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四季護理

hn4s-hl-but.png

以冷抗熱易惹病 以熱制熱合養生

一場籃球下來,小王出得滿頭大汗,實在難受,就打開水龍頭沖洗頭髮,當時很暢快,結果到了下午就感到頭痛欲裂,經送到醫院檢查後,診斷為血管痙攣性頭痛。

人頭顱內的動脈血管對疼痛是很敏感的,而在高溫季節,運動勞作後頭部易出汗,這時血管擴張,如果用冷水沖洗,有可能引起顱內血管功能異常,發作時會有頭發暈、眼發黑、嘔吐的現象,嚴重的話,可能會引起 頭 顱內大出血。可見以冷制熱的方式是不可取的。雖能解一時之急,然並非良策。
 
夏天氣溫比較接近人體的溫度,人體散熱方式以汗蒸發為主,以熱制熱才是比較好的養生方法。以熱制熱可以避免由“熱”而突然遇“冷”時,皮膚毛細血管和毛孔由擴張而收縮,血流量降低,汗液分泌減少的現象。那麼,哪些是“以熱制熱”的養生措施呢?

1、熱毛巾擦身:

夏天,人的臉面和軀幹難免多汗,及時擦汗可促使皮膚透氣,但必須用熱毛巾,才能適應人體降溫節律。

2、洗熱水澡:

夏天洗冷水澡會使皮膚收縮,洗後反覺更熱,而熱水洗澡雖會多出汗,但能使毛細血管擴張,有利於機體排熱。夏天乃出汗季節,該出汗時出汗,這才是符合自然規律和人體節律的方式。

3、熱水洗腳:

腳有第二心臟之稱,人的腳上分佈有全身的代表區和五臟六腑的反射點。古人雲:“睡前洗腳,勝似補藥”,夏季也不例外。當時雖然感覺有點熱,但事後反而會帶來涼意和舒適。

4、喝熱茶:

冷飲只能暫時解暑,不能持久解熱、解渴,而喝熱茶卻可刺激毛細血管普遍舒張,體溫反而明顯降低,這是簡便易行的絕妙良方。

5、加強耐熱鍛煉:

鍛煉時雖會熱的出汗,但心率和體溫反會降低,缺氧程度減輕,體溫調節功能提高,熱適應能力增強,不但可增強體質,還可有效地防止中暑和其他熱症發生。

宇光/ 季玉光

 

 

保持身體平衡可保長生

為求長生不老,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都在不斷進行探索。

中國學者根據中國古代平衡陰陽的觀點和人類進行幾百萬年的科學發現提出的平衡保健的理論,對於健康長壽有著很大的指導意義。一日分晝夜,一年分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也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

史達林有言:“物體相對靜止的可能性,暫時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質分化的根本條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條件”。我們為了求得這種“暫時平衡”狀態的“生命的根本條件”,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就成為養生的一條重要法則。這一法則無論在精神、飲食、起居等方面的調攝上,還是在自我保健和藥物的使用上都是至關重要的。

 

平衡保健理論的依據有三:
  • 人類生活在地球表面
    通過呼吸、喝水和吃東西,使人體與地球表面的物質交換和能量交換達到動態平衡,人的體溫保持在37℃左右,便是能量交換達到動態平衡的標誌。
     
  • 物質交換的平衡
    國內外專家的大量分析資料所證明人體和地殼幾十種元素的平衡含量是一致的,人體血液和海水中幾十種元素的平衡含量也是相一致的。
     
  • 疾病與人體內的元素平衡有關《素問‧至真要大論》
    1. “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是說人體應該根據不同時期的陰陽狀況,使“內在運動”也就是臟腑、氣血、精氣的生理運動,與“外在運動”即腦力、體力和體育運動和諧一致,保持“供銷”關係的平衡。避免不適當運動的出現而破壞人體內外環境的平衡,加速人體某些器官的損傷和生理功能的失調,進而引起疾病的發生,縮短人的生命。
    2. 現代醫學證明,人的生命在活動過程中,由於新陳代謝的不協調,可導致體內某些元素的不平衡狀態的出現,即有些元素的積累超量,有些元素的含量不足會致使早衰和疾病的發生,對人類健康危害性最大的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症均與人體內的元素平衡失調有關。
    3. 如各種心臟病與鈷鋅鉻錳等元素不平衡有關;高血壓與鈉高鉀低鎂不足有關;腦血管病與鈣鎂硒鋅等不足有關;心血管病與鉀鎂鋅低而銅高有關;鼻咽癌與鎳高硒錳低有關;肺癌與鋅硒低鉻鎳高等有關;肝癌與錳鐵鋇低而銅高等有關;克山病與大骨節病等與硒等缺乏有關。幾乎所有疾病都可以找出與哪些元素不平衡有關,所以,人體內元素的平衡對於健康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平衡才能戰勝各種疾病。

    然而,維持體內幾十種元素的平衡是一個世界難題。因為人體內有近百種元素,可以組成無數億個組合。每一個人吃東西多少不同,消化吸收情況不同,故每個人體內的元素平衡狀態也不同,因而健康狀態和壽命長短也不一樣。

    所以,平衡保健理論研究認為,在人生不同的年齡段裏,根據不同的生理特點,調整相應的飲食結構,補充必要的微量元素,維持體內各種元素的平衡,將會有益於人類的健康。

欣欣/ 韓欣欣alt

 

alt

 

 

單仰臥起坐 不能減肚腩

wn-news-20001213a-01愛華自生了寶寶以後,肚腩不知不覺地豐滿起來。於是痛下決心,要把挺起的肚腩減下去,以求苗條瘦身,有一個勻稱的體形。聽說做仰臥起坐是消耗腹部及腰部周圍的脂肪的,於是就起床時做,臨睡前做,有機會就倒下來仰臥起坐一番,不做得滿頭大汗、肚皮酸疼,精疲力盡不甘休,企圖用這些鍛煉來抑制住發胖的腹部。可一直堅持下來,也不見肚腩縮小,這是怎麼回事呢?事實上,像愛華這樣的認識是對做仰臥起坐的誤解,只練仰臥起坐的局部減肥法是沒有科學道理的,只有整體性減肥才能使大肚子變小。

有研究指出,如果仰臥起坐每一次訓練少於150次就達不到減肥目的。因為仰臥起坐動作雖然很累人,但它消耗的熱量並不很多。即使大運動量地做仰臥起坐,消耗的能量也是來自於全身的脂肪,而不僅僅只來自於腹部。恰當地做仰臥起坐的好處是可以加強和結實腹肌,腹肌的強壯對背部有較好的支撐作用,使你在從事其他有氧運動和娛樂活動中增加體力。所以,即使每天堅持做仰臥起坐,也不怎麼消耗腹部脂肪,不能達到減小肚腩的目的,反而會使腹肌發達,肌肉增加,肚子增大。

高效率的有氧健身運動,才是最好的減肥運動。所謂有氧運動是指在那些運動過程中,通過呼吸所得到的氧,能夠連續不斷地供給運動的肌肉,在此作用下代謝糖元和脂肪以提供能量,維持不斷進行的運動,如騎車、步行、上樓梯、跑步、游泳等運動。所謂高效是指在單位時間內參與運動的關節、肌肉數量多。像可以蹬腿的划船、騎健機等運動。

研究表明,有氧運動超過20分鐘,血液中的血糖基本消耗後,身體就要調動糖元和脂肪作為熱源提供能量。因而每次進行2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訓練才可以減少身體積儲的脂肪,達到減肥目的。

 

宇光/ 季玉光alt

 

hno1-signoff

 

感冒後強烈運動 心肌發炎害不淺

mag3-12-2據報載, 南京中一的士司機駕車途經許府巷時, 見一個小夥子站在路旁站立不穩, 搖搖晃晃地揮手攔車。 司機見那小夥面如白紙、 呼吸急促, 忙將他扶上車。 那小夥說他姓司, 在下夜班時突感心中特別難受, 請司機將他送回家。 當車行至長江大橋時, 小司撐不住了, 他艱難地對任說:“我不行了,請送我到醫院”。 話剛說完, 小司頭一歪, 昏倒在座位上。 任的哥駕車一路狂奔, 將小司送到浦口醫院搶救。 當小司的父親知情後心急如焚地趕到醫院時, 小司已脫險。 搶救醫師對司父說, 小司患的是急性心肌炎, 如果再遲一點進醫院, 後果不堪設想。 司父說, 小司今年20歲, 身體一直很好, 前幾天感冒, 本應服藥休息,可他仗著年輕,不但堅持上班還加大運動量,想用多出汗的辦法來治療感冒,豈料病毒乘虛而入,引發急性心肌炎。
 
mag3-12有些青年人在感冒後打球、跑步,出一身大汗後,感冒症狀的確會減輕一些。這是因為人在運動時,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快,呼吸加速,體內的白細胞和其他抗體所組成的防禦系統機能提高。再加上出汗時體內的毒素排出體外較快,使感冒症狀得到一些緩解。但這種情況僅多見於少數體質較強、感冒初期、症狀較輕的人身上,對於多數人來說,感冒時參加體育鍛煉是有害無益的。
 
感冒是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疾病。人體為了抵禦入侵的病毒或細菌,要動員體內的防禦系統與之鬥爭,表現為一定限度內的體溫升高,白細胞增多,細胞的吞噬作用、抗體的生成、肝臟的解毒功能等均增強。同時,體內的新陳代謝也加快,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這時為機體創造有利的抗病條件甚為重要,其中,適當的休息就是重要的一條。如果感冒後再進行打球、跑步等體育鍛煉,會使體內產熱進一步增加,代謝更加旺盛,這樣勢必造成體溫過高,進而使體內調節功能失常,使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高過度,體內的能量物質包括糖、脂肪、蛋白質等消耗過多,反而會削弱人體的抵抗力,並使氧的消耗量大大增加,以致加重心、肺等系統的負擔。
 
當感冒為細菌引起時,致病細菌大多為溶血性鏈球菌,少數為肺炎雙球菌,如不及時休息和治療,除了可繼發鼻竇炎、支氣管炎外,還有可能引起風濕病、腎炎等。當感冒為流感病毒引起時,全身症狀較重,除出現常見的感冒症狀外,還可能進一步引起肺炎等嚴重併發症,甚至繼發病毒性心肌炎。

 

因此,感冒時不宜再參加體育鍛煉,而應在醫生指導下服藥、休息,待感冒痊癒後過幾天再參加運動為佳。


***免責聲明:相關資訊只供讀者認知及參考。***

宇光/ 季玉光

hno1-signoff



防範霍亂 三關必守

霍亂多發生在夏秋季節,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一種烈性腸道傳染病,經口感染。其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瀉及嘔吐等。嚴重的可發生劇烈的吐瀉,排大量米湯樣大便,容易造成嚴重失水,肌肉痙攣,甚至迴圈衰竭而死亡。霍亂弧菌較重,在空氣中會很快死亡,可霍亂弧菌大量存在于病人和帶菌者的糞便和嘔吐物中,會憑藉著“三亂”的招術傳染給健康人。

1、亂粘:

病人如廁後,霍亂弧菌就會粘在手上。健康人若與病人或帶菌者接觸,如握手,使用其用過未經消毒的物品,霍亂弧菌就可“粘”在健康人身上。此時若不注意洗手、消毒等個人衛生,或直接用手拿取食物,就可能導致霍亂的發生。病人或帶菌者接觸了食物,霍亂弧菌就可“粘”在這些食物上。人若吃了這些食物,就可發生霍亂。好多病人,就是在疫區集市上吃了僅燙一下的米粉,或擺在小攤上切開的西瓜,或在病人及帶菌者家中吃飯等,引發霍亂的。

2、亂飛:

病人或帶菌者的吐瀉物常招致蒼蠅的青睞,這些蒼蠅身上就粘染了霍亂孤菌。霍亂弧菌借助蒼蠅飛到到食物或飲水器皿上,使之受到污染。由於蒼蠅飛行範圍較廣,常可在遠距離造成霍亂的發生。

3、亂遊:

霍亂弧菌隨病人和帶菌者吐瀉物排出體外。若對這些吐瀉物不進行嚴格消毒,霍亂弧菌常隨雨水污染水源,遊進位置較低的井水、塘水、河水及海水中。如沒有煮沸便飲用這些水,或生吃水中的海產,便有機會感染霍亂細菌。由於霍亂弧菌在鹹淡水均能生存,而生存時間頗長,因此海產特別容易染有病菌。如不注意水源消毒,常會引起多人發病,並暴發流行。

不過,即使霍亂弧菌“亂”招再多,如果把住“病從口入”的進口關,不喝生水,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和沒煮透的海鮮,不吃任何不衛生的東西,不用髒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加強飲水消毒和食物管理,對碗筷經常進行煮沸或消毒碗櫃消毒,刀、砧板、抹布進行嚴格消毒,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就可避免霍亂的發生。當然,搞好家庭衛生也是切斷霍亂弧菌的“亂”術,不使它們污染食物和水,把好“病從口入”關的必要措施。所以要對病人和帶菌者的吐瀉物和用具、衣被等進行嚴格消毒,要改善環境衛生,消滅蒼蠅,就可防止霍亂的發生。

韓振奎

缺『鈣』引起的病

『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劑,是人體生命之源。『鈣 』在人生各個生長發育階段,從幼年到成年乃至老年都肩負著重要生理功能,是保證人體健康長壽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鈣 』在人體內,一方面構成骨鹽,成為身體的支架;另一方面『鈣 』以離子形式參與人體各種生理功能和代謝過程。『鈣』結合蛋白是一種具有特異性、高親和力或高親和量,能可逆地與『鈣 』相結合的蛋白質,廣泛存在於細胞內外,以其與『鈣』的親和力不同來感受或調控『鈣』離子濃度,從而參與肌肉收縮、血液凝固、神經肌肉的應激性、毛細血管的滲透性、改善微循環和白細胞對細菌的吞噬以及?的啟動、激素分泌等各種生理功能和代謝過程的催化、啟動、運輸、分泌功能,維持人體循環、呼吸、神經、內分泌、消化、血液、肌肉、骨骼、泌尿、免疫以及生殖等系統正常生理功能的調節作用,維持著人體細胞的正常生理狀態,肩負著第二信使的重任,幾乎參與一切的生命現象以及多種生理病理過程,是生命活動的調節劑。所以,人的一生必須維持正常『鈣 』的生理水準,才能保證健康的需要。

沒有『鈣 』,生命活動就會停止;缺『鈣 』,生命活動就會出現障礙,不光影響嬰幼兒骨骼和牙齒的正常發育,導致中老年人骨質疏鬆,還會發生一些其他疾病。研究發現,以下疾病就與人體含『鈣 』量的多少有關。

1、高血壓:

缺『鈣』是引起高血壓的重要因素。有些患者可不用任何藥物,只提高『鈣』的攝取量,就能控制血壓。美國一項為期13年的調查證明,如果一個人每天攝取1300毫克的鈣,其患高血壓的機會比只攝取900毫克『鈣』的人要少12%。這就提醒高血壓病患者,降壓效果不好時,通過補『鈣 』同時減少鈉鹽的攝取量可提高治療功效。

2、心臟病:

研究表明,『鈣 』有助於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防止心臟病的發作。科學家發現,高『鈣』食品能幫助正常人每天多排除飽和脂肪酸6%-13%,使膽固醇總量下降6%,且壞的L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下降11%,同時好的H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準仍可維持原狀。

3、腎結石:

多年來許多醫生都認為患有腎結石的病人應限量食用『鈣 』,理由是大約80%的結石是以『鈣』為主要成分。但一項最新的研究結果與上述結論剛好相反。醫學專家對45,510名沒有腎結石的病人進行了4年追蹤研究,發現在飲食中攝取豐富『鈣』(平均每天1,300毫克)的人,比那些常吃低『鈣 』食品(平均每天516毫克)的人,得腎結石的機會減少了1/3。

4、痛經:

通過對經前期綜合症的研究表明,『鈣 』有助於減輕痛經症狀。營養中心曾對10名有經前期綜合症的婦女進行了研究,在食用高『鈣 』食品期間,70%的人經期疼痛症狀(腹痛及背痛)明顯減輕,90%的人經期煩躁、情緒低落的症狀也減輕。

5、射線病:

減少生活環境中放射線對人體的危害,除加強個人防護外,飲食也是極其重要的一環。一些礦物質的攝入能幫助機體較好地抵禦射線的危害。這些礦物質中作用最明顯的要數『鈣 』,其次是鐵和鉀。它們可以阻止腸道吸收射線,減少肌肉組織中射線積聚,加速射線從尿、糞便中排泄。不過常規飲食所攝取的『鈣』只能在射線初進入身體時起有限的抵禦,要獲得滿意的預防效果,還得額外攝入。

6、過敏疾病:
『鈣』是一種抗過敏劑,它能增強機體對外界一些特異性過敏物質的抵抗能力,減少皮膚瘙癢症的發生。鈣製劑是治療蕁麻疹、濕疹與皮炎等各種瘙癢性皮膚病的常用藥物。『鈣 』還能夠影響腸道細菌數量分佈,從而消除了腸道過敏反應,恢復了正常腸功能。據估計,人們日常飲食含『鈣』量大約達正常飲食攝取量的2倍,對過敏性腸炎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宇光/ 季玉光

* * 相 關 報 導 只 供 作 本 網 上 雜 誌 的 讀 者 用 作 參 考 及 增 進 一 些 健 康 及 進 補 資 訊 為 目 的,此 報 導 均 有 時 間 上 及 因 應 個 人 體 質 接 受 上 的 限 制 ,若 引 用 任 何 文 章 內 容 引 起 任 何 不適 請 速 與 你 相 熟 醫 師 聯 絡 及 診 斷; 若 本 文 對 任 何 公 司 或 個 人 構 成 任 何 商 業 影 響 或 金錢 上 損 失 , 恕 與 本 網 站 無 關。* *


『免疫力』不等於『抵抗力 』

人之所以容易患感染性疾病,特別是被細菌這種小不點的微生物所輕易擊倒,很大程度上與人體免疫功能低下有關。所以當你得了感冒、肺炎等疾病去看醫生時,總會聽到 要加強鍛煉體格、攝取合式營養以增強抵抗力的忠告。

“免疫力”並不等於“抵抗力”。提高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可以降低對疾病的易感性,對免疫力而言,“調節”比“增強”更有科學性,免疫力太強也會導致病情更加嚴重。
 
免疫功能保持一個適度的穩定水準才是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免疫系統過強不行,過弱也不行。免疫功能底下,人體對病源的抵抗力不足。人體的免疫功能越強,反應越激烈,若免疫功能太強,或對外來抗原做出過激的反應,有時甚至比免疫功能低下更能危害人體健康。比如越來越多見的過敏性哮喘,急性病毒性肝炎、腎炎以及類風濕關節炎,還有青黴素皮試過敏導致的猝死等,都是由於機體免疫系統不適當地“奮起抗爭”引起病變的。這是由於自身免疫的識別能力出現缺陷,而導致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那種動不動就注射免疫球蛋白、丙種球蛋白以企圖提高免疫力的做法,是嚴重違反人體健康規律的,最後弄巧成拙,得不償失。
 
實際上,人體的抵抗力來自於人體免疫功能的平衡,所以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必須加強對免疫系統的呵護和關心。這些措施是:

1、生活自律

避開對免疫系統可能造成嚴重破壞的致病因數,注意加強自我保護,特別是對愛滋病病毒、肝炎病毒、皰疹病毒提高警惕。通常,許多病毒都是通過血液途徑傳播感染的。因此,避免到街頭不潔攤點注射、拔牙、修腳、刮面,生活中做到嚴格自律。

2、均衡營養

因為免疫系統的活力需要足夠的能量才能維持,所以要提供給機體適度、均衡的營養。其中優質蛋白質、微量元素、各種維生素的作用尤其重要,必須全面加以補充。

3、淨化環境

要注意搞好環境保護,盡可能美化周圍環境,因為大氣污染、重金屬離子以及其他化學有毒物質,都是免疫系統的大敵。

4、忌防護過度

潔癖、過度保護對健康也不利,特別是兒童更是如此。因為接觸自然環境,適度與細菌等微生物打交道,可以鍛煉機體免疫系統的功能。如果整天呆在空調房間中,連泥土都不允許接觸,機體的免疫系統必然會因為無事可幹而逐漸退化,變得弱不禁風。

5、忌濫用藥物

如果不是十分必要,應堅決反對濫用藥物的行為,因為藥物對免疫系統的干擾最大。特別是要反對隨意服用激素類藥物和濫用免疫球蛋白的做法。即使用藥,最好也應採取口服方式,盡可能避免靜脈和肌肉注射。
 
宇光/ 季玉光


* * 相 關 報 導 只 供 作 本 網 上 雜 誌 的 讀 者 用 作 參 考 及 增 進 一 些 健 康 及 進 補 資 訊 為 目 的,此 報 導 均 有 時 間 上 及 因 應 個 人 體 質 接 受 上 的 限 制 ,若 引 用 任 何 文 章 內 容 引 起 任 何 不適 請 速 與 你 相 熟 醫 師 聯 絡 及 診 斷; 若 本 文 對 任 何 公 司 或 個 人 構 成 任 何 商 業 影 響 或 金錢 上 損 失 , 恕 與 本 網 站 無 關。* *


 

alt

 

 

每天堅持六個“一” 抗病健身強體

人到老年,身體機能衰退,需要規律的生活,和健身方法來恒定身體機能。有時候音樂、友誼、歡笑,會自然有助於增強身體的免疫功能,提高肌體防禦疾病的能力。不妨建立一套規律的生活方式,每天堅持做好如下六個“一”,可使你的身體機能大大增強。

一、睡一個好覺

睡眠不良和免疫系統功能降低有關。體內的T細胞負責對付病毒和腫瘤,如果得不到充足的睡眠,T細胞的數目會減少,生病機率隨之增加。不一定要睡足8小時,只要早上醒來覺得精神舒暢就可以。

二、做一番運動

每天運動30到45分鐘,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抵抗力也相對增加。不過,運動如果太過激烈或時間超過1小時,身體反而會製造一些荷爾蒙,抑制免疫系統的活動。

三、按摩一次

按摩使身體放鬆,減少壓力荷爾蒙。每天接受45分鐘的按摩,1個月後,免疫功能有明顯改善。我國古代有一種簡易有效的搓胸養生法,很適合中老年人養生。正常情況下,人的血液中存在著一定濃度的胸腺素,起著維持免疫功能和抵抗疾病的作用。搓胸是調節胸腺素、提高免疫力的一條重要途徑。搓胸時可以取坐位或仰臥位,將雙手搓熱後,用右手掌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適度用力推搓至左下腹;然後再用左手掌從左乳上方,推搓至右下腹,如此左右交叉進行,一上一下為一次,共推搓36次。

四、做一回白日夢

每天做5分鐘的白日夢,一邊深呼吸,一邊做做白日夢,讓愉快的畫面從腦中飄過,可以增加免疫細胞的數目和活動能力。

五、參加一次藝術活動

笑可以減少壓力荷爾蒙。據說笑能使干擾素明顯增加,免疫細胞因此變得更活躍。如果自認缺乏幽默感,可以多看喜劇片、好笑的漫畫,學習樂觀地面對眼前的狀況。

音樂可以增加對抗感染及癌症的抗體,不管喜歡哪一種音樂,聆聽時都能刺激健康的生理反應。

六、與知己交流一次

朋友多的人,不但不容易感冒,免疫功能也比性格孤僻的人好。有研究顯示,良好的社交關係有助於對抗壓力,減少壓力荷爾蒙,影響免疫細胞功能。但是與太多人往來,也可能變成一種壓力。不要勉強自己,三五知心好友比一堆泛泛之交重要得多。

以上六個維持健康的方法,既輕鬆愉快又不需要花大錢,堅持下去就受益無窮。
 
宇光/ 季玉光

Subcategories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