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腦神經疾病

alt

管太多 「章魚性格」易失眠焦慮

一個人明明只有兩隻手,卻有人不自主地把自己活的像八爪章魚一樣,大事、小事都要干涉,家裡、公司都要掌控,小心可能是具有「章魚性格」。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章魚性格」的人對別人或事情的掌控性強,身心容易耗竭;若沒有適當調整做事方法或心態,長期恐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引發失眠或焦慮症。

開業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表示,曾收治一名40歲職業婦女王小姐,主訴自己每天忙得要死,對公司同事及家人都很關心,但最近同事聚餐都不找她,有被排擠的感覺,老公不但不體諒,還說是自己活該,連讀國中的兒子也不太跟她講話,讓她頓時覺得家庭、工作二頭空,每天失眠、焦慮,還因為胸悶、全身痠痛到醫院檢查,卻查不出問題,讓她相當困擾。

經診斷評估王小姐,具有明顯「章魚性格」卻不自知,長期過度介入旁人的生活引起反彈,最後事情不如她預期,事情無法掌控而引發焦慮症發作。

楊聰財醫師說,「章魚性格」的個案以女性居多,尤其是「媽媽級」的人,人格類型偏A型性格,凡事追求完美、做事積極快速,加上對事情很敏感,做事有點神經質。臨床上常見親子衝突中的媽媽,對孩子有很強的控制慾,擔心課業、交友,還會強迫孩子參加各種才藝課程;一旦孩子不順從,就感覺胸口悶、睡不著,最後覺得全身不舒服,就醫檢查卻沒有疾病。

具有章魚性格的人,在工作上也會從早忙到晚,管上司的決策、也管下屬的穿衣風格;在家則會管小的也管老的,讓別人覺得她的生活過得很充實。然而,過度的關心也容易造成人際上的疏離,在公司有問題老闆不想問她,有聚會時下屬不願找她;在家裡老公懶得跟她分享心事,小孩也嫌她很煩,最後自律神經繃出問題,覺得全身都不對勁,導致焦慮和失眠。

楊聰財醫師強調,章魚性格者通常不自知,總是等到事事不如自己預期,才會發現身體不舒服而就醫。長期沒有調整的話,很容易造成失眠及焦慮症狀,最後損及腦健康力。提醒民眾,若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有章魚性格的人,可以到精神科門診接受性格測驗。若目前正飽受自律神經失調、或已經有焦慮及失眠症狀的章魚性格者,也可以透過心理會談釐清困擾自己的癥結,學習放鬆技巧及適度放手的方法!

 

長期失眠 恐怕和身心問題有關

1名60歲婦女,某次因敷臉造成過敏性濕疹,皮膚不但出現嚴重紅腫、泛癢等症狀,甚至出現失眠等現象,七年來不斷尋遍不同診所看診,卻仍未改善,一度還被診斷為紅斑性狼瘡,直到開始改變飲食,拒絕刺激性食品後,嘗試更換釋壓床,才逐漸紓緩症狀,改善睡眠品質。

造成失眠的原因較多樣性,治療上必須根據患者的症狀對症下藥,才能真正發揮療效;開業身心診所醫師楊聰財表示,尤其身心健康的基本就是必須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若是睡眠不佳,最先影響的就是腦部。

醫師楊聰財進一步說明,臨床上就曾有患者失眠長達十多年,但透過睡眠檢查後,指導病患助眠技巧,並配合藥物,經過三至六個月治療才總算改善,其實根據統計,出現失眠原因,心理因素占7成,生理問題2成,環境則佔1成,通常超過一周的失眠就恐是身心出了問題所影響。

現代人往往壓力較大,容易出現失眠現象,市面上也常看到相關品牌的釋壓床,其實除了透過飲食、運動外,若是仍要購買,建議也應多比較,且尋求專業認證較安全;楊聰財提醒,患者睡前也可透過按摩,讓肌肉放鬆,並遵循醫師指示服藥,就能有效舒緩症狀。

 

兩成民眾睡不著 看電視比滑手機更易失眠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調查顯示,全台慢性失眠症患者高達百分之20,每5位民眾,就有1人有深受失眠之苦,其中包含入睡困難、睡眠品質不佳及早醒等失眠症狀,分析發現,年齡越高,失眠的比例越高,可知,失眠已慢行化,且成為現代文明病。

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暨台灣睡眠醫學會理事長林嘉謨表示,根據調查,失眠者中僅有兩成三的民眾使用助眠藥物,原因不外乎為民眾擔心藥物的副作用有關,8成以上的民眾擔心藥物成癮以及藥物對肝臟、腎臟的負擔,也有超過5成民眾認為使用藥物會影響認知功能(67.9%),並導致隔天感到昏沉(57.5%),整體而言,超過六成的失眠者對使用藥物助眠採負面看法。

高達六成七的失眠者願透過非藥物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來治療失眠問題,林嘉謨醫師表示,主因是民眾認為不須吃藥,就不用擔心藥物會傷肝腎,但民眾缺少對於失眠認知行為治療的認識與了解,這也是近幾年學會致力於推廣睡眠醫學大眾教育的主因。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大眾教育委員會楊建銘主席表示,此治療透過教導失眠者正確的睡眠概念、調整睡眠作息、教導放鬆技巧等方式來改善睡眠,而且,已有上百篇的實證研究證實此治療法舉具有療效。

林嘉謨醫師說,在20-49歲的年齡失眠族群裡,在睡前使用3C產品的比例(53.3%)略高於非失眠者(47.6%),但在統計上沒有達到明顯差異,故無法明顯顯示睡前使用3C產品與失眠相關的可能性。不過,失眠者在睡前床上從事看電視活動的比例(46.5%)明顯多於非失眠者(38.4%),推測是因睡不著時,失眠者更容易選擇看電視打發時間,或是企圖藉此增加睡意。

長庚醫院睡眠中心吳家碩臨床心理師表示,失眠者在床上從事非睡覺的行為,如看電視等,容易延長躺在床上睡不著的比率時間,也會提高焦慮、亢奮的機會,造成失眠延續的惡性循環。建議睡前1小時可安排固定的放鬆時間,可引導身體慢慢準備進入睡眠,如練習腹式呼吸法、肌肉放鬆法等等,也可將這些放鬆訓練編入睡前固定活動,更能縮短入睡時間並增進睡眠品質。

甩開失眠! 找出病因才能有效治療

常見的失眠症狀包括因環境改變、壓力引起的暫時性失眠,或是容易過於焦慮,甚至是因慢性病導致的失眠現象;施順榮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藥劑科藥師指出,若是長期出現失眠現象,則就有可能是多重原因所造成,必須找出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臨床上,有患者好幾個月都無法安穩睡眠,甚至必須躺到半夜一兩點才能入睡;施順榮藥師說,因失眠拿藥的患者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其實失眠不是疾病,是屬於一種症狀表徵,但必須找出病因才能有效治癒。

以一般成年人而言,正常睡眠約7至8個小時,小朋友則須10小時以上才算擁有充足睡眠,但若發現自己1到2天甚至數周都無法安穩入眠,就有可能是暫時性失眠的現象,甚至若持續很多年,就屬於長期失眠,應盡快就醫治療。

治療上,失眠多採以藥物幫助緩解症狀,但近年來也推行像是認知行為治療等非藥物治療方式,針對患者症狀,調整情緒和作息,找出適合的治療方式;施順榮提醒,長期處於失眠現象,不但會影響生活品質,嚴重恐危害健康,因此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就應盡快就醫檢查。

 

年假症候群 失眠腸胃不適樣樣來

年假雖然只有6天,但仍可能有年假症候群!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只要放假超過2天以上,有些民眾隔日上課、上班,就可能出現注意力無法集中、精神不濟、疲倦感,甚至腸胃不適、失眠的情形,建議收假前半天,最好待在家中、停止玩樂,當晚11時前就應上床睡覺。

開業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指出,年假雖然只有6天,但假期已經將近一個星期,比平常周休二日多出3倍,由於放長假時,大腦下視丘的節律中心較放鬆,會分泌較多的荷爾蒙、褪黑激素,讓人感覺心情放鬆、身體懶散,容易熬夜、晚起。

一旦長假結束,又沒有做好心情調適,大腦無法及時適應壓力,則可能出現種種身體不適現象。楊聰財舉例,臨床常見患者上班、上課無法專心及注意力不集中,或心情煩躁、食慾不振,甚至失眠、腸胃不適等都可能發生。

如何預防年假症候群呢?楊聰財建議,首先不要把假期用滿,不要到晚上8、9時還在外面玩樂,最少留半天做收心準備,可以做簡單運動、整理上學、上班的東西,以及吃清淡食物,當晚11時前就入睡。

 

天冷吃外食藥膳 補錯恐煩燥失眠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2014/12/10
台灣小吃林立,走到夜市更有許多美食環繞,尤其冬天到了,不少民眾喜歡吃上一碗藥膳排骨、四物雞、十全大補湯等,吃完當下感覺身體暖呼呼;不過,中醫師提醒,身體虛弱、燥熱者不宜隨意進補,也不建議自行到藥房抓藥,補錯了恐失眠、容易煩躁。 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黃中瑀指出,診間觀察發現,許多中老年人喜歡自行到藥房抓藥進補,或購買現成藥包做補湯;而年輕人則喜歡貪圖方便,吃外食藥膳暖身,如藥膳排骨、四物雞、十全大補湯等。 黃中瑀表示,不少民眾隨意吃藥膳,認為「有病袪病,沒病補身」,反而造成身體燥熱、容易煩躁、失眠、小便次數增加等情況,都是因為不了解自身體質就進補,有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者,更會導致病情失控。 目前正值冬季進補時節,黃中瑀提醒,藥膳進補可調理身體、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達到補身的目的,但應針對體質選擇適合的藥材、補品,千萬不要自行到藥房抓藥,或貪圖方便隨意吃,以免傷害健康。

Subcategories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