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傳染病

feature-hl-pest.jpg

生蟲比中毒更可怕

fe19980128aa5.gif (3859 bytes)

中 毒 可 怕 , 生 蟲 更 可 怕 。 最 近 大 家 太 過 專 注 禽 流 感 及 食 魚 中 毒 , 可 能 忽 略 吃 下 不 潔 之 物 , 而 引 致 生 蟲 的 戕 害 。 包 括 淡 水 魚 、 豬 牛 肉 、 菜 蔬 及 食 水 , 都 是 傳 播 蟲 害 的 媒 體 , 不 但 小 孩 , 好 多 大 人 , 一 生 都 與 生 蟲 結 下 不 解 緣 , 其 中 以 阿 米 巴 最 常 感 染 。


阿米巴又叫變形蟲
fe19980128aa2.gif (21024 bytes)阿 米 巴 又 稱 為 變 形 蟲 , 其 中 一 種 名 為 組 織 阿 米 巴 者 , 是 人 類 經 常 感 染 及 最 嚴 重 的 寄 生 蟲 。
在 恢 復 期 的 病 人 或 慢 性 阿 米 巴 病 患 者 , 在 糞 便 中 排 泄 大 量 的 包 囊 , 該 寄 生 蟲 通 過 污 染 的 水 、 食 物 、 蔬 菜 傳 播 , 人 類 吞 食 包 囊 後 , 蟲 體 脫 囊 而 出 。

病發前可以全無症狀
阿 米 巴 通 常 寄 居 於 盲 腸 、 結 腸 、 直 腸 等 部 位 , 寄 生 蟲 侵 襲 腸 黏 膜 , 形 成 潰 瘍 和 小 膿 腫 , 嚴 重 的 病 例 可 形 成 黏 膜 大 片 壞 死 脫 落 , 寄 生 蟲 亦 可 能 經 血 液 進 入 肝 臟 , 形 成 肝 內 膿 腫 。

感 染 阿 米 巴 病 者 經 過 一 兩 周 的 潛 伏 期 後 , 開 始 發 病 , 溫 和 者 可 無 症 狀 , 但 亦 可 有 多 次 腹 瀉 、 有 惡 臭 、 伴 腸 脹 氣 、 下 腹 壓 痛 , 如 黏 膜 有 潰 瘍 的 話 , 其 糞 便 可 帶 黏 液 及 膿 血 , 是 典 型 的 痢 疾 症 狀 。 嚴 重 者 起 病 急 驟 , 有 高 熱 、 劇 烈 腹 痛 、 腹 脹 、 伴 有 惡 心 嘔 吐 和 腹 瀉 , 大 便 有 膿 和 血 。 阿 米 巴 肝 膿 腫 是 阿 米 巴 痢 疾 最 常 見 的 併 發 症 , 以 長 期 發 熱 , 右 上 腹 痛 和 右 下 胸 痛 , 肝 臟 腫 大 為 主 要 的 臨 床 表 現 。

患急性病者多補充水分
患 急 性 阿 米 巴 病 者 應 臥 床 休 息 , 注 意 補 充 熱 量 和 水 分 , 和 電 解 質 的 平 衡 。 藥 物 方 面 可 使 用 甲 硝 咪 唑 、 甲 硝 磺 咪 唑 等 , 有 肝 膿 腫 者 應 穿 刺 引 流 或 用 外 科 手 術 治 療 。

注意飲食可預防
因 為 阿 米 巴 病 是 一 種 腸 胃 道 傳 染 病 , 故 預 防 方 面 應 注 意 飲 食 , 和 個 人 生 活 的 衛 生 。 尤 其 是 往 落 後 地 區 如 東 南 亞 、 印 度 次 大 陸 、 非 洲 等 地 方 旅 行 的 飲 食 尤 其 要 小 心 。

注意飲食可預防
因 為 阿 米 巴 病 是 一 種 腸 胃 道 傳 染 病 , 故 預 防 方 面 應 注 意 飲 食 , 和 個 人 生 活 的 衛 生 。 尤 其 是 往 落 後 地 區 如 東 南 亞 、 印 度 次 大 陸 、 非 洲 等 地 方 旅 行 的 飲 食 尤 其 要 小 心 。

fe19980128aa7.jpg (12949 bytes)

 

菜肉魚中的寄生蟲

肉類 條蟲病 (Taeniasis)

病 原 : 一 種 是 條 蟲 的 成 蟲 寄 生 在 腸 內 , 產 生 腸 胃 症 狀 , 如 腹 痛 、 下 痢 等 。 另 一 種 是 幼 蟲 寄 生 在 內 臟 、 皮 下 組 織 、 肌 肉 等 , 引 致 肌 肉 疼 痛 和 腦 腫 瘤 、 腦 水 腫 、 羊 癇 等 症 狀 。
預 防 : 應 注 意 肉 類 須 煮 熟 煮 透 才 吃 。

 

fe19980128aa3.gif (12762 bytes)

fe19980128aa4.gif (17657 bytes)
菜類 蛔蟲症 (Ascarisis)

原 : 蛔 蟲 寄 生 在 小 腸 , 大 部 分 病 者 無 症 狀 , 但 有 人 會 有 發 燒 、 下 痢 、 腹 痛 、 痙 攣 等 , 亦 會 因 蛔 蟲 進 入 胃 部 引 起 胃 痛 , 侵 入 總 膽 管 引 致 膽 管 炎 、 胰 炎 等 ; 蛔 蟲 太 多 時 , 會 纏 繞 成 塊 、 阻 塞 腸 管 , 引 起 腸 閉 塞 。 多 種 杜 蟲 藥 物 對 治 療 蛔 蟲 症 均 有 很 好 的 療 效 。
預 防 : 注 意 個 人 衛 生 , 飲 食 前 洗 手 , 蔬 菜 應 洗 乾 淨 和 煮 熟 。

 

魚類 華支睪吸蟲病 (Clonor Chiasis)

病 原 : 年 長 的 人 一 半 以 上 曾 患 此 症 , 通 稱 為 肝 蟲 , 寄 生 在 人 體 肝 內 膽 管 引 致 的 病 。 症 狀 輕 重 不 一 , 很 多 人 並 無 任 何 症 狀 , 但 亦 可 能 引 致 膽 管 發 炎 、 膽 囊 炎 、 胰 腺 炎 、 膽 石 症 等 。
預 防 : 不 吃 淡 水 魚 生 , 和 注 意 魚 塘 的 清 潔 衛 生 , 杜 絕 淡 水 螺 的 生 長 。

 

fe19980128aa6.gif (4604 bytes)
吃魚感染寄生蟲
  1. 寄 生 蟲 寄 生 在 海 蝦 體 內 。
  2. 魚 吃 蝦 後 寄 生 蟲 寄 附 在 魚 肉 內 。
  3. 當 哺 乳 類 動 物 吃 魚 後 便 會 感 染 這 寄 生 蟲 。 而 人 類 吃 魚 生 也 會 引 致 ANISAKIASIS( 仍 未 有 譯 名 ) 的 疾 病 。

水痘由皰疹病毒引發

水 痘 是 一 種 常 見 由 病 毒 傳 染 的 疾 病 , 它 是 由 皰 疹 病 毒 之 一 的 水 痘 帶 狀 皰 疹 病 毒 所 引 起 的 , 這 個 病 毒 也 能 引 起 帶 狀 皰 疹 。

當 出 了 水 痘 後 , 通 常 不 會 再 受 感 染 , 然 而 這 個 水 痘 病 毒 會 以 潛 伏 的 狀 態 留 在 體 內 的 神 經 組 織 裡 , 它 可 能 在 稍 後 時 期 受 引 發 而 造 成 帶 狀 皰 疹 ( 俗 稱 生 蛇 或 皮 蛇 ) 。

當 出 水 痘 者 咳 嗽 或 打 噴 嚏 時 , 水 痘 病 毒 便 由 空 氣 中 散 播 開 去 。 與 水 痘 者 相 接 觸 也 會 受 感 染 , 從 感 染 病 毒 到 長 出 水 痘 約 為 十 四 天 。 從 感 染 水 痘 病 毒 十 天 後 至 所 有 水 皰 都 結 成 痂 皮 的 這 段 時 期 是 屬 於 易 感 染 期 。

如 果 家 中 成 員 未 曾 出 過 水 痘 , 他 們 有 八 、 九 成 的 機 會 受 感 染 。 成 年 人 如 果 未 曾 出 過 水 痘 或 不 肯 定 是 否 曾 出 水 痘 , 應 該 避 免 與 出 水 痘 者 接 觸 , 兒 童 如 果 身 體 健 康 的 話 , 或 許 順 其 自 然 , 讓 他 們 接 觸 。 孕 婦 應 避 免 接 觸 出 水 痘 者 。

發 燒 是 出 水 痘 警 號

出 水 痘 容 易 查 覺 的 症 狀 是 發 燒 , 一 兩 天 後 小 紅 斑 通 常 會 在 頭 部 出 現 , 然 後 蔓 延 到 臉 部 , 軀 幹 , 四 肢 , 口 腔 , 甚 至 到 喉 部 , 它 會 令 人 感 到 劇 癢 。

通 常 在 數 小 時 內 會 變 成 帶 液 體 小 皰 , 在 幾 天 內 這 些 小 皰 會 乾 化 結 痂 。 差 不 多 在 五 天 左 右 新 的 小 紅 斑 會 停 止 出 現 。 七 天 左 右 多 數 的 小 紅 點 都 會 結 痂 。 此 外 會 有 頭 痛 , 喉 痛 發 炎 , 肚 子 痛 , 咳 嗽 , 疲 倦 , 或 沒 胃 口 , 有 些 人 會 併 發 肺 炎 或 其 它 更 嚴 重 的 問 題 。

出 水 痘 不 用 戒 口

對 初 生 嬰 兒 和 抵 抗 力 弱 的 人 ( 如 接 受 化 學 治 療 的 癌 症 患 者 , 接 受 器 官 移 植 的 病 人 或 愛 滋 病 的 病 人 ) 來 說

危 險 的 。 但 是 對 剛 發 覺 有 水 痘 感 染 症 狀 的 一 般 人 來 說 , 要 斷 定 感 染 的 程 度 是 不 容 易 的 。 較 年 長 的 兒 童 以 及 成 年 人 , 出 水 痘 的 病 情 症 狀 會 較 嚴 重 。

護 理 水 痘 串 者 , 有 以 下 措 施 : 對 健 康 的 兒 童 來 說 , 家 長 應 該 讓 他 們 在 家 休 養 ; 盡 可 能 保 持 傷 口 乾 淨 ; 每 日 沖 涼 ; 把 指 甲 剪 短 , 這 樣 可 避 免 搔 抓 傷 口 引 起 病 菌 感 染 ; 戴 綿 質 手 套 也 是 一 個 避 免 搔 抓 的 好 方 法 ; 退 燒 藥 以 及 止 癢 藥 可 以 減 輕 病 狀 , 但 是 小 孩 子 不 要 服 用 阿 斯 匹 林 退 燒 ; 醫 生 或 許 會 配 Acyclovir 來 減 輕 病 情 。

飲 食 方 面 , 可 能 有 人 會 認 為 水 痘 患 者 不 能 吃 蝦 , 雞 肉 , 醬 油 , 這 些 並 不 是 真 的 。 只 要 是 吃 了 不 會 感 覺 身 體 會 更 癢 的 食 物 都 可 以 吃 。

EV71 型腸病毒

EV71 腸 病 毒 可 引 致 手 足 口 病 病 徵 , 是 香 港 一 種 常 見 的 傳 染 病 , 五 歲 以 下 小 童 由 於 抵 抗 力 較 弱 , 較 容 易 受 感 染 , 但 是 醫 學 界 到 目 前 為 止 , 並 沒 有 疫 苗 及 有 效 的 抗 病 毒 藥 物 , 可 以 防 治 腸 病 毒 。

高峰期

每 年 六 、 七 月 份 是 手 足 口 病 的 高 峰 期 , 病 毒 主 要 透 過 病 者 的 排 泄 物 、 鼻 涕 或 口 水 傳 染 。

患 者 初 時 會 有 感 冒 、 發 燒 病 徵 , 其 後 手 掌 、 腳 掌 會 出 現 水 泡 、 口 腔 、 舌 側 會 有 破 損 , 以 及 食 慾 不 振 , 水 泡 一 般 會 在 七 至 十 日 內 消 退 , 但 患 者 仍 有 少 於 百 分 之 一 的 機 會 , 出 現 腦 部 或 心 臟 併 發 症 死 亡 。

可能症狀:

1. 初 時 會 有 感 冒 、 發 燒 病 徵 。 後 期 會 沒 有 精 神。 最 後 可 能 會 抽 筋 , 甚 至昏 迷 。

2. 輕 微 流 鼻 水 , 肚 痛 , 嘔 吐, 而 且 噴 得 很 遠 , 就 算 沒 有 進 食 亦 有 此 情 況 出 現 。

3. 皮 膚 方 面 , 在 喉 嚨 與 上 顎 後 方 會 生 「 口 鵝 瘡 」 在 手 部 , 足 部 會 生 水 泡 , 即 是 「 手 口 足 病 」。

4. 結 膜 炎 , 即 紅 眼 症 。

5. 脾 氣 突 然 暴 躁 。

要 診 斷 是 否 感 染 腸 病 毒 並 不 簡 單, 需 要 到 醫 院 抽 取 血 液 、 分 泌 物 作 檢 查 , 及 作 核 酸 檢 查 。

傳染途徑:

已 被 證 實 的 傳 染 途 徑 , 是 透 過 接 觸 到 患 者 的 排 泄 物 經 由 口 腔 受 到 感 染 , 即 是 糞 口 傳 染 ; 而 有 可 能 受 感 染 的 是 透 過 人 與 人 的 親 密 接 觸 , 例 如 接 觸 到 患 者 的 鼻 水 、 痰 等 , 至 於 皮 膚 之 間 的 接 觸 及 透 過 血 液 是 不 會 傳 染 的 。

腸 病 毒 潛 伏 期 為 三 至 六 日 , 最 有 效 的 預 防 是 要 注 意 個 人 衛 生 , 由 於 沒 有 疫 苗 , 故 在 病 毒 高 峰 期 的 夏 季 , 小 童 應 避 免 到 人 多 的 公 眾 地 方 玩 耍 , 以 免 受 到 感 染 , 例 如 游 泳 池 及 波 波 池 。

預防:

1. 注 意 個 人 衛 生 , 進 食 前 後 及 如 廁 後 , 切 記 要 洗 手 。

2. 不 要 共 用 毛 巾 。

3. 咳 嗽 或 打 噴 嚏 時 要 掩 蓋 鼻 口 。

4. 處 理 完 痰 、 排 泄 物 、 嬰 孩 的 尿 片 要 徹 底 洗 手 。

5. 如 有 染 病 的 徵 狀 要 及 早 看 醫 生 。

20000918att

水痘疫苗高度活性的減毒疫苗

水 痘 在 香 港 是 非 常 流 行 的 傳 染 病 , 幾 乎 一 年 四 季 都 有 它 的 蹤 跡 , 尤 其 在 冬 末 與 春 初 最 多 見 , 病 患 以 壹 歲 至 十 歲 之 間 最 多 , 年 齡 愈 大 症 狀 會 愈 嚴 重 。

一 般 人 感 染 水 痘 通 常 只 是 出 現 紅 疹 、 水 痘 、 發 燒 、 癢 痛 等 症 狀 , 前 後 約 要 壹 至 兩 週 左 右 , 每 個 人 的 病 情 嚴 重 度 又 不 一 。

對 大 部 分 健 康 的 個 體 而 言 , 水 痘 並 不 會 產 生 嚴 重 的 疾 病 , 但 是 少 數 ( 千 分 一 至 百 分 一 ) 不 幸 的 人 確 實 會 有 後 遺 症 的 , 如 中 耳 炎 、 腦 炎 、 肺 炎 、 肝 炎 、 皮 膚 的 續 發 感 染 、 及 留 下 惱 人 的 疤 痕 。

水 痘 疫 苗 是 一 種 高 度 活 性 的 減 毒 疫 苗 , 適 用 於 接 種 壹 歲 以 上 至 十 二 歲 以 下 之 健 康 兒 童 , 只 要 施 打 一 劑 ; 十 二 歲 以 上 需 要 接 種 兩 劑 ( 相 隔 二 至 四 周 ) , 注 射 完 成 後 於 二 星 期 左 右 體 內 可 產 生 對 抗 水 痘 的 抗 體 , 其 保 護 性 可 持 續 十 年 以 上 , 注 射 後 有 效 預 防 感 染 水 痘 的 效 果 達 百 分 九 十 八 , 注 射 疫 苗 後 的 副 作 用 相 當 低 。

接 種 對 象 除 了 正 常 個 體 之 外 , 其 他 如 急 性 白 血 病 患 者 、 接 受 免 疫 抑 制 治 療 之 病 人 、 計 畫 器 官 移 植 的 病 人 、 慢 性 疾 病 患 者 、 健 康 但 最 近 曾 有 接 觸 到 水 痘 患 者 者 , 均 應 接 受 接 種 。

注 意 : 育 齡 婦 女 接 種 後 三 個 月 內 不 適 合 懷 孕 , 以 免 影 響 胎 兒 。

香港/亞洲流行傳染病

香港十大傳染病 - 簡介


【一】甚麼是傳染病?

傳 : 轉移傳送病菌/病毒

傳 染 病 能 透 過 病 原 體 , 由 一 個 地 方 傳 至 其 他 地 方 , 或 由 一 個 人 傳 給 其 他人 。 傳 染 的 途 徑 包 括 皮 膚 接 觸 , 空 氣 、 血 液 、 性 接 觸 、 寄 生 蟲 和 消 化 道 。

染 : 感 染

微 生 物 的 存 在 比 任 何 生 物 早 , 適 應 環 境 的 能 力 也 比 任 何 生 物 強 , 它 們 無處 不 在 , 肉 眼 看 不 見 , 只 能 透 過 顯 微 鏡 來 觀 察 。

在 無 數 微 生 物 中 , 只 有 少 數 是 對 人 類 有 害 , 我 們 稱 之 為 病 原 體 。 在 每 個健 康 的 人 身 上 , 都 寄 生 著 無 數 的 微 生 物 , 稱 為 非 病 原 體 。 它 們 生 存 在 皮 膚 上 、 口 腔內 、 腸 臟 內 , 然 而 它 們 在 正 常 的 情 況 下 是 不 會 導 致 疾 病 的 。

當 病 原 體 侵 入 人 體 找 到 其 所 需 要 的 環 境 後 , 便 會 大 量 繁 殖 。 有 部 分 更 會產 生 毒 素 , 引 致 人 體 產 生 各 種 疾 病 的 症 狀 。 同 樣 , 當 人 體 的 免 疫 系 統 ( 用 以 防 止 及對 抗 疾 病 系 統 ) 出 現 問 題 時 , 非 病 原 體 也 會 導 致 疾 病 的 。


【二】導致感染的兩個情況

傳 染 病 是 由 於 致 病 的微 生 物 ( 病 原 體 或 非 病 原 體 ) 傳 入 了 人 體 內 , 在 裡 面 生 長 蔓 延 而 危 害 人 體 。 有 些 微生 物 使 傷 口 發 炎 , 引 致 膿 腫 ; 有 些 更 能 影 響 全 身 , 產 生 各 種 疾 病 , 例 如 感 冒 、 肺 癆、 肝 炎 、 肺 炎 、 愛 滋 病 等 。


病原體介紹

A. 細 菌 (Bacteria)

構 造 :

  • 單 細 胞 生 物 細 胞 的最 大 特 徵 是 核 膜 並 不 包 著 任 何 染 色 體
  • 細 胞 壿 上 的 抗 原 是致 病 的 元 素

型 狀 :

種 類

例 子

球 菌 COCCUS
  • 雙 球 菌 Diplococci鏈 球 菌 Streptococci葡 萄 球 菌 Staphylococci
  • 四 球 菌 sarcina
  • 葡 萄 球 菌
  • 肺 炎 雙 球 菌
桿 菌 BACILLUS 桿菌性痢疾 , 肺 結 核 病
螺 菌 SPIRILLUM 梅毒螺菌
弧 菌 VIBRIO 霿亂弧菌

致病原因 :

  • 獨 特 的 外 殼 構 造 , 防 止 被 吞 噬 細 胞 ( 白 血 球 的 一 種 ) 吞 噬 , 以 逃 避 免疫 系 統 發 放 致 病 毒 素 , 影 響 身 體 組 織 的 正 常 運 作 ( 例 如 : 霍 亂 弧 菌 ) , 甚 至 可 引 起休 克 及 死 亡 ( 例 如 大 腸 桿 菌 )
  • 直 接 入 侵 及 破 壞 身 體 組 織 ( 例 如 : 金 黃 葡 萄 球 菌 感 染 能 引 致 膿 腫 )

 

B. 病 毒 (virus)

構 造 :
  • 由 核 酸 (DNA 或 RNA) 與 蛋 白 質 構 成 的 粒 子 組 成 核 酸 擔 任 遺 傳 的 工 作
  • 蛋 白 質 包 著 核 酸 作 保 護 以 及 協 助 病 毒 依 附 在 人 體 細 胞 上

致病原因 :

  • 無 法 自 行 繁 殖 , 所 以 需 要 倚 靠 人 體 的 細 胞 生 長 在 感 染 後 , 寄 生 在 人 體的 細 胞 內 停 止 人 體 細 胞 的 正 常 活 動 , 大 量 繁 殖 , 繼 而 入 侵 更 多 的 細 胞 造 成 破 壞 , 影響 身 體 的 運 作 部 份 病 毒 會 改 變 正 常 人 體 細 胞 內 的 基 因 , 令 其 生 長 失 控 , 甚 至 引 起 惡性 病 變 ( 癌 症 ) 。 例 如 : Human Papilloma Virus 可 引 致 子 宮 頸 癌
  • 例 子 : 甲 、 乙 型 肝 炎 病 毒 , 愛 滋 病 毒 , 流 行 性 感 冒 病 毒 , 水 痘 病 毒 ,痳 疹 病 毒 , 腮 腺 炎 病 毒 , 德 國 痳 疹 病 毒 , 陰 部 泡 疹 病 毒

C. 真 菌 (fungi)

類 別 :
  • 黴 (Mold) 例 如 :足 癬 真 菌 ( 引 致 足 癬 )
  • 酵 母 (Yeast) 例 如: 念珠菌 ( 引 致 陰 道 發 炎 )
致病原因 :
  • 常 駐 在 人 體 的 口 、鼻 及 女 性 生 殖 ? 等 身 體 各 部 份
  • 當 人 體 的 抵 抗 力 弱時 , 或 者 人 體 正 常 寄 居 的 細 菌 ( 作 用 為 保 護 身 體 ) 減 少 時( 例 如 使 用 抗 生 素 ),便 會被 它 們 入 侵

D. 寄 生 蟲 (parasite)

類 別 :

  • 原 蟲 (protozoa) 例 如 : 亞 米 巴 蟲 : 亞 米 巴 性 痢 疾 瘧 原 蟲 : 瘧 疾 蟲 (helminth) 例 如 : 豬 絛 蟲
  • 節 足 動 物 (arthropods) 例 如 : 疥 蟲 : 疥 瘡

構 造 :

  • 原 蟲 是 單 細 胞 生 物, 除 以 以 外 , 其 他 都 是 多 細 胞 生 物


【三】傳染病的未來趨勢

世界性傳染病趨勢:以下數種疾病有增加趨勢

( 1 ) 腸 道 疾 病

  • 例 如 食 物 中 毒 、 痢 疾 、 傷 寒 ( 腸 熱 病 ) , 主 要 是 廢 物 處 理 不 當 , 細 菌藏 於 食 水 及 食 物 之 中 , 尤 以 發 展 地 區 為 甚
  • 全 球 已 進 入 第 八 次 霍 亂 高 峰 期

( 2 ) 經 昆 蟲 傳 播 的 疾 病

  • 例 如 瘧 疾 、 登 革 熱 。 在 溫 室 效 應 的 影 響 , 全 球 溫 度 平 均 提 高 了 , 昆 蟲因 而 加 速 繁 殖 , 增 加 傳 染 疾 病 的 機 會

( 3 ) 肺 結 核 ( 4 ) 愛 滋 病 ( 5 ) 性 病 ( 6 ) 帶 抗 藥 性 的 細 菌 感 染

  • 如 肺 炎 雙 球 菌 、 腸 球 菌 、 金 黃 葡 萄 球 菌 等

香 港 的 傳 染 病 趨 勢

( 1 ) 肺 結 核 (Tuberculosis)

* 香 港 發 病 率 為 每 一 年 一 千 人 中 有 一 人 發 病 ; 鄰 近 地 區 如 中 國 大 陸 、 菲律 賓 的 發 病 率 都 較 香 港 為 高 , 其 中 菲 律 賓 是 香 港 的 兩 倍 多
* 隨 著 國 內 新 移 民 增 加 , 菲 律 賓 等 地 傭 工 及 外 勞 的 輸 入 , 加 上 人 口 增 加 , 香 港 肺 癆的 發 病 個 案 會 隨 之 而 增 加

( 2 ) 乙 型 肝 炎 (Hepatitis B)

* 香 港 有 十 分 一 人 口 是 帶 菌 者 ; 中 國 沿 海 及 內 地 的 帶 菌 者 比 香 港 多 , 中國 南 部 有 百 分 之 十 五
* 由 於 兩 地 接 觸 比 以 前 頻 密 , 加 上 防 疫 注 射 在 中 國 仍 未 全 面 普 及 化 , 傳 染 機 會 也 相對 地 提 升

( 3 ) 流 行 性 感 冒 (Influenza)

* 由 於 病 毒 基 因 不 斷 改 變 , 形 成 新 品 種 , 流 感 若 干 年 便 爆 發 一 次 高 峰 期
* 老 人 家 及 早 產 嬰 兒 身 體 抵 抗 力 較 弱 , 感 染 後 引 致 併 發 症 ( 例 如 肺 炎 ) 的 可 能 性 特別 高

 

【四】傳染病出現的四大因素

( A ) 人 口 膨 脹

  • 因 為 人 與 人 之 間 的 距 離 拉 近 了 , 人 與 人 的 日 常 接 觸 更 多 , 例 如 擠 迫 的工 作 、 生 活 環 境 , 擠 擁 的 地 鐵 和 巴 士 等 。 常 見 的 疾 病 , 例 如 流 行 性 感 冒 , 便 很 容 易傳 播 出 去
  • 例 子 : 結 核 病 大 多 出 現 於 貧 窮 的 地 區 , 生 活 環 境 擠 迫 及 骯 髒 亦 能 促 進 其 傳 染 性

( B ) 行 為 的 改 變

現 今 社 會 很 多 方 面 也 受 到 各 式 各 樣 新 思 想 的 衝 擊 , 人 們 因 而 在 行 為 上 產生 了 變 化 :

( i ) 國 際 貿 易 及 旅 遊 日 漸 普 及

例 子 :
霍 亂 弧 菌 得 以 從 起 源 地 印 尼 散 佈 到 亞 洲 、 非 洲 及 拉 丁 美 洲 等 國 家

例 子 :
香 港 常 常 由 外 地 進 口 食 物 , 例 如 由 英 國 進 口 牛 肉 。 假 若 牛 肉 感 染 了 瘋 牛 症 , 不 單 英國 人 , 香 港 人 亦 會 受 到 威 脅

( i i ) 飲 食 習 慣 的 轉 變 例 子
現 代 人 喜 歡 吃 快 餐 、 罐 頭 , 均 是 大 量 生 產 之 食 品 。 在 生 產 的 過 程 中 , 如 果 其 中 一 個步 驟 出 錯 以 致 污 染 了 食 物 , 便 會 令 到 成 千 上 萬 的 製 成 品 也 受 到 感 染 。 腸 胃 炎 ( 由 腸炎 桿 菌 引 起 ) 及 1 大 腸 桿 菌 (E.Coli O-157:H7) 感 染 可 因 此 而 產 生 ( i i i ) 愛 滋病

愛 滋 病 的 出 現 是 基 於 很 多 原 因 , 例 如 雜 交 、 輸 血 、 毒 品 靜 脈 注 射 等

( C ) 人 口 老 化 、 醫 療 科 技 的 進 步

( i ) 免 疫 能 力 減 弱

一 般 不 會 致 病 的 病 原 能 在 抵 抗 力 較 差 的 病 人 ( 如 老 人 、 幼 兒 、 愛 滋 病 人) 身 上 引 起 嚴 重 感 染

( i i ) 微 生 物 及 細 菌 適 應 力 增 強

濫 用 抗 生 素 導 致 細 菌 適 應 力 大 大 提 高 , 使 藥 物 失 去 預 期 作 用

( D ) 環 境 轉 變

天 氣 轉 變 而 引 起 瘧 原 蟲 屬 (Plasmodium) 滋 長 , 增 加 感 染 瘧 疾 的 機 會

 

alt


 

肺結核 (Tuberculosis)

【一】簡 介 :

肺 結 核 , 俗 稱 肺 癆 , 是 肺 部 受 結 核 桿 菌 (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侵 襲 的 疾 病 。 患 者 的 肺 部 被 病 菌 侵 蝕 形 成 結 核 , 「 肺 結 核 」 因 而 得 名 。

結 核 桿 菌 可 在 身 體 中 多 個 器 官 造 成 破 壞 ; 因 結 核 桿 菌 是 由 空 氣 傳 播 , 隨 呼 吸 道 進 入 人 體 , 所 以 肺 結 核 佔 所 有 結 核 病 的 大 多 數 。

【二】統 計 數 字 :

根 據 世 界 衛 生 組 織 ( W H O ) 的 研 究 , 結 核 病 已 成 為 全 球 性 危 機 :

  • 1995 年 全 球 共 有 三 百 一 十 萬 人 因 結 核 病 死 亡 , 即 每 十 秒 便 有 一 人 死 於 結 核 病 , 致 令 結 核 桿 菌 成 為 世 上 第 一 大 傳 染 病 原
  • 估 計 到 2015年 (20 年 後) , 全 球 會 有 十 億 人 感 染 肺 結 核 , 其 中 二 億 人 會 因 此 發 病 , 當 中 七 千 萬 人 更 會 因 結 核 病 及 其 併 發 症 死 亡 ( 即 每 秒 鐘 有 二 人 死 於 結 核 病 )

結 核 病 是 本 港 廿 六 種 需 呈 報 傳 染 病 中 發 病 率 最 高 的 傳 染 病 , 在 一 九 九 五 至 一 九 九 七 年 期 間 , 本 港 的 結 核 病 更 有 輕 微 上 升 的 趨 勢 , 發 病 率 比 西 方 國 家 高 出 十 倍 有 多 。 在 一 九 九 七 年 , 衛 生 署 共 接 獲 7072 宗 結 核 病 呈 報 個 案 , 同 年 共 有 323 人 因 結 核 病 而 死 亡 , 即 每 一 百 名 病 患 者 者 便 有 4.6 人 因 病 逝 世 。 因 此 , 結 核 病 的 嚴 重 性 絕 對 不 能 忽 視 。

【三】發 病 過 程 :

肺 結 核 是 由 空 氣 傳 染 (Aerosol transmission) , 病 菌 隨 呼 吸 道 進 入 人 體 , 所 以 首 當 其 害 的 就 是 肺 部 。 肺 結 核 可 分 「 開 放 性 」 及 「 非 開 放 性 」 。

「 非 開 放 性 」 : 病 患 者 痰 沫 不 帶 病 菌 , 故 不 會 傳 染 他 人

「 開 放 性 」 : 病 患 者 痰 沫 唾 液 含 有 結 核 桿 菌 , 當 他 們 咳 嗽 或 打 噴 嚏 時 便 會 將 帶 菌 的 飛 沫 散 播 在 空 氣 中 , 感 染 他 人 。

並 不 是 所 有 感 染 到 結 核 桿 菌 的 人 都 會 發 病 , 出 現 病 徵 。 若 免 疫 系 統 正 常 , 受 感 染 者 能 抑 制 體 內 結 核 桿 菌 的 生 長 及 繁 殖 , 病 徵 便 不 會 出 現 , 而 他 們 極 有 可 能 不 知 道 自 己 已 受 感 染 。 但 一 旦 這 些 受 感 染 者 的 免 疫 力 減 弱 , 他 們 便 會 肺 結 核 病 發 , 出 現 病 徵 。

若 免 疫 力 衰 弱 的 病 人 接 觸 到 結 核 菌 , 結 核 菌 會 立 即 令 肺 組 織 受 到 破 壞 , 並 藉 血 液 循 環 或 淋 巴 腺 迅 速 擴 散 到 身 體 其 他 器 官 。 病 徵 會 於 短 期 內 出 現 , 病 人 更 有 很 大 機 會 在 兩 、 三 星 期 內 死 亡 。

 

 

- 肺 組 織 發 炎 , 纖 化 及 鈣 化 , 結 核 菌 侵 蝕 鄰 近 血 管 及 淋 巴 腺 , 淋 巴 核 脹 大

- 結 核 菌 循 血 液 循 環 或 淋 巴 腺 擴 散 至 身 體 其 他 部 份 , 如 腦 膜 、 肝 臟 、 腎 臟 、 骨 骼 、 骨 髓 、 脾 臟 、 腎 上 腺 等 , 造 成 廣 泛 破 壞

【四】 症 狀 及 病 徵 :

當 肺 結 核 病 發 , 病 者 會 有 下 列 症 狀 :

  • 咳 嗽 、 痰 中 帶 血 、 氣 喘
  • 食 慾 不 振 , 消 化 不 良 , 體 重 減 輕
  • 夜 間 盜 汗 、 失 眠
  • 午 後 潮 熱

若 出 現 這 些 症 狀 後 及 早 接 受 適 當 治 療 , 病 者 便 能 徹 底 痊 癒 。 否 則 待 結 核 菌 擴 散 至 全 身 , 病 情 惡 化 , 治 療 就 非 常 困 難 ; 不 但 拖 延 康 復 進 度 , 嚴 重 者 更 會 死 亡 。

【五】 診 斷 :
  1. X 光 檢 查 ( Chest X-ray )
  2. 皮 下 試 針 ( PPD, tuberculintest )
  3. 顯 微 鏡 化 驗 痰 樣 本 ( Sputum Smear Direct Microscopy )
  4. 痰 細 菌 培 殖 ( Sputum Culture )
  5. 支 氣 管 鏡 檢 查 ( Bronchoscopy )
  6. 活 組 織 檢 查 ( Tissue Biopsy )
  7. 電 腦 掃 描 ( CT Scan )
【六】 治 療 :

( 一 ) 抗 結 核 藥 物

藥 物 治 療 有 消 滅 病 菌 、 抑 制 病 菌 在 人 體 內 生 長 及 繁 殖 的 作 用 。 資 料 肺 結 核 需 要 三 種 或 四 種 藥 物 一 起 使 用 , 並 且 要 每 日 一 次 或 每 星 期 三 次 服 用 ( 視 乎 病 者 對 藥 物 的 反 應 而 定 ) 。 每 次 服 用 的 份 量 必 須 嚴 格 依 照 醫 生 指 示 , 病 人 並 需 定 期 往 胸 肺 科 診 療 所 在 專 科 護 士 的 監 督 下 服 藥 , 以 確 保 病 人 完 成 整 個 療 程 達 至 完 全 康 復 。

( 二 ) 療 程

治 療 的 時 間 長 短 因 應 肺 結 核 的 種 類 及 嚴 重 程 度 而 定 , 一 般 需 時 六 個 月 。 服 藥 兩 週 後 , 傳 染 性 會 減 至 極 低 。 患 者 必 須 嚴 格 依 照 醫 生 吩 咐 的 份 量 服 藥 , 按 時 並 持 之 以 恆 , 這 樣 才 能 維 持 藥 物 在 體 內 殺 菌 的 效 力 , 完 全 根 治 肺 結 核 ; 否 則 細 菌 一 旦 產 生 抗 藥 性 而 令 藥 物 失 效 , 治 療 就 較 複 雜 , 不 但 增 加 康 復 的 困 難 , 導 致 病 者 病 情 復 發 甚 至 死 亡 , 病 者 的 家 人 及 親 友 受 感 染 的 機 會 亦 會 大 大 提 高 。

( 三 ) 治 療 肺 結 核 的 藥 物 反 應

  • 嘔 吐 、 嘔 心
  • 胃 部 不 適 , 食 慾 不 振
  • 頭 暈 、 耳 鳴 、 視 力 模 糊
  • 皮 膚 痕 癢 、 出 疹 ( 敏 感 反 應 )
  • 肝 炎 及 肝 功 能 減 弱
  • 眼 淚 、 痰 液 和 尿 液 呈 橙 紅 色

其 實 大 部 份 病 人 服 食 抗 結 核 藥 物 都 不 會 出 現 不 適 , 但 若 有 以 上 反 應 , 應 及 早 通 知 醫 護 人 員 安 排 轉 藥 或 更 改 療 程 以 紓 緩 不 適 , 但 病 者 切 勿 自 行 停 止 服 藥 , 否 則 會 導 致 極 不 良 的 後 果 。

現 時 香 港 共 有 五 所 肺 科 醫 院 ( 分 別 為 葛 量 洪 醫 院 、 律 敦 治 醫 院 、 靈 實 醫 院 、 九 龍 醫 院 及 黃 大 仙 醫 院 ) , 十 一 所 全 日 開 放 的 胸 肺 科 診 療 所 及 五 所 部 分 時 間 開 放 的 診 所 , 免 費 為 結 核 病 人 提 供 門 診 醫 療 的 服 務 , 如 診 症 、 痰 涎 檢 查 、 X 光 檢 查 、 全 監 督 治 療 ( 病 人 需 定 時 到 診 療 所 取 藥 , 並 立 即 在 專 科 護 士 面 前 服 用 ) , 健 康 輔 導 和 教 育 , 以 及 為 初 生 嬰 兒 和 小 學 生 接 種 卡 介 苗 ( B C G ) 。 這 些 服 務 的 宗 旨 都 是 為 了 促 進 病 者 的 康 復 及 預 防 和 控 制 結 核 病 。

【七】 預 防 :

要 有 效 地 預 防 及 控 制 結 核 病 在 本 港 蔓 延 , 必 須 從 三 方 面 著 手 :

一 、 切 斷 傳 染 途 徑

結 核 病 患 者 注 意 個 人 衛 生 , 咳 嗽 及 打 噴 嚏 時 , 用 手 帕 掩 鼻 , 不 隨 地 吐 痰 , 並 要 定 時 定 量 服 藥 以 減 低 傳 染 性 及 耐 藥 惡 菌 的 衍 生

二 、 控 制 傳 染 原 , 做 到 早 期 發 現 、 早 期 隔 離 和 早 期 治 療

病 患 者 的 家 屬 、 同 學 或 同 事 接 受 檢 查 , 若 發 現 己 受 感 染 及 有 病 發 徵 兆 便 可 及 早 接 受 治 療 , 不 單 使 患 者 早 日 康 復 , 更 避 免 病 菌 進 一 步 散 播

政 府 對 所 有 新 來 港 定 居 者 進 行 肺 部 X 光 檢 查 , 防 止 結 核 菌 由 外 地 傳 入

醫 學 界 早 日 發 明 新 的 抗 結 核 藥 物 以 對 付 耐 藥 菌

三 、 防 止 接 觸 結 核 菌 後 發 病

1. 接 種 卡 介 苗 (BCG Vaccination)
2. 足 夠 休 息
3. 適 量 運 動
4. 均 衡 飲 食
5. 新 鮮 空 氣
6. 增 強 體 魄
7. 受 感 染 者 接 受 藥 物 預 防 病 發 (prophylaxis)

肺結核 - 飲食療法

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緩發的肺部感染性傳染病,其臨床表現為:初起可僅有輕微咳嗽或咯痰,待形成慢性則表現為咳嗽、咳血,潮熱,盜汗、倦怠乏力,精神不振,性情煩燥,食欲減退,身體消瘦、婦女可有月經不調等。胸部X線檢查可發現肺部結核病變。

本病屬中醫“肺癆”範疇,多為肺氣虧虛,癆蟲感染所為,當以補虛殺蟲為治,在常規化療時,可配合選用下列藥膳食療方。

  • 骨皮老鴨湯:老鴨1只,地骨皮20克,生薑3片,調料適量。
    將老鴨去毛雜,洗淨,切塊;余藥布包,同入鍋中,加清水適量同煮至老鴨熟後去藥包,調味服食。可滋陰潤肺,涼血止咳,適用於肺結核肺陰虧損,乾咳,咳聲短促,痰中有時帶血,手足心熱等。
  • 三百童子雞:炙百部、蜜百合、白芨、貝母、天冬各30克,童子雞1只。
    將諸藥布包,子雞去毛雜,納諸藥於雞腹中,文火燉熟,去藥渣、食雞飲湯,每周1次,3月?一療程,連續2-3療程。可補肺養精,適用於空洞性肺結核。
  • 四寶燉乳鴿:乳鴿2只(約600克),山藥、銀杏各100克,香菇30克,枸杞10克,調料適量。
    將乳鴿悶死後,去腳、翼尖,放入沸水鍋中焯水,撈起沖淨,山藥切成小滾刀塊;香菇發開洗淨。取雞清湯500克,置鍋中,納入銀杏,山藥、香菇、枸杞、乳鴿及蔥段,薑片、料酒、精鹽、味精等調味品,入籠中蒸約2小時,去蔥、姜即成,每周1-2劑。可益精補虛,潤肺降火,適用於肺結核乾咳少痰,顴紅目赤,手足心熱等。
  • 芭蕉豬肺湯:芭蕉花60克,豬肺250克,生薑3片,調料適量。將豬肺洗淨,切塊,放鍋中,加清水煮沸後,去浮沫,下芭蕉花、生薑及調料等,煮至豬肺爛熟後,食鹽、味精調服。可滋陰清熱,清金降火,適用于肺結核陰虛火旺,咳嗆陣作,咳痰黃稠,痰注質粘,時時咯血,血色鮮紅,五心煩熱,盜汗遺清等。
  • 金髒百合湯:豬肺1具,百合30克,香藤根10克,桂皮5克,調料適量。
    將豬肺洗淨血污,切塊,香藤根、桂皮布包,加清水適量共燉至豬肺熟後,去藥包,調入胡椒粉,食鹽,味精適量服食,每周1-2劑。可滋養肺腎、止咳化痰,適用於肺結核乾咳少痰,胸痛胸悶,納差食少等。
  • 蟲草燕窩豬肝湯:蟲草5克,燕窩10克,豬肝150克,調料適量。
    將燕窩泡軟,洗淨、豬肝洗淨、切片、加生粉勾芡,鍋中放清水適量,煮沸後,下豬油,蔥、薑、椒適量,待沸後下蟲草、燕窩、豬肝、煮至熟後,調入食鹽,味精適量服食,每日1劑。可養陰潤肺,適用於肺癆陰虛,乾咳少痰等。?
  • 百合二肉湯:百合30克,蓮子肉35克,豬瘦肉250克,生薑3片,調料適量。
    將百合、蓮米用清水泡發,豬瘦肉洗淨,切絲,加蔥、薑、椒、鹽、澱粉等勾芡。先將百合、蓮米加清水煮沸10分鐘後,下豬瘦肉絲,煮至熟,食鹽、味精調味服食。可潤肺止咳,滋陰清熱,適用於肺結核手足心熱,乾咳,痰中帶血,如絲如點等。
  • 蟲草阿膠白芨膏:冬蟲草20克,阿膠60克,白芨30克,冰糖80克。
    將蟲草、白芨焙乾研末,同置鍋中,納入冰糖、阿膠、燉至溶化後收膏備用,每次1-2湯匙,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可潤肺清熱,涼血止血。適用於肺結核咳嗽,咳血,血色鮮紅,胸痛、潮熱等。
  • 牛乳大棗粥:牛乳100克,大米50克,大棗10枚,白糖適量。
    將大棗去核備用。先取大米淘淨,加清水適量煮粥,待沸後下大棗,煮至粥熟,納入牛乳,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可健脾益氣,適用於肺脾氣虛所致的肺結核,納差等。
  • 玉液乳蜜膏:鴨梨1000克,白羅蔔1000克,牛乳,蜂蜜,鮮薑各250克,黃酒少許。
    將梨、卜、薑洗淨,分別榨取汁液。將蘿蔔汁、梨汁同入鍋中文火煉成膏狀時,加入薑汁、乳、蜜及黃酒拌勻,文火煮熬片刻,候溫裝瓶備用,每取1-2湯匙,每日3次,早、中、晚溫開水沖服。可清熱潤肺,適用於肺結核低熱。
  • 豬肺沾白芨苡仁散:豬肺1具,白芨15克,苡仁30克。
    將白芨、苡仁研末備用。取豬肺洗淨,切塊,文火煮熟後,去豬肺塊沾白芨苡仁散服食,每日1劑。可利濕、清熱、止血,適用於肺結核濕熱犯肺,損傷肺絡所致的咳嗽、咯血等。
  • 浮麥羊肚湯:浮小麥30克,羊肚150克,白糖適量。
    先將豬肚洗淨,與浮小麥加水同煮至羊肚熟後,去渣取汁,加白糖適量飲服,每日1劑,連續5-10天。羊肚可取出佐餐服食。可益氣斂汗,清退虛熱,適用於肺結核所致的陰虛盜汗,五心煩熱,失眠多夢,形體消瘦。
  • 百合豬肉湯:百合50克,瘦豬肉200克,鹽少許。
    先將豬肉洗淨、切塊,與百合加水同煮至爛熟後,食鹽調味,頓服。可清熱潤肺、甯心安神,適用於神經衰弱之失眠,肺結核之低熱、乾咳、氣促等。

『肺結核』的家庭護理

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緩發的肺部感染性傳染病,其臨床表現?初起僅有輕微咳嗽或咯痰,隨著病情進展則表現為咳嗽咯血,潮熱盜汗,胸部疼痛,倦怠乏力,精神不振,性情煩燥,食欲減退,身體消瘦,婦女可有月經不調等。胸部X線或CT檢查可發現肺部結核病?。

肺結核的治療一般分為兩個階段,結核活動期,病人需住院強化治療1-2個月,一般是將異煙?、利福平、乙胺丁醇、鏈黴素四藥聯用,以便迅速控制結核菌繁殖,抑制病情進展。此後即可出院進入鞏固治療階段。在家鞏固治療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 遵從醫囑:出院時,應遵從醫師根據病人病情情況制定的維持治療方案,瞭解藥物的劑量、用法、療效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以後的4-7個月一般是將異煙?、利福平聯合應用,晨起空腹口服,不能漏服或中斷。若出現周圍神經病變及眩暈、失眠或驚厥等中樞神經病變時,應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並每月復查一次肝功能,3個月複查1次胸片。
  • 預防感冒:肺結核病人,機體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因此,應積極預防呼吸道感染,居室應定期用醋或中藥艾葉、蒼術、青蒿、貫眾等熏蒸消毒。在天氣變化較為明顯時,還要注意增減衣服,戒煙酒,不要勞累。
  • 補充營養:肺結核是一種消耗性疾病,因此應注意補充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各種肉類、魚類、蛋類、奶類、豆類等,少吃油煎、產氣、辛辣食物,此外,還應注意補充各種新鮮蔬菜及水果。
  • 適當鍛煉:根據病人身體狀況和機體恢復情況,可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如晨起深呼吸運動和擴胸運動,太極拳等,既可增強體質,提高身體抵抗力,又可預防感冒。
  • 加強心理調護:只要遵從醫囑,堅持治療,肺結核是一個可以治癒的疾病,因此,家屬要做好思想工作,減輕病人心理負擔,消除病人對疾病的顧慮,同時鼓勵病人參與社會活動,消除病人的孤獨感。
  • 口服中藥:臨床觀察及實驗表明,許多中藥對結核桿菌有抑制及殺滅作用,並可增強抗癆藥的抗結核作用,如白芨、百部、百合、茵陳、金錢草、夏枯草、白術、黨參、胎盤、靈芝、黃?、蟲草等,可任取1-2種泡飲或加入中藥中煎服。
肺結核的飲食療法

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緩發的肺部感染性傳染病,其臨床表現為:初起可僅有輕微咳嗽或咯痰,待形成慢性則表現為咳嗽、咳血,潮熱,盜汗、倦怠乏力,精神不振,性情煩燥,食欲減退,身體消瘦、婦女可有月經不調等。胸部X線檢查可發現肺部結核病變。

本病屬中醫“肺癆”範疇,多為肺氣虧虛,癆蟲感染所為,當以補虛殺蟲為治,在常規化療時,可配合選用下列藥膳食療方。

  • 骨皮老鴨湯:老鴨1只,地骨皮20克,生薑3片,調料適量。
    將老鴨去毛雜,洗淨,切塊;余藥布包,同入鍋中,加清水適量同煮至老鴨熟後去藥包,調味服食。可滋陰潤肺,涼血止咳,適用於肺結核肺陰虧損,乾咳,咳聲短促,痰中有時帶血,手足心熱等。
  • 三百童子雞:炙百部、蜜百合、白芨、貝母、天冬各30克,童子雞1只。
    將諸藥布包,子雞去毛雜,納諸藥於雞腹中,文火燉熟,去藥渣、食雞飲湯,每周1次,3月?一療程,連續2-3療程。可補肺養精,適用於空洞性肺結核。
  • 四寶燉乳鴿:乳鴿2只(約600克),山藥、銀杏各100克,香菇30克,枸杞10克,調料適量。
    將乳鴿悶死後,去腳、翼尖,放入沸水鍋中焯水,撈起沖淨,山藥切成小滾刀塊;香菇發開洗淨。取雞清湯500克,置鍋中,納入銀杏,山藥、香菇、枸杞、乳鴿及蔥段,薑片、料酒、精鹽、味精等調味品,入籠中蒸約2小時,去蔥、姜即成,每周1-2劑。可益精補虛,潤肺降火,適用於肺結核乾咳少痰,顴紅目赤,手足心熱等。
  • 芭蕉豬肺湯:芭蕉花60克,豬肺250克,生薑3片,調料適量。將豬肺洗淨,切塊,放鍋中,加清水煮沸後,去浮沫,下芭蕉花、生薑及調料等,煮至豬肺爛熟後,食鹽、味精調服。可滋陰清熱,清金降火,適用于肺結核陰虛火旺,咳嗆陣作,咳痰黃稠,痰注質粘,時時咯血,血色鮮紅,五心煩熱,盜汗遺清等。
  • 金髒百合湯:豬肺1具,百合30克,香藤根10克,桂皮5克,調料適量。
    將豬肺洗淨血污,切塊,香藤根、桂皮布包,加清水適量共燉至豬肺熟後,去藥包,調入胡椒粉,食鹽,味精適量服食,每周1-2劑。可滋養肺腎、止咳化痰,適用於肺結核乾咳少痰,胸痛胸悶,納差食少等。
  • 蟲草燕窩豬肝湯:蟲草5克,燕窩10克,豬肝150克,調料適量。
    將燕窩泡軟,洗淨、豬肝洗淨、切片、加生粉勾芡,鍋中放清水適量,煮沸後,下豬油,蔥、薑、椒適量,待沸後下蟲草、燕窩、豬肝、煮至熟後,調入食鹽,味精適量服食,每日1劑。可養陰潤肺,適用於肺癆陰虛,乾咳少痰等。?
  • 百合二肉湯:百合30克,蓮子肉35克,豬瘦肉250克,生薑3片,調料適量。
    將百合、蓮米用清水泡發,豬瘦肉洗淨,切絲,加蔥、薑、椒、鹽、澱粉等勾芡。先將百合、蓮米加清水煮沸10分鐘後,下豬瘦肉絲,煮至熟,食鹽、味精調味服食。可潤肺止咳,滋陰清熱,適用於肺結核手足心熱,乾咳,痰中帶血,如絲如點等。
  • 蟲草阿膠白芨膏:冬蟲草20克,阿膠60克,白芨30克,冰糖80克。
    將蟲草、白芨焙乾研末,同置鍋中,納入冰糖、阿膠、燉至溶化後收膏備用,每次1-2湯匙,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可潤肺清熱,涼血止血。適用於肺結核咳嗽,咳血,血色鮮紅,胸痛、潮熱等。
  • 牛乳大棗粥:牛乳100克,大米50克,大棗10枚,白糖適量。
    將大棗去核備用。先取大米淘淨,加清水適量煮粥,待沸後下大棗,煮至粥熟,納入牛乳,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可健脾益氣,適用於肺脾氣虛所致的肺結核,納差等。
  • 玉液乳蜜膏:鴨梨1000克,白羅蔔1000克,牛乳,蜂蜜,鮮薑各250克,黃酒少許。
    將梨、卜、薑洗淨,分別榨取汁液。將蘿蔔汁、梨汁同入鍋中文火煉成膏狀時,加入薑汁、乳、蜜及黃酒拌勻,文火煮熬片刻,候溫裝瓶備用,每取1-2湯匙,每日3次,早、中、晚溫開水沖服。可清熱潤肺,適用於肺結核低熱。
  • 豬肺沾白芨苡仁散:豬肺1具,白芨15克,苡仁30克。
    將白芨、苡仁研末備用。取豬肺洗淨,切塊,文火煮熟後,去豬肺塊沾白芨苡仁散服食,每日1劑。可利濕、清熱、止血,適用於肺結核濕熱犯肺,損傷肺絡所致的咳嗽、咯血等。
  • 浮麥羊肚湯:浮小麥30克,羊肚150克,白糖適量。
    先將豬肚洗淨,與浮小麥加水同煮至羊肚熟後,去渣取汁,加白糖適量飲服,每日1劑,連續5-10天。羊肚可取出佐餐服食。可益氣斂汗,清退虛熱,適用於肺結核所致的陰虛盜汗,五心煩熱,失眠多夢,形體消瘦。
  • 百合豬肉湯:百合50克,瘦豬肉200克,鹽少許。
    先將豬肉洗淨、切塊,與百合加水同煮至爛熟後,食鹽調味,頓服。可清熱潤肺、甯心安神,適用於神經衰弱之失眠,肺結核之低熱、乾咳、氣促等。

胡獻國----主任醫師
湖北遠安縣中醫院

* * 相 關 報 導 只 供 作 本 網 上 雜 誌 的 讀 者 用 作 參 考 及 增 進 一 些 健 康 及 進 補 資 訊 為 目 的,此 報 導 均 有 時 間 上 及 因 應 個 人 體 質 接 受 上 的 限 制 ,若 引 用 任 何 文 章 內 容 引 起 任 何 不適 請 速 與 你 相 熟 醫 師 聯 絡 及 診 斷; 若 本 文 對 任 何 公 司 或 個 人 構 成 任 何 商 業 影 響 或 金錢 上 損 失 , 恕 與 本 網 站 無 關。* *


Subcategories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