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老年護理

維持理想血壓 台灣老年生活有品質

高血壓是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疾病,依據歷年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高血壓性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8名,排名居高不下。然而在老年人,過高或過低的血壓均會增加死亡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老年人重視血壓 死亡風險降低

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腎臟科主治醫師陳永泰指出,高血壓在臨床上是老年人常見疾病,血壓控制不良會導致腎功能受損及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目前國際研究顯示理想的血壓標準在不同族群病患上有所差異。而該研究是第一個針對台灣老年人理想血壓標準的大規模觀察性研究,過高或過低的血壓均會增加老年人的死亡風險。

以台灣老年人為主 理想血壓值出爐

為了解台灣老年人理想的血壓標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腎臟科主治醫師陳永泰與台北榮民總醫院腎臟科主任唐德成所帶領的研究團隊,針對台北市65歲以上的老年人進行研究分析,追蹤128,765位65歲以上的老年人。

研究發現65歲以上的老年人理想血壓為收縮壓介於110~139毫米汞柱,舒張壓介於40~79毫米汞柱。收縮壓超過140毫米汞柱會增加7~25%的死亡風險及10~33%的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風險。收縮壓如果低於110毫米汞柱亦會增加12%的死亡風險。

生活朝向理想血壓值 老年生活有保障

陳永泰醫師提醒,高血壓的控制標準會因為不同族群、不同共病症而有所差異。高血壓病患應諮詢醫師,定時服用藥物,每日定期量血壓、飲食減鹽、減重、戒菸、規律運動及節制飲酒,以減少高血壓的威脅。

此外,定期量血壓、定時服用高血壓藥物、減少鹽分攝取可以及早預防及控制高血壓,以降低高血壓產生的中風、心臟病、及洗腎等相關併發症。

資料來源:該研究亦發表於國際頂尖醫學期刊「美國醫師協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

據瑪氏寵物護理披露,養寵物狗有助於老年人保持活力

-最新調查顯示,在65歲及以上的養狗人士中,他們散步的時間相較於普通人更長。

布魯塞爾2017年6月9日電 /美通社/ -- 據近期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養狗可以讓老年人更容易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身體運動量。眾所皆知,每日鍛煉能夠降低罹患心臟病、中風、多種癌症和抑鬱症的風險。該研究進一步證明,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養狗可以讓人們保持身體健康。

圖片最新調查顯示,65歲及以上養狗老人中養狗的老人們散步的時間更長

generated by system

研究專案負責人Daniel Mills教授表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運動量日益下降。通過保持一定的運動量,健康和生活品質才能有所保障。雖然提高成年人身體運動量的因素還有待考證,但我們感興趣的點在於是否可以透過養狗來增加運動量,進而改善老年人的健康。」

在這裡閱讀研究:https://bmcpublichealth.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89-017-4422-5

在林肯大學(University of Lincoln)與格拉斯哥卡利多尼安大學(Glasgow Caledonian University) 威豪寵物營養研究中心*(WALTHAM Centre for Pet Nutrition)共同在《BMC公共衛生》上所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指出,研究人員首次使用一種特定的活動監測儀,以客觀的方式收集參與研究的養狗與不養狗人士的活動數據。

主要研究人員Philippa Dall博士表示:「我們發現,養狗人士每天散步的時間比不養狗人士多超過20分鐘,在這多出來的時間內,他們散步的速度較慢。為了保持身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人們每週至少要保持150分鐘的中至高強度身體活動。一周內每天多散步20分鐘就能夠達到這些要求。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通過遛狗散步,人們的身體運動量顯著增加。」

威豪寵物營養中心研究人員、這項調查報告的合著者Nancy Gee表示:「研究顯示,養狗在老年人的散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客觀的方式對運動量進行監測,並建議未來的相關領域研究也將養狗和遛狗散步視為考量的依據。即使養狗不是重點,它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威豪寵物營養中心簡介

威豪寵物營養中心是瑪氏寵物護理的基礎科學中心,專注於狗、貓、馬、鳥和魚類的營養和健康,以及他們為人類帶來的好處。該中心位於英國萊斯特郡,為開發創新產品,切實滿足同伴動物的需求,提供相關專長和知識。該中心日前慶祝其成立50周年,它在相關領域率先取得了很多重要突破,發表了600多篇同行審評科學論文。如今,威豪寵物營養中心繼續與全球首要科學機構合作,推動瑪氏寵物護理實現「為寵物創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願景,並實現支持Mars領先品牌的科學。Mars領先品牌包括PEDIGREE®、WHISKAS®、ROYAL CANIN®、 BANFIELD Pet Hospital、IAMS®、PERFECT FIT®、CESAR®、NUTRO®、SHEBA®、DREAMIES® 和 EUKANUBA®。

網址:www.waltham.com

林肯大學簡介

林肯大學是英國前50名大學(2017年完整的大學指南)之一,被譽為英國領先的年輕大學(2017年泰晤士報與星期日泰晤士報優秀大學指南)之一。該大學擁有英國最出色的學生,在《2016年國家學生調查報告》中位列學生滿意度前十,其多門課程在各自學科領域排名第一。我們在與雇主合作方面開創了先河,贏得了斯塔福德公爵獎(Lord Stafford Award)和泰晤士高等教育獎(Times Higher Education Award),並以此聞名。畢業生發展前景良好,在林肯大學最近一屆畢業生中,95%參加工作或畢業六個月後繼續進修,其中四分之三的學生已獲得畢業證書。在2014年研究卓越框架(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中,林肯大學提交的研究中有超過一半被評為國際卓越或世界領先水準。

格拉斯哥卡利多尼安大學簡介

通過提供教育、開展研究和實現社會和經濟效益,格拉斯哥卡利多尼安大學(簡稱GCU)成為一所共同利益大學(University for the Common Good)。GCU在格拉斯哥、倫敦和紐約中心擁有現代化校園,並在孟加拉、模裡西斯、阿曼和南非與相關機構達成了教育合作關係。我們的2萬名學生接受將就業和創業與社會責任相結合的改革式教育。GCU在學位完成方面排名蘇格蘭現代大學第一,96%的畢業生走入工作崗位,或畢業後六個月內繼續進修。

GCU是一所在研究領域名列前茅的蘇格蘭現代大學,正在為構建包容性社會、支持健康生活和開發可持續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們是蘇格蘭首個獲得認證的基本生活工資大學雇主(Living Wage University Employer),也是全球最大的企業可持續性計劃 -- 聯合國全球契約(UN Global Compact)的成員。

我們預計每年為英國經濟貢獻10億英鎊,作為一所共同利益大學,我們為國內及全球社區帶來的社會效益也有目共睹。

詳情請瀏覽:www.gcu.ac.uk,或通過@CaledonianNews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

長照計畫! 孩子有保母、老人有家托員看顧

當父母外出工作時,會將孩子托付給保母代為照顧;而當子女因工作外出時,應該將家中失能的父母托付給誰呢?家庭托顧服務就是子女們的另一個選擇。天主教花蓮教區醫療財團法人臺東聖母醫院蕭燕菁主任鼓勵更多有志之士一同推動家庭托顧!

在熟悉社區得到安全照顧

家庭托顧是長照十年計畫的服務項目之一,就如同保母在自己的家裡照顧幼兒一樣,由家屬將失能家人送至家庭托顧服務員住所(托顧家庭)內接受照顧。蕭燕菁主任說,家庭托顧主要的目的是協助失能者在熟悉的社區生活圈得到安全的照顧,所以托顧家庭除了提供基本的身體照顧服務外,也會融入運動、休閒、社交等多元的日常活動規劃,藉此豐富失能者的生活,讓他們走進社區,拓展生活圈。

透過家托工作找到自信與認同

家托員曾大姐為了照顧家人辭去穩定工作,因緣際會下參與了照顧服務員訓練,並在取得辦理家庭托顧的資格後,全心投入照顧工作,她表示,服務過程中的點點滴滴都是成長與愛的蔓延,也是支持她繼續服務的動力。另一位傅阿姨深感贊同,投入家庭托顧已有5年的她,不僅透過這份工作找到自信與認同,無形中也培養了子女們對於長輩的關懷與使命感,更對於子女未來也想投入照顧服務行列的志願感到驕傲。

將家托站視為支持力量

不僅提供照顧的人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另一方面,接受家庭托顧服務的人也將家托站視為身心靈的支持力量。阿珠姐是曾大姐的服務個案,多年前因中風致使半邊癱瘓無力,失能帶來的生理、心理與照顧壓力,在在考驗著她與家人的關係,連帶影響健康狀況。所幸在進入家托站後,家托員每日不厭其煩的照顧與鼓勵,讓她漸漸釋放壓力,失能狀況也逐漸緩解,現在已經能夠靠自己的力量緩慢行走。阿珠姐說,她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進去家托站裡接受服務。

有意願民眾一起投入服務

衛生福利部表示,針對為照顧家中長輩而無法就業的家庭照顧者而言,家庭托顧服務能讓他們在照顧家人之餘,也可以在家創業穩定經濟收入,維持其家庭功能的完整性,並落實在地老化以及政府推動社區照顧服務的理念,因此十分鼓勵有意願的民眾一起投入家庭托顧的服務行列。

老人動得好、活得開心 這些營養要足夠

年紀大的老人家,很多器官都在退化,想要活得開心,能夠四處遊山玩水,就不得不注意營養;醫師提醒,尤其是攸關肌肉與骨骼的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鈣質、維生素D3及葡萄糖胺,銀髮族都應該要攝取足夠。

小分子胺基酸比大分子蛋白質有效

高齡醫學科彭莉甯主任表示,肌肉是由蛋白質組成,奶蛋魚肉豆類都是蛋白質的來源,銀髮族除了可從食物中攝取蛋白質之外,市面上有很多含有蛋白質和胺基酸的營養補充品可以食用。尤其是小分子的胺基酸,就要比大分子的蛋白質較快速有效,而且以支鏈胺基酸為主。

支鏈胺基酸包括白胺酸與精胺酸

什麻是支鏈胺基酸呢?彭莉甯指出,支鏈胺基酸包括白胺酸與精胺酸,白胺酸是必須胺基酸,主要作用於肌肉的合成,精胺酸則是可自行合成,但是合成量不夠,要從外面補充,補充白胺酸與精胺酸可使血管放鬆,使血流量充沛,肌肉收縮更順暢,代謝廢物可更快。

防骨鬆要有鈣與維生素D3

彭莉甯主任進一步指出,銀髮族除了肌肉量要足夠,要有充分的白胺酸與精胺酸之外,也要防骨鬆,不但鈣質要攝取,也要有維生素D3,可以幫助鈣質吸收,也可幫忙長肌肉;有研究顯示,中風病人分成二組,一組吃二年維生素D3,一組吃安慰劑,比較肌纖維是否有改變,結果有吃那組肌肉沒有萎縮且較粗,以及骨折少,沒吃那組肌肉小,跌倒多且骨折機會大。

預防退化關節炎可吃葡萄糖胺

除了肌肉與骨頭要好之外,銀髮族的關節也要顧。彭莉甯強調,一旦出現退化關節炎,走路就不順,若是有疼痛,活動力就會受限;所以,要使關節軟骨健康,避免退化性關節炎,吃葡萄糖胺並沒有壞處,雖然有人說有效,也有人說沒效,但是如果吃了葡萄糖胺有效,就可以繼續吃。 (彭莉甯 - 台北榮總高齡醫學科主任)

 

爺奶不要只吃菜 老人家每天要吃多少蛋白質?

你家阿公阿嬤是否都只愛吃菜,不怎麼吃肉了?甚至會因為惜物,而捨不得將剩菜丟掉,一直加熱來吃。營養師指出,老人家若是蛋白質攝取不足,很容易導致肌肉無力,甚至因此而健康狀況不佳。所以,為人子女或是孫子女們,都應該要特別注意,家中老人家的飲食狀況。

每一公斤體重就要吃到一公克蛋白質

至於老人家一天應該要吃多少蛋白質呢?營養師高鈺祐表示,銀髮族以體重來計算,每一公斤體重就應該要吃到1公克蛋白質,以60公斤體重而言,一天就要有60公克蛋白質;具有蛋白質的食物除了肉類,還有豆類、雞蛋、牛奶、起司與糙米等,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半盒豆腐、一杯牛奶、一顆雞蛋各有7公克蛋白質

高鈺祐營養師指出,吃半盒豆腐就可以吃到7公克蛋白質,一杯牛奶、一顆雞蛋也有7公克,一又三分之一片的小豆干也7公克;而由於銀髮族不喜歡吃肉,主要是因為質地不易咀嚼的關係,其 實可以吃瘦的絞肉,或是吃豆製品,有的銀髮族不喜歡喝牛奶,但喜歡吃起司,就吃兩片起司。

糙米、黑米與藜麥也有蛋白質

60公斤重的銀髮族,要如何在一天中吃到60公克蛋白質呢?高鈺祐營養師進一步指出,除了吃這些具有蛋白質的食物之外,其實糙米也有蛋白質,還有黑米與藜麥中所含有的蛋白質也很多,都可以搭配在一天的主食中攝取。另外,豆漿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高鈺祐營養師說,一杯豆漿也有7公克蛋白質,早上喝牛奶或豆漿,下午或晚上再喝一杯,在無形中就能吃到蛋白質。

銀髮族吞嚥困難 將肉、菜和飯加水打碎吃

高鈺祐營養師強調,銀髮族應該要每天喝1至2杯(1杯約240cc)牛奶,家裡的杯子應有1.5杯,一餐若是能吃一塊板豆腐,再配一碗蒸的絞肉和一顆蛋,蛋白質就夠了;要吃進去肚子裡才有營養,因此若是銀髮族吞嚥困難,可將肉、菜和飯加水放在處理機裡打碎,打稠一點讓銀髮族吃。

 

老人家有這些症狀 恐是水腦症上身速就醫

80歲邱女士日前因昏迷被送往台南市立醫院急診,家屬表示患者兩天前突然無法言語、食慾不佳、人越來越虛弱,甚至站不住;經詳細診察與電腦斷層掃描,發現腦室內出血及水腦症。該院神經外科鄭憲宗醫師透過暫時性腦室外引流與腦室腹腔引流手術治療,患者術後恢復良好,已出院回家休養。

預計明年將邁入高齡社會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台灣今年2月老化指數已達100.18,首度破百,代表老年人口超過幼年人口。台灣已是不折不扣的「高齡化社會」,預計明年將邁入「高齡社會」。人口老化不僅衝擊社會經濟面向,也更增加醫療照護上的需求。

無力照護往往被送往機構

台南市立醫院神經外科鄭憲宗醫師表示,走路緩慢、不穩,且時常跌倒,記憶力也大幅減退,甚至出現小便失禁,都是老化可能會面臨的生理狀況。當病情無法得到控制或治癒,或開始喪失自理生活能力,家人也無力親自照護,家屬往往選擇送往養護機構,對於患者身心或是家屬經濟負擔都可能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

手術成功已回家休養

80歲邱女士出現意識不清且需經鼻胃管灌食時,家屬一度想送她到安養機構,經鄭憲宗醫師鼓勵,透過腦室腹腔引流與腦室外引流手術,成功恢復意識與活動力,患者無需被送往機構,還能回家和家人一起生活。

水腦症有3個特別症狀

腦脊髓液存在腦中具有保護作用,但當腦脊髓液過度形成或再吸收減少,以及腦脊髓液的流動受到阻礙時,就會產生水腦的症狀。鄭憲宗醫師指出,造成腦脊髓液異常的病因最常見為腦出血、感染、外傷、腫瘤、腦血管疾病和先天性腦畸型等。水腦症有3個特別的症狀:智能記憶力減退、步態不穩及尿失禁,若家中長者短期內突然出現這些症狀,應盡速就醫,即早接受手術治療,就能順利復原。

如有異常應盡速就醫

鄭憲宗醫師提醒,邁向高齡社會,健康老化從中年就應開始做準備,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是拉長生命健康時間,延緩進入失能階段的不二法門。此外,子女也要多留意長者身體狀況,如有異常應盡速就醫,不要錯失治療機會。

老人低頭族劇增 瘋滑手機頸痛上身

別以為只有年輕人才滑手機,現在就連阿公阿嬤都愛滑,甚至還因為滑手機時間太長,導致脖子痛!日前就有一名86歲老翁,因為脖子痛去就醫,醫師進一步問診,老翁才道出自己每天都用手機和親友line來line去,甚至還會上網去玩臉書,長時間低頭滑手機,才導致脖子僵硬疼痛。

退化性關節炎+長時間姿勢不正 使病情更加重

收治該名老翁的衛福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復健科主任吳政哲表示,原本以為這位86歲老翁脖子痛是因為退化性關節炎,沒想到他竟然會滑手機玩line和臉書,這麼大年紀每天都有好幾個小時低頭滑手機,長時間姿勢不正,更是加重他脖子疼痛的重要原因。

消炎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 治標不治本

老人家出現脖子僵硬疼痛,治療方式也和年輕人一樣;吳政哲主任指出,脖子僵硬疼痛急性初期都會開給藥物治療,以及可搭配復健熱療與電療,主要藥物以消炎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來緩解疼痛,但這只是治標不能治本。

拉筋復健運動 訓練斜方肌

此外,對於肩頸痠痛,可以針對頸椎與肩胛骨周圍的肌群做拉筋復健運動來改善;吳政哲主任進一步指出,拉筋運動也可以調整姿勢,尤其是斜方肌,平常坐在椅子上時,可用左手把頭往左側方向按下伸展,右手把頭往右側方向伸展,一次做10至20秒,共做3~5次。

預防:避免低頭+使用30分鐘起來走動

想要預防滑手機導致肩頸僵硬疼痛,吳政哲主任建議,最重要的就是使用手機的型態與時間要正確;所謂使用手機的型態就是姿勢上要避免低頭,可以將手機放在書架上看,至於滑手機時間也要節制,不要一直緊盯著螢幕,最好是使用30分鐘就起來走動走動。

老人這裡痠那裡痛 中醫師教你按穴位緩解

台灣人越來越長壽!但是,要長壽也要活得健康,才能活得快樂。有很多銀髮族因為身體機能退化,以致常會這裡痠、那裡痛,而且都不想動,整天待在家裡,好不快樂。中醫師建議,可以多按摩經絡穴位來保健,氣血通暢,就能改善痠痛。

太飽、太餓、太累及喝酒後不宜按摩 高雄長庚醫院中醫科系主治醫師吳思穎表示,老人家常會有視力退化、膝關節退化以及腸胃功能退化導致消化不好等問題,甚至會經常失眠;而在進行穴位按摩之前,按摩者應將指甲剪短,手上不要有戴首飾,被按摩者不要在太飽、太餓、太累時按摩,喝酒後也不宜按摩,以免因為血液循環不佳而出現頭暈症狀。 老人家常見健康問題 可按這些穴位改善 對於老人家常會有視力退化、關節退化、腸胃功能退化以及失眠,吳思穎醫師建議按摩的穴位如下:

*視力退化:眼睛模糊可以經常按摩眼周穴位如攢竹穴(眉毛内側邊緣凹陷處)與四白穴(眼眶下緣正中直下一橫指處),並且可在眼眶周圍由內到外用指頭關節按摩。

*膝關節退化:膝關節痛可請家人幫忙按摩委中穴(膕窩正中),幫助下肢循環,也可按摩下肢穴位陽陵泉(小腿外側腓骨小頭稍凹陷處),以及用薑片泡熱水來泡腳15分鐘,增加血液循環,也可改善。

*腸胃功能退化:消化不好常會出現脹氣和腹痛,可以延著肚子中腕穴(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順時鐘方向,用摩擦法按摩肚子,也可以消脹氣。

*失眠:年紀大的老人家常會有失眠問題,平常可以按摩合谷穴(手背拇指、食指兩骨相合之處)與太衝穴(足背大拇趾和第二趾中間兩根骨頭交會凹陷處),可以幫助降血壓、降低焦慮以及幫助睡眠。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