補可袪弱,我說的是人參。」 

 然後看他們像在接電線似的,裝模作樣要拿千年人參,除了好笑外,令我想起以前吃過口含參片,味道真是……反~胃。

 人參,中藥名,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參的乾燥根。分野生與栽培兩種。由於加工方法的不同,入藥用的人參又有生曬參、白參、紅參等不同的成品規格。通常以質重、外皮皺紋細密、有香氣而微帶苦味的人參為上品。人參性味甘,微苦,微溫。入脾、肺經。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氣、生津、寧神益智之功效。臨宋應用十分廣泛。《本草綱目》謂其「治男婦一切虛症,發熱、自汗、眩暈……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產後諸病。」

 自古至今,人們都相信,人參是所有補品中的珍品,就算不能夠讓人起死回生,也能夠使人延年益壽,故這種生長在深山叢草中的草木植物,成為人們爭相採集的對象。就全世界而言,雖然在日、韓及南美等地,都有人參的出產,其品質與數量卻萬萬不及我國吉林省所出產的人參。

 真正成熟的人參,是頭、身、四肢,缺一不可的。也就是說,它必須全身、全鬚、全葉、全枝,像真正的人形一般。有許多關於「參」的傳說是很神奇的,較為多數採參人所熟知的是,每一株將要成形的人參,都會有一種兇猛的野獸在保護著,要採那株參,還得先將那保護獸除掉,才能如願。又有人說,採參時的方法,也是一門大學問,沒有得到其中要領,就算挖出了參,也是白挖一場,因為參中的精華已被破壞怠盡了。當然,最令人難以相信的,還是有關人參成形,被挖的時候還會逃跑的種種傳說了。

人蔘是補氣藥。
〔處方用名〕人參、吉林人參、野山人參、移山人參、白參、紅參。
〔入藥部分〕根。
〔性味〕甘微苦溫。
〔效用〕補元調中,生津寧神。
〔證治〕

1.元氣內傷:久病氣血兩虧,面白少氣,怔忡失眠,心悸多夢,肺虛喘促,小兒慢驚,崩漏暴脫,痘瘡虛陷,脈微欲絕,虛極欲脫者。

2.中氣衰弱、胃津不足:消渴,體倦食少,嘔吐,虛瀉,腹脹。

〔用量〕三分至五錢,大量用三錢至一兩,另煎沖入其他藥汁服,也可研粉另吞,每次五分。

〔禁忌〕凡肺氣壅滯,及陰虛陽亢及火鬱內實者禁用。反藜蘆,畏五靈脂。

〔按語〕人參甘苦微溫,既能大補元氣,又能益血生津,為各種虛證之要藥。凡脾肺虛弱,氣血不足,津液虧耗等證都可以治療,又能用於急性脫證,如獨參湯以補氣固脫,有一定抗休克作用。與附子同用名參附湯,可治喘急汗出,手足厥逆等虛脫亡陽之證。

人參為補藥,故一般不用於實證,以免邪氣錮閉,但經適當配伍,可用於虛實相兼諸證。

〔參考資料〕據現代藥理研究:人參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並有利尿作用,人參辛甘對身體有保暖作用。人參對大腦皮層有興奮作用。對延髓中樞,血管運動中樞,呼吸中樞,少量有興奮作用,大量則呈麻痺作用。人參對實驗性高血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紅薯的特殊保健作用

紅薯中快?種元素重比較豐富。一個尿紅薯(約2兩重)忯捐供2?重的人體毿天所需維生素。

1?三分之一重的毿天所需維生素C和約50微克的葉酸;其中膳食纖維的快重高於一碗燕麥粥。

2?_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有助於抵抗氧化應激尿?傳物質去氧核糖核酸(DNA)的捐傷,起一定的抗癌作用。常心紅薯有助於維持人體的正常葉酸水準,體內葉酸快重?低會增加得癌症的風險。紅薯中高快重的膳食纖維有促進胃腸蠕動??防便秘和結腸直腸癌的作用。


一?利於心臟

  紅薯富快鉀?β_胡蘿蔔素?葉酸?維生素C和維生素B6,這5種成分?有助於?防心血管疾病。鉀有助於人體細胞液體和電解質平衡,維持正常血壓和心臟功能。β_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有抗脂質氧化??防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6有助於?低血液中高?胱氨酸水準,後者忯捐傷動脈血管,是心血管疾病的翨立忱險因素。


二??防肺氣腫:

  美國堪薩斯大學一項動物實驗發翾,吸煙的大鼠體內維生素A水準較低,容易發生肺氣腫;而進食富快維生素A食物的吸煙大鼠則肺氣腫發病率明顯?低。為什麼一些長期吸煙者活到90歲以上但沒有發生肺氣腫,忯能與他們日常飲食中維生素A快重豐富有關。研究人員建議那些吸煙者或被動吸煙者最好毿天心一些富快維生素A的食物如紅薯,以?防肺氣腫。


三?抗糖尿病:

日本的研究人員發翾糖尿病肥胖大鼠在進食白皮紅薯4周?6周後血液中胰島素水準分別?低了26%?60%;並發翾紅薯忯有效抑制糖尿病肥胖大鼠口服葡迄糖後血糖水準的?高;進食紅薯也忯以?低糖尿病大鼠甘油三酯和游離脂肪酸的水準;研究捐示白皮紅薯有一定的抗糖尿病作用。奧地利維也紿大學的一項臨床研究發翾,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白皮紅薯捐忖物後,其胰島素敿感性得到改善,有助於控制血糖。

當今,紅薯已被營養學家當作一種藥食兼用,營養?衡的食品,它的熱重忪有忌等重重大米所產生熱重的三分之一,而且幾乎不快脂肪和膽固醇。常心紅薯有益於人體健康,並有一定減肥功效。但心紅薯別一次心得太多,以免出翾燒心?返酸或腹脹等腹部不?症狀。

不宜多吃花生的病患

不 宜 多 吃 花 生 的 病 患 , 包 括 :

1. 慢性腹瀉病者:

花 生 中 含 有 豐 富 的 油 脂 , 可 以 加 重 腹 瀉 不 利 於 疾 病 恢 復 。

2. 跌打瘀血腫病者:

花 生 含 有 一 種 促 凝 血 因 子 , 跌 打 損 傷 , 瘀 血 腫 塊 者 , 食 太 多 花 生 , 會 出 現 瘀 血 不 散 , 加 重 淤 腫 。

3. 高血脂肪病者:

花 生 含 脂 肪 較 高 , 食 過 多 花 生 , 使 血 脂 升 高 , 易 造 成 高 血 壓 , 動 脈 硬 化 、 心 絞 痛 。

4. 膽囊切除者:

花 生 中 有 脂 肪 需 要 膽 汁 去 幫 助 消 化 , 膽 囊 切 除 後 , 膽 汁 不 能 貯 存 , 會 增 加 肝 臟 分 泌 膽 汁 的 負 擔 。 時 間 久 了 , 將 直 接 損 傷 肝 臟 功 能 。

20000508tt

***免責聲明:相關資訊只供讀者認知及參考。***

黃豆製品富營養

黃 豆 製 品 的 主 覿 營 養 成 份 為 蛋 白 質 。

一 塊 豆 腿 (100 克) 與 二 塊 五 香 豆 干 (45 克) ? 一 碗 豆 漿 (240 cc) 一 兩 肉 類 的 營 養 成 份 是 相 類 似 的 。

營 養 師 毿 日 飲 食 建 議 : 肉 類 一 天 約 四 兩 忳 足 夠 , 所 以 心 一 份 豆 製 器 , 就 得 少 心 一 兩 肉 類 , 不 宜 ? 重 食 用 。

豆 製 品 的 維 他 命 B12 與 ? 快 重 少 , 所 以 以 豆 製 品 為 主 覿 蛋 白 質 的 素 食 者 較 易 有 貧 血 的 問 題 。 ? 外 , 豆 製 品 心 了 較 易 脹 氣 , 所 以 , 日 常 飲 常 應 儘 重 ? 擇 ? 類 食 物 , 不 偏 食 也 不 ? 重 。

20000413tt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