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流行性傳染病

豬流感爆發(時間表概略)

何謂豬流感

h1n1-image這是豬身上爆發的流感。在一些案例中,人類因與豬密切接觸而感染豬流感。目前流行的病毒毒株之所以令人擔憂﹐就是它能在人與人之間直接傳染。同普通的人流感一樣﹐豬流感病情也有從輕微到嚴重之分。


墨西哥與美國爆發的同一種豬流感嗎?

致病的病毒看來是相同的。但墨西哥的豬流感已導致至少20人死亡,而美國已確診的20例豬流感則要輕微的多﹐其中並沒有死亡病例,大多數患者都在康復之中﹐無需住院治療。目前還不清楚為何墨西哥確診的病例要比美國嚴重的多。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CDC)一位官員週日警告說﹐隨著美國繼續發現豬流感病例﹐其中一些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豬流感有何症狀?

症狀同普通流感相似:發熱﹐並伴有咳嗽、嚥喉痛、肌肉痛、頭痛﹐發冷和疲勞。還有一些病例會有嘔吐或腹瀉的情況。


如果我感覺患病﹐應該怎麼做?

出現普通流感症狀的患者不需看急診。但除了基本症狀外,還出現一些危險症狀的患者應該看急診。對兒童來說﹐這些症狀包括呼吸困難、皮膚顏色變青、流感症狀開始改善、然後又出現發熱和咳嗽加劇;以及伴有皮疹的發熱等。對成人而言﹐危險的症狀包括呼吸困難、胸腹部疼痛或有壓迫感、突然的頭暈或神志不清、以及嚴重或持續的嘔吐。

H1N1是種類流行性感冒A病毒的子型。

" H" 提到Hemagglutinin蛋白質和" N" 提到神經氨酸苷酶蛋白質。 H1N1轉變成各種各樣的菌。 從1918年到1919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病H1N1變形在全世界毒害約50百萬到100百萬人民。 在2009年4月, H1N1爆發約己在墨西哥及全世界殺害一百(100)人,並傳染了超過1600個個體。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警告是可能爆發成大流行病。

Pig flue (Swine flu)

 

豬型流感爆發的時間表概略:

  • (2009.09.14) 自五月出豬流感個案,7-8月間的每天平均個案約為150宗;但9月開課後已跳升至每天平均個案約200-300宗,單天最高已多過620宗。
  • (2009.09.13) 自從五月一日香港確診第一宗人類豬型流感個案,本港共有 17,518 宗(截至2009年9月13日)人類豬型流感 (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 確診個案。中國大陸累計共有 7,505 宗個案 (截至9月11日),台灣*及澳門特別行政區- 分別有 94 宗(截至7月22日)及 1,670 宗(截至9月13日)人類豬型流感 (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個案。
  • (2009.09.11) 根據世衛組織,184個國家/領域/地區正式報告了多於 277,607 宗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感染病例及至少3,205死亡個案。
  • (2009.08.27) 香港豬流感個案已突破 10,000 宗。
  • (2009.08.23) 嬰兒也有一定的風險。病毒可以經過胎盤傳染給嬰兒,如果母親有事,嬰兒也可能有事。
  • (2009.08.18) 城大迎新生活動中,因玩噴奶遊戲只令十五學生中招感染豬流感。
  • (2009.07.17) 世衛對(H1N1) 豬流感的最近指引是應報導新的死亡個案及人數,而非再報導確診人數。

  • (2009.07.17) 7月8日,發生首宗殺人個案。42歲菲籍海員於6月28日由菲律賓來港,與貨船上有 20多名菲律賓及希臘等國船員曾離開本港海域。7月3日他有發燒病徵,7月8日返港後才因肺炎及呼吸衰竭到律敦治醫院留醫,並要儀器協助呼吸,在是對豬流感測試呈陰性反應。7月10日死亡, 7月14日證實他感染社區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Camrsa,死於"敗血症、血中毒、嚴重肺炎及器官衰竭"等病因。7月16日香港衞生防護中心化驗後證實該海員曾感染豬流感。

  • (2009.07.04) 7月3日,香港共新增44宗H1N1人類豬流感確診個案。新個案涉及26男和18女,年齡介乎2歲至81歲。香港至今共錄得901宗人類豬型流感個案。

  • (2009.07.04) 英國政府07.03日前宣佈,甲型H1N1流感已經無法控制,到8月底之前可能每天都將出現10萬個病例。

  • (2009.07.03) 香港衛生署首次發現一宗甲型H1N1流感病毒對"特敏福"出現抗藥性。

  • (2009.07.01) WHO 由2009年7月1日起,世衛改以「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命名「甲型流感H1N1」(或本港所稱的人類豬型流感) 。
  • (2009.06.24) 根據世衛組織截至2009年6月22日,93個國家正式報告了52,160宗甲型H1N1流感感染病例。
  • (2009.06.24) 自從五月一日香港確診第一宗人類豬型流感個案,本港共有 444 宗人類豬型流感(甲型流感H1N1)確診個案。中國累計共有 491 宗個案,台灣有 61 宗人類豬型流感(甲型流感H1N1)個案,澳門有 11 宗人類豬型流感(甲型流感H1N1)個案。

  • (2009.06.23) 香港H1N1甲型流感個案總數在星期二突破400宗,教育部門即日宣佈小學、幼兒園等繼續停課,而中學也將提早放暑假。

  • (2009.06.12) 世衛組織總幹事已於6月11日將流感大流行級別從第5級提高到第6級警戒 (豬流感全球大爆發)。世衛指H1N1是可醫可防的流感,毋須對過度恐慌。

  • (2009.06.12) 美國疾控中心指,美國已將甲型H1N1流感定為流感大流行,故不會因為世衛提高警戒級別而改變措施。

  • (2009.06.12)H1N1疫情已擴散全球74國,到達全球大流行階段。

  • (2009.06.11) 中學豬流感爆發,小學及幼稚園停課

  • (2009.06.11)澳洲豬流感個案一個星期內增加四倍,現已有超過千二人中招。

  • (2009.06.10) 為預防及應付人類豬流感和季節性流感來襲,港府將申撥十億元,購買五百萬劑人類豬流感疫苗(於十一月為二百萬名半歲至六歲兒童、六十五歲及以上長者、慢性病患者和醫護人士免費注射)

     

H1N1新型流感 VS 一般感冒症狀比較表
H1N1新型流感 一般感冒
3-6小時內會急速發高燒(37.8度以上),會急速的全身性肌肉酸痛 逐漸發燒及全身性肌肉酸痛
約80%以上會有嚴重的頭痛 輕微的頭痛
無流鼻涕但有咳嗽及喉嚨痛 流鼻涕及咳嗽
幾乎沒有打噴嚏(較不常見) 打噴嚏
37.8度以上之高燒會持續3-4天 偶會發高燒
嚴重的全身性肌肉酸痛、關節疼痛 輕微的全身性肌肉酸痛、關節疼痛
大多數的人會有發燒惡寒 偶會有惡寒
持續會有嚴重的疲勞感與虛弱 輕微的疲勞感
扁桃腺不會腫 扁桃腺會腫
會有嚴重的胸部壓迫感 無胸部壓迫感

 

咳嗽、流鼻水是不是得到H1N1新型流感?

  • H1N1症狀就和普通流感,甚至一般感冒症狀都很像。發燒,咳嗽,喉嚨痛, 鼻水都可能有,在美加兩國統計比較不像一般季節性流感的症狀是約25%~50%會嘔吐或腹瀉 。

  • 紐約的調查(多半沒住院): 發燒90%,咳嗽84%,疲勞89%,喉嚨痛61%,鼻水82%,發冷80%,肌肉痛80%,頭痛82%,噁心55%,胃痛50%,拉肚子48%,喘48%,關節痛46%

  • 美國住院268位病患的調查: 發燒93%,咳嗽83%,喘54%,鼻水36%,喉嚨痛31% , 頭痛31%,肌肉痛36%,嘔吐或腹瀉24%~29%

  • 由以上兩個研究,特別是鼻水,頭痛,喉嚨痛的比例差很多,所以醫師無法單依症狀研判是否感染H1N1新型流感,需採取檢體進一步檢驗始可確認。流感也不一定會發燒(特別是大人),這就是最難防治的地方。SARS很好防治,100%會發燒,且發燒後才有傳染力, 但流感不然,不一定會發燒,且在發病前一天就已經有傳染力。

 

怎樣預防人類豬型流感?

  • 經常用梘液和清水洗手,或用酒精搓手液消毒。
  • 避免觸摸口、鼻和眼睛。
  • 打噴嚏或咳嗽時掩著口鼻。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 如非必要,不應前往人多擠迫或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否則,不應長時間逗留。如你是容易因感染流感而出現併發症的高危人士,可考慮佩戴口罩。

若出現豬流感徵狀應怎麼辦?

  • 立即佩戴口罩。
  • 盡早到指定流感診所求診,並遵從醫生處方服藥。
  • 留在家中休息,盡可能獨住一房間。
  • 不要上班或上學,避免接觸他人,直至痊癒為止。
  • 必須加強個人及環境衞生。

密切留意身體情況,如出現以下徵狀,應緊急求醫。

  • 氣喘或心口痛
  • 嘴唇變藍或變紫
  • 嘔吐及不能嚥下液體
  • 有缺水症狀,如在站着時暈眩,沒有小便或嬰兒在哭啼時沒有淚水
  • 抽筋
  • 神情呆滯或神志不清

「照顧患者須知」

  • 安排一位成年人士固定照顧患者,以減低其他家居成員受傳染的機會。
  • 容易因感染流感而出現併發症的高危人士(見表一)應避免照料患者。
  • 盡量安排患者獨住一房間。
  • 盡量提醒/協助患者佩戴口罩。
  • 患者應減少與家人接觸。
  • 提醒/協助患者遵照醫護人員指示服藥。
  • 提醒患者飲用足夠水分,並有充分休息,以助患者復元。
  • 患者與家人不能共用牀單、食具和個人物品,除非該等物品已徹底清洗。
  • 留意患者身體情況,如患者出現嚴重的徵狀(見表二),應緊急求醫。

 

「照顧患者時保護自己須知」

  • 時刻加強並提醒其他家人注意個人衞生
  • 保持家居及環境清潔衞生,尤其患者活動的地方,經常以稀釋家用漂白水(1份5.25%家用漂白水混入99份清水)清潔,以防病毒散播。
  • 與患者接觸時,例如需要進入患者房間
  • 在接觸患者前後妥善潔手。
  • 應戴上口罩。
  • 避免與患者面對面接觸,以防被患者咳嗽或打噴嚏時所產生的飛沫傳染。例如抱起病童時,把他/她的下巴擱在你的肩膀上,以防他/她咳嗽時所產生的飛沫噴到臉上。
  • 密切留意自己身體情況。若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痛、氣促或腹瀉等徵狀,就必須戴上口罩,立即求醫。

 

病例(大概)爆發時間

法國-疑似病例的發現否定
2009年4月27日
四例疑似病例(三名來自里爾,一個來自巴黎)有化驗結果呈陰性,以豬流感。

新西蘭-中學教師獲釋, 3例疑似病例。
2009年4月27日
另外三個疑似病例流行性感冒已確定由另一組學生。該組從洛杉磯抵達奧克蘭。樣本已送往進行分析。

疑似病例正在測試在法國,西班牙和以色列
2009年4月26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2:30

針對提高認識和甄別措施,一些疑似病例已被發現在一些國家和正在接受測試。新聞來源的報告幾宗案件正在調查在法國,西班牙和以色列。

加拿大第一個人間病例報告
2009年4月26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8時25分

加拿大衛生官員說, 4名學生從King's - Edgehill學校在新斯科舍省藥檢呈陽性豬流感病毒。這四個學生輕微疾病和似乎恢復。沒有住院治療。

也可能有另外2個案件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位於全國各地的新斯科舍省。這兩個人有輕微的疾病,並已痊癒。在測試的初步結果證實,這表明他們H1N1病毒禽流感。

宣布緊急狀態的情況下確認了兩個新的美國國家:紐約州,俄亥俄州
更新2009年4月26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8:04

五國在美國現在已經證實豬流感H1N1病毒感染的人:加利福尼亞州,得克薩斯州,堪薩斯州,紐約州和俄亥俄州。共有20個病例被報告在該國,其中11個已經得到證實。九個新的案件今天證實, 8名學生從聖弗朗西斯預備學校在紐約市。所有有輕度感染,並沒有住院治療。

美國政府宣布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該宣言使更多的授權官員採取行動,以對付新的威脅-如禽流感的藥物釋放從國家儲備可能分配給州政府。

學生返回新西蘭從墨西哥可能豬流感
2009年4月26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1點零一

A組的23名學生和3名老師飛回奧克蘭家來自墨西哥4月25日的最後一站洛杉磯,加利福尼亞(美國) 。至少14人有類似流感的症狀,和10個學生藥檢呈陽性流行性感冒可能是它們感染了新豬流感A/H1N1 。樣本已送往作進一步分析。顯然這些人患重病,但一已住院治療。

英國乘務員-不是豬流感
2009年4月26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1時12
空服員在接受倫敦回國後從墨西哥城懷疑豬流感。測試是陰性的疾病。

兩起案件中- 堪薩斯
2009年4月26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時26分
在堪薩斯州的衛生官員宣布,兩例豬流感發生在該國。兩個人都是成年人誰住在同一所房屋,一個最近前往墨西哥。既不需要住院治療。其中據說已恢復。其他仍然接受治療。這使
美國官方病例為11人。

在紐約的學生
2009年4月25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21:07
紐約市衛生署發表了一份簡短說, 8名學生被懷疑有豬流感。該部正在與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調查的一組病人的學生從“非公立學校” -可能是聖弗朗西斯預備學校 。至少100名學生逃學本週因發燒和類似流感的症狀。所有的學生有輕度的疾病,沒有住院治療。一些家庭成員的學生也被輕度虐待和正在調查之中。

樣本已收集。到目前為止, 9個樣本進行了分析。八是積極為流行性感冒測試無法匹配的禽流感檢測這些學生經常人類流感病毒亞型。因為他們不能被'輸入' ,他們被認為可能感染豬流感,直到證明並非如此。測試結果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將確認是否有豬流感病例。這些結果預計星期日4月26日。

確診出現類似流感症狀的75個學生,紐約
2009年4月25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7:48

紐約市衛生署取消了計劃舉辦的聖弗朗西斯預備學校在4月24日傍晚。作出了上述決定後,當局發現75名學生從學校報告類似流感的症狀。迄今為止,沒有這些案件之間的聯繫和證實豬流感病例在德克薩斯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美國衛生官員正進行測試,以找出病因這些學生。

豬流感,在加利福尼亞州和得克薩斯州
2009年4月25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5:41

4月21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 CDC )的報告說,兩個孩子在加利福尼亞州已證實的個案,豬(豬)流感。自那時以來,另外6起案件已在美國: 4個在加利福尼亞州和得克薩斯州兩個。所有的感染者已完全康復。只有一個案件是嚴重到需要住院治療,而且患者有潛在的醫療條件,損害她的健康之前,她甚至病倒了禽流感。所有其他案件溫和。沒有感染的人接觸豬隻。這種豬流感病毒已擴散到人類。

公共健康官員正在調查是否是更廣泛的疾病,以及它如何可能出現。他們提醒市民的德克薩斯州和加利福尼亞州採取日常的預防措施,防止疾病,並敦促他們與他們的衛生保健提供者,如果發現有類似流感的症狀。

豬流感和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在墨西哥
2009年4月25日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0:28

已發現數百人患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在南部和中部墨西哥。至少有18人被確認為因豬流感A/H1N1 ,新的豬流感被發現在美國。至少60人死亡的事件發生。

衛生官員已暫時停課的學校和大學在墨西哥城和附近的位置。害人

 

(自2009.04.27 - 按發展情況 更新)

alt

 


疥瘡 ( Scabies)

【一】簡 介 :
  • 由 疥 蟲 引 起 的 皮 膚 感 染 , 體 積 十 分 小 (Scabies Mite)
  • 俗 稱 癩
【二】統 計 數 字 :
  • 一 九 九 六 年 本 港 有 157 宗 有 紀 錄 個 案 , 是 公 共 衛 生 科 皮 膚 診 所 發 現 的 二 十 種 最 流 行 皮 膚 病 之 一
  • 任 何 年 齡 、 性 別 、 階 級 及 地 區 的 人 仕 都 有 機 會 患 上
  • 在 發 展 中 國 家 , 貧 窮 、 人 口 擠 迫 引 致 的 衛 生 問 題 , 會 助 長 傳 播
【三】症 狀 與 病 徵 :
  • 疥 瘡 潛 伏 期 大 約 是 三 至 四 星 期 。 之 後 , 便 會 出 現 病 徵
  • 主 要 的 症 狀 是 患 處 痕 癢 , 尤 其 是 晚 上 當 病 人 體 溫 較 高 的 時 候
  • 皮 膚 表 面 出 現 小 丘 疹 及 線 形 痕 跡 , 這 是 疥 蟲 所 掘 出 的 皮 內 隧 道
  • 如 病 人 對 疥 瘡 產 生 敏 感 , 可 能 會 於 皮 膚 上 出 現 小 水 泡
  • 疥 瘡 多 分 佈 在 手 指 間 的 皮 膚 、 手 腕 、 手 肘 、 腋 下 、 乳 頭 、 下 腹 部 、 陰 部 及 臀 部
  • 很 少 在 頸 部 以 上 位 置 發 生 ; 除 小 孩 及 老 人 外 , 很 少 侵 犯 面 部 、 頭 皮
  • 搔 癢 會 擦 傷 皮 膚 , 容 易 引 致 繼 發 性 的 細 菌 感 染
【四】發 病 過 程 :
  • 從 患 者 密 切 接 觸 而 傳 染
  • 疥 蟲 及 卵 都 會 沾 在 衣 物 及 床 舖 上 , 但 很 少 是 由 於 使 用 患 者 衣 物 、 被 褥 而 被 傳 染 的
  • 雌 蟲 鑽 入 皮 膚 , 挖 掘 出 一 條 皮 內 隧 道 後 產 卵
  • 疥 蟲 通 常 選 擇 在 毛 囊 、 皮 脂 腺 之 外 的 地 方 挖 掘 隧 道
  • 每 隻 雌 蟲 可 產 下 五 十 隻 卵
  • 卵 在 二 十 一 天 後 孵 化 成 熟 , 之 後 便 能 繁 殖 下 一 代 了
  • 皮 膚 會 對 疥 蟲 敏 感 而 產 生 痕 癢 的 跡 象
【五】治 療 :
  • 疥 瘡 乳 劑 : 由 頸 部 開 始 , 塗 遍 全 身
  • 醫 生 亦 會 給 予 殺 疥 藥 及 止 痕 藥
  • 病 者 家 人 亦 應 同 時 接 受 檢 查 及 治 療
  • 病 人 的 衣 物 、 床 單 、 被 舖 、 枕 袋 等 必 須 用 沸 水 煮 過
  • 疥 瘡 並 不 是 嚴 重 的 傳 染 病 , 只 要 遵 從 醫 生 的 囑 咐 , 便 可 達 成 療 效
【六】預 防 :

避 免 和 患 者 及 其 衣 物 接 觸

水痘及水痘疫苗

水 痘 在 香 港 是 非 常 流 行 的 傳 染 病 , 幾 乎 一 年 四 季 都 有 它 的 蹤 跡 , 尤 其 在 冬 末 與 春 初 最 多 見 , 病 患 以 壹 歲 至 十 歲 之 間 最 多 , 年 齡 愈 大 症 狀 會 愈 嚴 重 。

一 般 人 感 染 水 痘 通 常 只 是 出 現 紅 疹 、 水 痘 、 發 燒 、 癢 痛 等 症 狀 , 前 後 約 要 壹 至 兩 週 左 右 , 每 個 人 的 病 情 嚴 重 度 又 不 一 。

對 大 部 分 健 康 的 個 體 而 言 , 水 痘 並 不 會 產 生 嚴 重 的 疾 病 , 但 是 少 數 ( 千 分 一 至 百 分 一 ) 不 幸 的 人 確 實 會 有 後 遺 症 的 , 如 中 耳 炎 、 腦 炎 、 肺 炎 、 肝 炎 、 皮 膚 的 續 發 感 染 、 及 留 下 惱 人 的 疤 痕 。

199909d600101.jpg (24683 bytes)水 痘 疫 苗 是 一 種 高 度 活 性 的 減 毒 疫 苗 , 適 用 於 接 種 壹 歲 以 上 至 十 二 歲 以 下 之 健 康 兒 童 , 只 要 施 打 一 劑 ; 十 二 歲 以 上 需 要 接 種 兩 劑 ( 相 隔 二 至 四 周 ) , 注 射 完 成 後 於 二 星 期 左 右 體 內 可 產 生 對 抗 水 痘 的 抗 體 , 其 保 護 性 可 持 續 十 年 以 上 , 注 射 後 有 效 預 防 感 染 水 痘 的 效 果 達 百 分 九 十 八 , 注 射 疫 苗 後 的 副 作 用 相 當 低 。

接 種 對 象 除 了 正 常 個 體 之 外 , 其 他 如 急 性 白 血 病 患 者 、 接 受 免 疫 抑 制 治 療 之 病 人 、 計 畫 器 官 移 植 的 病 人 、 慢 性 疾 病 患 者 、 健 康 但 最 近 曾 有 接 觸 到 水 痘 患 者 者 , 均 應 接 受 接 種 。

注 意 : 育 齡 婦 女 接 種 後 三 個 月 內 不 適 合 懷 孕 , 以 免 影 響 胎 兒 。

腮腺炎 (Mumps , 俗稱痄腮)

簡 介

腮 腺 炎 也 是 由 過 濾 性 病 毒 Paramyxo virus 所 引 起 的 傳 染 疾 病 。 在 幼 童 及 兒 童 中 最 普 遍 , 兒 童 多 互 相 傳 染 , 5 - 14 歲 是 發 病 的 高 峰 期 。

一 旦 染 上 後 , 便 不 會 復 發 , 但 如 果 成 人 感 染 到 , 其 病 情 會 較 小 童 為 嚴 重 。

症 狀 與 病 徵 :
  • 潛 伏 期 14 - 21 日
  • 食 慾 不 振 、 身 體 不 適 繼 而 腮 腺 發 炎 、 疼 痛
  • 發 燒
  • 頭 痛
  • 青 春 期 前 的 兒 童 通 常 4 - 5 日 後 自 然 復 元
發 病 過 程

1 . 感 染 途 徑 : 病 毒 由 病 者 的 口 鼻 分 泌 物 ,
經 空 氣 傳 入 另 一 個 人 的 呼 吸 道

2 . 病 毒 進 入 人 體 , 刺 激 免 疫 系 統 ,
因 而 引 致 腮 腺 發 炎 等 種 種 症 狀

3 . 病 毒 可 由 血 液 傳 染 到 其 他 器 官 引 起 併 發 症

4 . 併 發 症 :

  • 腦 膜 炎
  • 睪 丸 炎 ( 如 患 者 是 過 了 青 春 期 的 男 性 )
  • 腦 炎
  • 腎 炎
  • 胰 臟 炎
  • 失 聰 、 甲 狀 腺 炎 、 關 節 炎
治 療 :
  • 無 藥 物 可 殺 掉 病 毒
  • 給 予 輔 助 性 治 療 , 靠 本 身 免 疫 能 力
  • 隔 離 處 理 , 兒 童 應 暫 停 上 學
預 防: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 (MMR) 混合疫苗
  • 衛 生 署 由 1990 年 開 始 為 所 有 一 歲 嬰 兒 進 行 注 射 , 現 更 鼓 勵 中 學 生 接 受 第 二 次 注 射 以 加 強 其 保 護 作 用 。
  • 疫 苗 只 有 八 、 九 成 保 護 率 , 注 射 後 血 液 所 產 生 的 抗 體 不 及 自 然 感 染 那 麼 高 , 更 會 隨 時 間 下 降 。
  • 但 接 受 過 防 疫 注 射 的 人 即 使 再 染 上 M M R , 病 情 也 會 較 輕 微 ; 引 致 併 發 症 的 機 會 亦 較 低 。
  • 懷 孕 婦 女 或 對 雞 蛋 有 嚴 重 敏 感 的 人 不 宜 接 受 注 射 。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 (Measles, Mumps, Rubella)

簡介:

麻 疹 、 腮 腺 炎 和 德 國 麻 疹 也 是 十 分 普 遍 的 兒 科 傳 染 性 疾 病 。 有 見 及 此 , 醫 務 衛 生 處 於 1990 起 為 所 有 幼 童 進 行 「MMR 混 合 疫 苗 」 注 射 。

舊 計 劃 規 定 所 有 一 歲 幼 童 必 須 接 受 注 射 , 但 基 於 近 幾 年 MMR 個 案 的 急 升 , 新 計 劃 要 求 所 有 中 學 生 也 再 接 受 第 二 次 免 疫 注 射 , 以 降 低 發 病 率

發 病 個 案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7

麻 疹

278

329

29

210

33

318

腮 腺 炎

-

-

-

79

30

48

德 國 麻 疹

-

-

-

8

19

4990

註 : 沒 有 任 何 案 例 導 致 死 亡

MMR 個 案 近 年 的 急 升 主 要 是 因 為 MMR 混 合 疫 苗 並 非 給 予 百 分 百 保 護 , 疾 病 的 高 峰 期 一 到 , 便 導 致 大 量 未 受 疫 苗 保 護 的 人 受 到 感 染 。


麻疹 (Measks)

簡 介 :

麻 疹 是 一 種 由 過 濾 性 病 毒 (Paramyxo virus) 所 起 的 高 度 傳 染 性 疾 病 , 兒 童 及 幼 童 尤 其 容 易 受 到 感 染 。 由 於 麻 疹 所 引 起 的 併 發 症 甚 多 , 雖 然 在 先 進 國 家 所 引 致 的 死 亡 率 只 有 0 . 5 % , 但 在 發 展 中 國 家 , 由 於 缺 乏 疫 苗 及 營 養 不 良 , 麻 疹 引 起 的 腹 瀉 及 脫 水 , 每 每 引 至 成 千 上 萬 的 兒 童 死 亡 。

症 狀 與 病 徵 :
  • 潛 伏 期 8 - 15 日
  • 發 病 時 有 類 似 感 冒 的 病 徵 : 發 高 燒 、 眼 結 膜 發 紅 、 流 眼 水
  • 口 腔 頰 內 出 現 中 心 發 白 小 紅 斑 (Koplick's Spots)
  • 3 - 5 日 後 : 耳 後 、 面 上 、 身 背 等 出 現 粉 紅 斑 丘 疹 (Maculapapular Rash)
  • 出 疹 時 高 燒 持 續
發 病 過 程 :

1 . 感 染 途 徑 : 接 觸 患 者 帶 有 病 毒 的 分 泌 物 , 或 吸 入 患 者 呼 出 帶 有 病 毒 的 空 氣 。

2 . 過 濾 性 病 毒 進 入 人 體 , 刺 激 免 疫 系 統 做 成 以 上 提 及 種 種 症 狀 。

3 . 併 發 症 :

  • 中 耳 炎
  • 氣 管 炎
  • 肺 炎
  • 腦 炎 ( 可 導 致 腦 部 受 損 或 死 亡 )
  • 孕 婦 患 上 可 引 致 小 產 或 早 產

4 . 一 旦 染 上 , 並 非 終 生 免 疫

治 療 :
  • 由 過 濾 性 病 毒 引 起 , 所 以 沒 有 特 別 藥 物 治 療
  • 給 予 輔 助 性 治 療 , 靠 本 身 免 疫 系 統 對 抗 病 毒
  • 併 發 症 甚 多 , 要 謹 慎 處 理
  • 幼 童 必 須 由 醫 生 注 意 病 情
預 防 :

注 射 「 麻 疹 、 腮 腺 炎 、 德 國 麻 疹 - MMR 」 混 合 疫 苗


腮腺炎 (Mumps , 俗稱痄腮)

簡 介

腮 腺 炎 也 是 由 過 濾 性 病 毒 Paramyxo virus 所 引 起 的 傳 染 疾 病 。 在 幼 童 及 兒 童 中 最 普 遍 , 兒 童 多 互 相 傳 染 , 5 - 14 歲 是 發 病 的 高 峰 期 。

一 旦 染 上 後 , 便 不 會 復 發 , 但 如 果 成 人 感 染 到 , 其 病 情 會 較 小 童 為 嚴 重 。

症 狀 與 病 徵 :

  • 潛 伏 期 14 - 21 日
  • 食 慾 不 振 、 身 體 不 適 繼 而 腮 腺 發 炎 、 疼 痛
  • 發 燒
  • 頭 痛
  • 青 春 期 前 的 兒 童 通 常 4 - 5 日 後 自 然 復 元

發 病 過 程

1 . 感 染 途 徑 : 病 毒 由 病 者 的 口 鼻 分 泌 物 ,經 空 氣 傳 入 另 一 個 人 的 呼 吸 道

2 . 病 毒 進 入 人 體 , 刺 激 免 疫 系 統 , 因 而 引 致 腮 腺 發 炎 等 種 種 症 狀

3 . 病 毒 可 由 血 液 傳 染 到 其 他 器 官 引 起 併 發 症

4 . 併 發 症 :

  • 腦 膜 炎
  • 睪 丸 炎 ( 如 患 者 是 過 了 青 春 期 的 男 性 )
  • 腦 炎
  • 腎 炎
  • 胰 臟 炎
  • 失 聰 、 甲 狀 腺 炎 、 關 節 炎
治 療 :
  • 無 藥 物 可 殺 掉 病 毒
  • 給 予 輔 助 性 治 療 , 靠 本 身 免 疫 能 力
  • 隔 離 處 理 , 兒 童 應 暫 停 上 學
預 防 :

MMR 混 合 疫 苗


德 國 麻 疹 (Rubella, 俗 稱 風 疹)

簡 介

德 國 麻 疹 亦 是 由 過 濾 性 病 毒 (Togavirus) , 所 引 起 的 傳 染 性 疾 病 , 多 在 春 冬 年 流 行 , 兒 童 和 青 年 比 較 容 易 染 上 。 德 國 麻 疹 對 成 人 及 出 生 後 的 嬰 兒 所 做 成 的 影 響 不 大 , 但 其 危 險 性 在 於 一 旦 孕 婦 在 懷 胎 的 頭 三 個 月 受 到 感 染 , 病 毒 有 機 會 經 胎 盤 傳 給 兒 , 引 致 多 種 先 天 性 缺 陷 。

症 狀 與 病 徵 :
  • 潛 伏 期 1 6 - 1 8 日
  • 輕 微 發 燒
  • 耳 後 淋 巴 核 略 呈 腫 脹
  • 身 上 出 現 紅 疹
  • 病 徵 很 短 暫
發 病 過 程 :

1 . 傳 染 途 徑 : 病 毒 由 患 者 口 鼻 分 泌 物 中 經 空 氣 傳 染 到 另 一 個 人 的 呼 吸 管 道 , 和 麻 疹 , 腮 腺 炎 的 情 況 一 樣 。

2 . 病 毒 進 入 人 體 , 刺 激 免 疫 系 統 引 至 種 種 病 徵 。

3 . 成 年 患 者 , 才 有 併 發 症 。

4 . 孕 婦 若 於 懷 孕 首 三 個 月 內 患 上 ,
可 引 致 胎 兒 患 上 先 天 性 白 內 障 , 青 光 眼 及 先 天 性 心 臟 病 。

治 療 :

無 特 別 藥 物 殺 掉 病 毒

預 防 :
  • 孕 婦 應 在 懷 孕 前 接 受 注 射 , 注 射 後 三 個 月 內 不 宜 懷 孕 。
  • 衛 生 處 亦 在 各 母 嬰 健 康 院 為 生 育 年 齡 的 婦 女 注 射 德 國 麻 疹 的 預 防 疫 苗 。
  • MMR 混 合 疫 苗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 (MMR) 混合疫苗

  • 衛 生 署 由 1990 年 開 始 為 所 有 一 歲 嬰 兒 進 行 注 射 , 現 更 鼓 勵 中 學 生 接 受 第 二 次 注 射 以 加 強 其 保 護 作 用 。
  • 疫 苗 只 有 八 、 九 成 保 護 率 , 注 射 後 血 液 所 產 生 的 抗 體 不 及 自 然 感 染 那 麼 高 , 更 會 隨 時 間 下 降 。
  • 但 接 受 過 防 疫 注 射 的 人 即 使 再 染 上 M M R , 病 情 也 會 較 輕 微 ; 引 致 併 發 症 的 機 會 亦 較 低 。
  • 懷 孕 婦 女 或 對 雞 蛋 有 嚴 重 敏 感 的 人 不 宜 接 受 注 射 。
***免責聲明:相關資訊只供讀者認知及參考。***
" border="0" width="562" height="92" />

 

B型嗜血桿菌

B 型 嗜 血 桿 菌 是 幼 童 嚴 重 感 染 症 中 最 常 見 的 致 病 菌 , 感 染 後 除 了 會 得 到 細 菌 性 腦 膜 炎 外 , 亦 會 導 致 極 嚴 重 的 後 遺 症 如 行 為 障 礙 、 語 言 障 礙 和 智 能 發 展 障 礙 , 其 中 約 有 百 分 六 的 聽 力 障 礙 , 甚 至 有 威 脅 到 生 命 的 機 會 , 而 保 護 幼 童 免 於 b 型 嗜 血 桿 菌 的 感 染 最 佳 方 法 即 是 疫 苗 的 接 種 。

20000418tt

生蟲比中毒更可怕

fe19980128aa5.gif (3859 bytes)

中 毒 可 怕 , 生 蟲 更 可 怕 。 最 近 大 家 太 過 專 注 禽 流 感 及 食 魚 中 毒 , 可 能 忽 略 吃 下 不 潔 之 物 , 而 引 致 生 蟲 的 戕 害 。 包 括 淡 水 魚 、 豬 牛 肉 、 菜 蔬 及 食 水 , 都 是 傳 播 蟲 害 的 媒 體 , 不 但 小 孩 , 好 多 大 人 , 一 生 都 與 生 蟲 結 下 不 解 緣 , 其 中 以 阿 米 巴 最 常 感 染 。


阿米巴又叫變形蟲
fe19980128aa2.gif (21024 bytes)阿 米 巴 又 稱 為 變 形 蟲 , 其 中 一 種 名 為 組 織 阿 米 巴 者 , 是 人 類 經 常 感 染 及 最 嚴 重 的 寄 生 蟲 。
在 恢 復 期 的 病 人 或 慢 性 阿 米 巴 病 患 者 , 在 糞 便 中 排 泄 大 量 的 包 囊 , 該 寄 生 蟲 通 過 污 染 的 水 、 食 物 、 蔬 菜 傳 播 , 人 類 吞 食 包 囊 後 , 蟲 體 脫 囊 而 出 。

病發前可以全無症狀
阿 米 巴 通 常 寄 居 於 盲 腸 、 結 腸 、 直 腸 等 部 位 , 寄 生 蟲 侵 襲 腸 黏 膜 , 形 成 潰 瘍 和 小 膿 腫 , 嚴 重 的 病 例 可 形 成 黏 膜 大 片 壞 死 脫 落 , 寄 生 蟲 亦 可 能 經 血 液 進 入 肝 臟 , 形 成 肝 內 膿 腫 。

感 染 阿 米 巴 病 者 經 過 一 兩 周 的 潛 伏 期 後 , 開 始 發 病 , 溫 和 者 可 無 症 狀 , 但 亦 可 有 多 次 腹 瀉 、 有 惡 臭 、 伴 腸 脹 氣 、 下 腹 壓 痛 , 如 黏 膜 有 潰 瘍 的 話 , 其 糞 便 可 帶 黏 液 及 膿 血 , 是 典 型 的 痢 疾 症 狀 。 嚴 重 者 起 病 急 驟 , 有 高 熱 、 劇 烈 腹 痛 、 腹 脹 、 伴 有 惡 心 嘔 吐 和 腹 瀉 , 大 便 有 膿 和 血 。 阿 米 巴 肝 膿 腫 是 阿 米 巴 痢 疾 最 常 見 的 併 發 症 , 以 長 期 發 熱 , 右 上 腹 痛 和 右 下 胸 痛 , 肝 臟 腫 大 為 主 要 的 臨 床 表 現 。

患急性病者多補充水分
患 急 性 阿 米 巴 病 者 應 臥 床 休 息 , 注 意 補 充 熱 量 和 水 分 , 和 電 解 質 的 平 衡 。 藥 物 方 面 可 使 用 甲 硝 咪 唑 、 甲 硝 磺 咪 唑 等 , 有 肝 膿 腫 者 應 穿 刺 引 流 或 用 外 科 手 術 治 療 。

注意飲食可預防
因 為 阿 米 巴 病 是 一 種 腸 胃 道 傳 染 病 , 故 預 防 方 面 應 注 意 飲 食 , 和 個 人 生 活 的 衛 生 。 尤 其 是 往 落 後 地 區 如 東 南 亞 、 印 度 次 大 陸 、 非 洲 等 地 方 旅 行 的 飲 食 尤 其 要 小 心 。

注意飲食可預防
因 為 阿 米 巴 病 是 一 種 腸 胃 道 傳 染 病 , 故 預 防 方 面 應 注 意 飲 食 , 和 個 人 生 活 的 衛 生 。 尤 其 是 往 落 後 地 區 如 東 南 亞 、 印 度 次 大 陸 、 非 洲 等 地 方 旅 行 的 飲 食 尤 其 要 小 心 。

fe19980128aa7.jpg (12949 bytes)

 

菜肉魚中的寄生蟲

肉類 條蟲病 (Taeniasis)

病 原 : 一 種 是 條 蟲 的 成 蟲 寄 生 在 腸 內 , 產 生 腸 胃 症 狀 , 如 腹 痛 、 下 痢 等 。 另 一 種 是 幼 蟲 寄 生 在 內 臟 、 皮 下 組 織 、 肌 肉 等 , 引 致 肌 肉 疼 痛 和 腦 腫 瘤 、 腦 水 腫 、 羊 癇 等 症 狀 。
預 防 : 應 注 意 肉 類 須 煮 熟 煮 透 才 吃 。

 

fe19980128aa3.gif (12762 bytes)

fe19980128aa4.gif (17657 bytes)
菜類 蛔蟲症 (Ascarisis)

原 : 蛔 蟲 寄 生 在 小 腸 , 大 部 分 病 者 無 症 狀 , 但 有 人 會 有 發 燒 、 下 痢 、 腹 痛 、 痙 攣 等 , 亦 會 因 蛔 蟲 進 入 胃 部 引 起 胃 痛 , 侵 入 總 膽 管 引 致 膽 管 炎 、 胰 炎 等 ; 蛔 蟲 太 多 時 , 會 纏 繞 成 塊 、 阻 塞 腸 管 , 引 起 腸 閉 塞 。 多 種 杜 蟲 藥 物 對 治 療 蛔 蟲 症 均 有 很 好 的 療 效 。
預 防 : 注 意 個 人 衛 生 , 飲 食 前 洗 手 , 蔬 菜 應 洗 乾 淨 和 煮 熟 。

 

魚類 華支睪吸蟲病 (Clonor Chiasis)

病 原 : 年 長 的 人 一 半 以 上 曾 患 此 症 , 通 稱 為 肝 蟲 , 寄 生 在 人 體 肝 內 膽 管 引 致 的 病 。 症 狀 輕 重 不 一 , 很 多 人 並 無 任 何 症 狀 , 但 亦 可 能 引 致 膽 管 發 炎 、 膽 囊 炎 、 胰 腺 炎 、 膽 石 症 等 。
預 防 : 不 吃 淡 水 魚 生 , 和 注 意 魚 塘 的 清 潔 衛 生 , 杜 絕 淡 水 螺 的 生 長 。

 

fe19980128aa6.gif (4604 bytes)
吃魚感染寄生蟲
  1. 寄 生 蟲 寄 生 在 海 蝦 體 內 。
  2. 魚 吃 蝦 後 寄 生 蟲 寄 附 在 魚 肉 內 。
  3. 當 哺 乳 類 動 物 吃 魚 後 便 會 感 染 這 寄 生 蟲 。 而 人 類 吃 魚 生 也 會 引 致 ANISAKIASIS( 仍 未 有 譯 名 ) 的 疾 病 。

水痘由皰疹病毒引發

水 痘 是 一 種 常 見 由 病 毒 傳 染 的 疾 病 , 它 是 由 皰 疹 病 毒 之 一 的 水 痘 帶 狀 皰 疹 病 毒 所 引 起 的 , 這 個 病 毒 也 能 引 起 帶 狀 皰 疹 。

當 出 了 水 痘 後 , 通 常 不 會 再 受 感 染 , 然 而 這 個 水 痘 病 毒 會 以 潛 伏 的 狀 態 留 在 體 內 的 神 經 組 織 裡 , 它 可 能 在 稍 後 時 期 受 引 發 而 造 成 帶 狀 皰 疹 ( 俗 稱 生 蛇 或 皮 蛇 ) 。

當 出 水 痘 者 咳 嗽 或 打 噴 嚏 時 , 水 痘 病 毒 便 由 空 氣 中 散 播 開 去 。 與 水 痘 者 相 接 觸 也 會 受 感 染 , 從 感 染 病 毒 到 長 出 水 痘 約 為 十 四 天 。 從 感 染 水 痘 病 毒 十 天 後 至 所 有 水 皰 都 結 成 痂 皮 的 這 段 時 期 是 屬 於 易 感 染 期 。

如 果 家 中 成 員 未 曾 出 過 水 痘 , 他 們 有 八 、 九 成 的 機 會 受 感 染 。 成 年 人 如 果 未 曾 出 過 水 痘 或 不 肯 定 是 否 曾 出 水 痘 , 應 該 避 免 與 出 水 痘 者 接 觸 , 兒 童 如 果 身 體 健 康 的 話 , 或 許 順 其 自 然 , 讓 他 們 接 觸 。 孕 婦 應 避 免 接 觸 出 水 痘 者 。

發 燒 是 出 水 痘 警 號

出 水 痘 容 易 查 覺 的 症 狀 是 發 燒 , 一 兩 天 後 小 紅 斑 通 常 會 在 頭 部 出 現 , 然 後 蔓 延 到 臉 部 , 軀 幹 , 四 肢 , 口 腔 , 甚 至 到 喉 部 , 它 會 令 人 感 到 劇 癢 。

通 常 在 數 小 時 內 會 變 成 帶 液 體 小 皰 , 在 幾 天 內 這 些 小 皰 會 乾 化 結 痂 。 差 不 多 在 五 天 左 右 新 的 小 紅 斑 會 停 止 出 現 。 七 天 左 右 多 數 的 小 紅 點 都 會 結 痂 。 此 外 會 有 頭 痛 , 喉 痛 發 炎 , 肚 子 痛 , 咳 嗽 , 疲 倦 , 或 沒 胃 口 , 有 些 人 會 併 發 肺 炎 或 其 它 更 嚴 重 的 問 題 。

出 水 痘 不 用 戒 口

對 初 生 嬰 兒 和 抵 抗 力 弱 的 人 ( 如 接 受 化 學 治 療 的 癌 症 患 者 , 接 受 器 官 移 植 的 病 人 或 愛 滋 病 的 病 人 ) 來 說

危 險 的 。 但 是 對 剛 發 覺 有 水 痘 感 染 症 狀 的 一 般 人 來 說 , 要 斷 定 感 染 的 程 度 是 不 容 易 的 。 較 年 長 的 兒 童 以 及 成 年 人 , 出 水 痘 的 病 情 症 狀 會 較 嚴 重 。

護 理 水 痘 串 者 , 有 以 下 措 施 : 對 健 康 的 兒 童 來 說 , 家 長 應 該 讓 他 們 在 家 休 養 ; 盡 可 能 保 持 傷 口 乾 淨 ; 每 日 沖 涼 ; 把 指 甲 剪 短 , 這 樣 可 避 免 搔 抓 傷 口 引 起 病 菌 感 染 ; 戴 綿 質 手 套 也 是 一 個 避 免 搔 抓 的 好 方 法 ; 退 燒 藥 以 及 止 癢 藥 可 以 減 輕 病 狀 , 但 是 小 孩 子 不 要 服 用 阿 斯 匹 林 退 燒 ; 醫 生 或 許 會 配 Acyclovir 來 減 輕 病 情 。

飲 食 方 面 , 可 能 有 人 會 認 為 水 痘 患 者 不 能 吃 蝦 , 雞 肉 , 醬 油 , 這 些 並 不 是 真 的 。 只 要 是 吃 了 不 會 感 覺 身 體 會 更 癢 的 食 物 都 可 以 吃 。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