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孕婦須知

妊娠常見疾病 - 真菌性陰道炎

成因 mn-20001227a01.gif

真 菌 性 陰 道 炎 多 由 白 色 念 珠 菌 在 陰 道 內 繁 殖 引 起 , 如 不 進 行 治 療 , 炎 症 加 重 後 令 人 坐 臥 不 寧 , 甚 至 還 出 現 尿 頻 、 尿 痛 , 痛 苦 異 常 。 當 胎 兒 經 過 陰 道 產 出 時 , 會 被 大 量 的 念 珠 菌 感 染 , 可 由 此 而 發 病 。

治療與防治方法

可 以 考 慮 暫 不 服 用 抗 真 菌 的 藥 物 , 以 陰 道 的 局 部 用 藥 為 主 。

例 如 用 2 % ~ 4 % 碳 酸 氫 鈉 液 沖 洗 外 陰 和 陰 道 , 使 念 珠 菌 在 鹼 性 環 境 中 不 容 易 生 存 和 繁 殖 ; 每 晚 把 抗 念 珠 菌 的 藥 栓 放 入 陰 道 內 , 效 果 都 很 好。

並 且 要 定 期 復 查 , 防 止 復 發 , 保 持 至 分 娩 期 , 平 安 地 產 下 嬰 兒 , 為 防 止 念 珠 菌 復 發 , 還 要 講 究 衛 生 , 勤 換 內 褲 。

20001227a

妊娠常見疾病 - 小腿抽筋

妊 娠 的 婦 女 常 發 生 小 腿 抽 筋 , 在 懷 孕 5 個 月 以 上 的 婦 女 中 , 尤 為 多 見 。 症 狀 往 往 在 睡 夢 中 因 抽 筋 疼 痛 而 驚 醒 。

原因多為鈣不足

調 查 發 現 有 30 % 以 上 的 婦 女 鈣 的 攝 入 量 不 足 , 血 鈣 量 降 低 。

鈣 是 構 成 人 體 骨 骼 和 牙 齒 的 主 要 成 分 之 一 , 胎 兒 骨 、 齒 的 鈣 化 , 在 妊 娠 期 已 經 開 始 , 至 懷 孕 7 ~ 8 個 月 時 加 速 。

整 個 妊 娠 期 , 孕 婦 和 胎 兒 需 要 鈣 的 總 數 為 80 克 左 右 , 都 要 從 膳 食 中 獲 取 。

嚴重可致胎兒佝僂病

當 孕 婦 膳 食 中 鈣 含 量 不 足 時 , 胎 兒 從 母 親 的 骨 骼 和 牙 齒 中 攝 取 所 需 的 鈣 , 以 滿 足 自 身 的 需 要 , 故 引 起 母 親 缺 鈣 , 出 現 鈣 降 低 、 抽 筋 等 症 狀 。

嚴 重 時 , 孕 婦 還 出 現 骨 質 軟 化 症 , 胎 兒 亦 可 產 生 先 天 性 佝 僂 病 和 缺 鈣 抽 搐 。 為 了 保 障 母 體 健 康 和 優 生 , 加 強 營 養 是 不 可 忽 視 的 。

應多吃補鈣的食品

避 免 孕 婦 缺 鈣 , 應 從 懷 孕 5 個 月 開 始 , 增 加 鈣 的 攝 入 量 , 每 天 要 達 到 1 . 5 克 。 平 時 注 意 多 食 含 鈣 豐 富 的 食 品 , 如 牛 奶 、 豆 及 豆 製 品 、 硬 果 類 、 芝 麻 、 蝦 米 皮 、 海 帶 、 紫 菜 等 。 此 外 , 注 意 戶 外 活 動 , 多 曬 太 陽 , 促 進 維 生 素 D 的 形 成 , 增 進 鈣 的 吸 收 。 對 嚴 重 缺 鈣 者 , 要 補 充 鈣 製 劑 , 如 葡 萄 糖 酸 鈣 、 乳 酸 鈣 、 碳 酸 鈣 等 。

20010201a

妊娠常見疾病 - 下肢靜脈曲張

有 些 婦 女 懷 孕 之 後 , 雙 下 肢 的 靜 脈 發 生 曲 張 , 小 腿 和 足 背 上 青 筋 暴 露 , 好 像 爬 著 幾 條 彎 彎 曲 曲 的 蚯 蚓 。

普遍成因有三

1. 原 子 宮 為 了 適 應 妊 娠 的 需 要 , 從 全 身 各 外 " 調 來 " 大 量 血 液 , 為 胚 胎 的 生 長 發 育 輸 送 充 足 的 氧 氣 和 養 料 。

這 時 負 責 運 輸 盆 腔 血 液 的 髂 內 靜 脈 系 統 中 的 血 流 就 明 顯 增 加 , 靜 脈 內 壓 力 很 快 增 高 , 原 來 的 靜 脈 就 超 負 荷 運 輸 , 外 陰 及 大 腿 內 側 的 靜 脈 就 會 出 現 彎 彎 曲 曲 、 擴 張 而 飽 滿 的 情 況 。

2. 因 妊 娠 後 子 宮 增 大 , 壓 迫 盆 腔 血 管 , 尤 其 是 壓 迫 髂 外 靜 脈 , 從 而 使 得 血 液 由 靜 脈 向 心 臟 的 回 流 過 程 受 到 阻 礙 , 因 此 , 往 往 出 現 下 肢 靜 脈 曲 張 膨 漲 的 現 象 。

3. 妊 娠 期 卵 巢 所 分 泌 的 雌 激 素 增 加 , 而 雌 激 素 對 血 管 壁 內 的 平 滑 肌 有 舒 緩 作 用 , 使 靜 脈 壁 更 加 鬆 弛 而 容 易 發 生 靜 脈 曲 張 。

處理方法
  • 孕 婦 應 當 注 意 適 當 休 息 。
  • 躺 在 床 上 的 時 候 可 以 用 枕 頭 把 下 肢 墊 高 些 , 這 樣 有 利 於 血 液 的 回 流 。
  • 每 天 起 床 前 , 可 用 彈 力 繃 帶 由 下 向 上 纏 到 膝 部 , 使 之 壓 迫 淺 靜 脈 而 不 致 於 繼 續 擴 張 。

20010201b

妊娠常見疾病 - 產前出血

產 前 出 血 是 指 懷 孕 2 8 周 後 至 分 娩 前 的 產 道 出 血 。 雖 然 產 前 出 血 可 能 是 由 子 宮 頸 或 陰 道 出 血 造 成 , 但 一 般 均 是 指 胎 盤 出 血 。

產 前 出 血 的 原 因 有 二 :

( 1 ) 胎盤前置

胎 盤 前 置 是 指 胎 盤 的 位 置 過 低 。 胎 盤 的 正 常 位 置 應 在 子 宮 上 段 , 假 如 胎 盤 落 著 子 宮 下 段 , 即 有 機 會 引 起 產 前 出 血 。 因 為 在 懷 孕 後 期 , 子 宮 下 段 子 宮 頸 外 會 有 輕 微 的 擴 張 , 可 使 胎 盤 輕 微 剝 離 造 成 出 血 。

胎 盤 前 置 的 癥 狀 是 懷 孕 8 個 月 後 陰 道 開 始 出 血 , 卻 無 伴 隨 腹 痛 , 雖 然 初 期 出 血 的 情 況 未 必 嚴 重 , 但 可 復 發 , 且 下 一 次 出 血 可 能 增 多 。 這 種 異 常 現 象 可 在 醫 生 為 孕 婦 作 超 聲 波 檢 查 時 察 覺 得 到 。

胎 盤 前 置 的 孕 婦 大 都 需 要 留 醫 住 院 , 以 便 突 然 出 血 或 情 況 惡 化 時 可 得 到 即 時 的 治 療 。 由 於 嚴 重 前 置 的 胎 盤 會 在 生 產 時 阻 礙 生 產 , 並 造 成 更 大 量 的 出 血 , 因 此 治 療 胎 盤 前 置 的 唯 一 方 法 是 把 胎 兒 取 出 。 不 過 , 由 於 太 早 取 出 胎 兒 會 造 成 嬰 兒 不 足 月 , 因 此 只 是 在 出 現 大 量 出 血 時 , 才 立 刻 施 行 剖 腹 產 術 取 出 胎 兒 , 並 制 止 出 血 。 如 果 情 況 穩 定 或 只 有 少 量 出 血 , 則 盡 量 將 產 期 延 至 3 8 周 或 以 後 。

( 2 ) 胎盤早期剝離

此 症 較 常 見 , 通 常 發 生 在 年 記 較 大 , 懷 孕 次 數 較 多 或 患 有 嚴 重 高 血 壓 的 產 婦 身 上 。 在 正 常 的 情 況 下 , 胎 盤 在 胎 兒 產 出 後 才 剝 離 。 生 產 前 胎 盤 剝 離 可 造 成 兩 種 危 險 :

1. 胎 兒 在 孕 婦 體 內 , 氧 氣 的 供 應 完 全 依 靠 胎 盤 的 血 液 循 環 , 如 果 胎 盤 在 分 娩 前 已 嚴 重 剝 離 , 胎 兒 便 會 因 缺 氧 而 死 亡 。

2 . 胎 盤 早 期 剝 離 多 在 懷 孕 後 期 發 生 , 還 可 1引 起 產 道 出 血 。 出 血 超 聲 波 探 測 胎 盤 的 位 置 , 可 看 到 血 液 在 胎 盤 後 積 聚 。

治療 :

治 療 這 種 產 前 出 血 , 需 視 胎 兒 是 否 生 存 而 定 。

如 胎 兒 仍 生 存 , 必 須 設 法 使 胎 兒 產 出 。 醫 生 有 時 會 為 孕 婦 引 產 , 讓 胎 兒 自 己 娩 出 。 有 時 則 施 行 剖 腹 產 術 , 以 盡 快 取 出 胎 兒 。

胎 兒 產 出 後 , 產 婦 均 有 產 後 出 血 的 危 險 , 若 病 情 得 不 到 控 制 , 有 可 能 行 子 宮 切 除 術 。

現 在 產 婦 死 亡 的 情 形 雖 已 罕 見 , 但 導 致 產 婦 死 亡 的 主 要 原 因 便 是 出 血 , 故 此 產 前 出 血 確 實 是 一 種 危 險 的 產 前 並 發 症 。

20010201c

妊娠嘔吐食乜好?

妊 娠 嘔 吐 多 屬 正 常 , 但 總 不 是 一 件 愉 快 的 事 ; 這 裡 介 紹 幾 個 食 療 方 , 處 理 不 同 的 妊 娠 嘔 吐 症 狀 :

處 方 1

< 材 料 > 黃 連 、 紫 蘇 葉 各 等 份

< 製 法 > 研 細 面 , 每 次 服 1 克 , 每 日 服 3 次 。

適 用 於 肝 胃 不 適 、 嘔 吐

處 方 2

< 材 料 > 黨 參 1 0 克、 白 術 1 0 克、 茯 苓 1 2 克 、甘 草、 半 夏、 砂 仁 各 6 克 、陳 皮 1 0 克、 木 香 3 克、 生 薑 3 片 、大 棗 5 枚

< 製 法 > 水 煎 服 , 每 日 1 劑

處 方 3

< 材 料 > 玄 參、 甘 草 、砂 仁 、半 夏 各 6 克 、白 術、香 附 ( 童 便 炒 、 陳 皮 各 1 5 克、 薑 3 片 為 引 )

< 製 法 > 水 煎 服 , 每 日 1 劑

適 用 於 妊 娠 嘔 吐

處 方 4

<材 料 > 枇 杷 葉 1 5 克、 伏 龍 肝 6 0 克 、生 薑 5 片

< 製 法 > 水 煎 服 , 每 日 1 劑

處 方 5

< 材 料 > 韭 菜 2 0 0 克 、鮮 薑 2 0 0 克 、白 糖 適 量

< 製 法 > 將 韭 菜 , 生 薑 切 碎 , 搗 爛 取 汁 用 白 糖 調 勻 飲 汁 。

適 用 於 孕 後 嘔 吐 , 不 思 飲 食 。

處 方 6

< 材 料 > 鮮 芹 菜 根 1 0 克 、 甘 草 1 5 克 、 雞 蛋 1 個

< 製 法 > 菜 根 、 甘 草 先 煎 湯 , 水 沸 後 打 入 雞 蛋 沖 服 。

適 用 於 妊 娠 後 反 胃 嘔 吐 。

處 方 7

< 材 料> 半 夏 1 0 克 、 陳 皮 5 克 、 茯 苓 1 0 克 、 歸 身 1 0 克 、 白 芍 1 5 克 、砂 仁 3 . 5 克 、 貝 殼 7 . 5 克 、甘 草 5 克、 生 薑 1 片

< 製 法 > 水 煎 服 每 天 服 1 劑 分 2 次 服

適 用 於 妊 娠 出 現 厭 食 、 噁 心 、 嘔 吐 、 腹 痛 、 疲 乏

20010201e

妊娠常見疾病 : 風疹遺害胎兒

風 疹 是 常 見 的 病 毒 性 傳 染 病 之 一 , 孕 婦 感 染 風 疹 後 症 狀 可 很 輕 ( 如 只 有 乏 力 、 低 熱 、 咽 疼 、 皮 疹 ) , 但 可 經 胎 盤 感 染 胎 兒 , 尤 其 在 孕 早 期 、 中 期 危 害 較 大 。

嚴重性

懷 孕 1 2 週 之 內 感 染 風 疹 , 約 3 0 % ~ 8 0 % 可 致 胎 兒 嚴 重 畸 形 。 懷 孕 1 2 ~ 1 8 週 感 染 風 疹 , 胎 兒 可 出 現 發 育 障 礙 、 智 力 障 礙 及 聽 力 損 害 。

宮 內 感 染 風 疹 後 , 新 生 兒 可 出 現 黃 疸 、 肝 脾 腫 大 、 貧 血 、 血 小 板 減 少 、 腦 膜 炎 等 。 更 嚴 重 者 可 有 先 天 性 心 臟 病 、 先 天 性 白 內 障 、 小 眼 球 、 先 天 性 耳 聾 、 視 網 膜 炎 等 , 偶 見 遲 發 性 ( 6 歲 後 ) 、 進 行 性 腦 炎 。 孕 婦 一 旦 發 現 有 感 染 風 疹 的 症 狀 , 要 及 早 治 療 , 以 免 危 害 胎 兒 。

20010201f

 

高危妊娠情況

妊 娠 期 出 現 一 些 危 及 孕 婦 及 胎 兒 生 命 的 高 度 危 險 的 情 況 , 稱 為 高 危 妊 娠 。 母 體 方 面 造 成 這 種 危 險 的 原 因 有 ︰

(1) 未 滿 1 8 歲 和 超 過 3 5 歲 的 初 產 婦 ;

(2) 多 次 流 產 、 早 產 、 難 產 和 死 產 史 者 ;

(3) 妊 娠 前 有 過 高 血 壓 、 心 臟 病 、 腎 臟 病 、 肝 病 及 糖 尿 病 者 ;

(4) 出 現 妊 娠 高 血 壓 綜 合 癥 者 。

胎 兒 方 面 的 原 因 有 ︰ 巨 大 和 過 小 、 胎 位 不 正 、 多 胎 等 。

20010201g

 

妊娠水腫中藥食療

婦 女 懷 孕 期 間 , 由 於 脾 腎 陽 虛 , 胎 氣 壅 阻 , 水 濕 內 滯 , 而 出 現 的 面 目 肢 體 腫 脹 者 , 稱 子 腫 , 相 當 於 妊 娠 水 腫 。 根 據 病 因 和 症 狀 一 般 分 為 三 大 類 型 對 治 :

一 、 脾 虛 濕 困 型

症 狀 :

妊 娠 數 月 , 面 目 四 肢 浮 腫 或 遍 及 全 身 , 膚 色 淡 黃 或 晃 白 , 皮 薄 而 光 亮 , 胸 悶 氣 短 , 懶 於 言 語 。 口 淡 無 味 , 食 慾 不 振 , 大 便 溏 薄 、 舌 質 胖 嫩 。 苔 薄 白 或 膩 , 脈 滑 無 力 。

治 則 :

以 健 脾 行 水 為 主 。

配 方 與 用 法
( 1 ) 冬 瓜 鹿 頭 肉   

材 料 : 冬 瓜 5 0 0 g、 鹿 頭 肉 2 0 0 g 、茯 苓 1 5 g、 食 油 、 調 味 品 適 量 。

做 法 : 將 冬 瓜 去 皮 洗 淨 切 塊 , 鹿 頭 肉 洗 淨 切 塊 , 鍋 內 放 食 油 , 熱 後 放 鹿 頭 肉 炒 一 下 , 再 入 冬 瓜 片 炒 半 熟 , 然 後 入 茯 苓 和 調 味 品 , 加 水 燉 , 熟 後 食 肉 、 菜 , 喝 湯 。 每 二 日 一 劑 , 連 用 5 ~ 7 劑 。

( 2 )黃 耆 三 皮 粥

材 料 : 黃 耆 3 0 g 、冬 瓜 皮 3 0 g、 薑 皮 1 0 g、茯 苓 皮 3 0 g、小 米 5 0 g 。

做 法 : 將 黃 耆 等 四 味 藥 水 煎 取 汁 , 加 入 洗 淨 的 小 米 煮 粥 。 每 日 一 劑 ; 連 用 5 ~ 1 0 劑 。

( 3 ) 白 朮 鯉 魚 湯   

材 料 : 白 朮 2 0 g   鯉 魚 一 條 ( 約 5 0 0 g )   調 味 品 適 量 。

做 法 : 將 鯉 魚 去 鱗 、 甲 、 內 臟 洗 淨 , 和 白 朮 一 起 入 砂 鍋 加 水 清 燉 , 熟 後 加 調 味 品 , 分 2 次 食 用 。 每 2 日 一 劑 ; 連 用 5 ~ 7 劑 。

二 、 腎 陽 虧 虛 型

症 狀 :

孕 後 數 月 , 面 浮 肢 腫 , 下 肢 尤 甚 , 按 之 沒 指 , 心 悸 氣 短 , 下 肢 逆 冷 , 腰 酸 無 力 , 小 便 短 少 , 舌 質 淡 嫩 或 邊 角 有 齒 痕 。 苔 白 、 脈 沉 細 無 力 或 沉 遲 而 弱 。

治 則

以 化 氣 行 水 為 主 。。

配 方 與 用 法
( 1 ) 肉 桂 山 藥 粥 

材 料 : 肉 桂 3 g   山 藥 3 0 g   大 棗 1 0 枚   薏 苡 仁 3 0 g   粳 米 5 0 g 。

做 法 : 將 肉 桂 、 山 藥 水 煎 取 汁 , 加 入 大 棗 、 薏 苡 仁 、 粳 米 煮 粥 食 用 。 每 日 一 劑 ; 連 用 4 ~ 6 劑 。

( 2 ) 小 豆 燉 鯉 魚   

材 料 : 赤 小 豆 1 0 0 g   花 生 1 5 0 g   大 蒜 2 0 g   淡 附 片 6 g   紅 辣 椒 少 許   鯉 魚 一 條 ( 5 0 0 g )   調 味 品 適 量 。

做 法 : 將 鯉 魚 去 內 臟 、 鱗 甲 , 和 赤 小 豆 等 一 起 入 砂 鍋 煨 熟 , 加 調 味 品 , 空 腹 溫 服 。 每 日 一 劑 , 分 2 次 服 完 ; 連 用 3 ~ 5 劑 。

( 3 ) 黑 豆 煮 大 蒜

材 料 : 黑 豆 1 0 0 g   大 蒜 3 0 g   紅 糖 3 0 g   龍 眼 肉 3 0 g 。

做 法 : 將 大 蒜 切 片 和 黑 豆 、 龍 眼 肉 等 一 起 煮 熟 , 食 用 時 加 紅 糖 。 每 日 一 劑 ; 連 用 3 ~ 7 劑 。

三 、 氣 滯 肝 鬱 型

症 狀 : 妊 娠 三 、 四 個 月 後 , 先 由 腳 腫 , 漸 及 於 腿 , 皮 色 不 變 , 隨 按 隨 起 , 頭 暈 脹 痛 , 胸 悶 脅 脹 , 食 少 。 苔 薄 膩 , 脈 弦 滑 。

治 則 : 以 理 氣 行 滯 , 健 脾 化 濕 為 主 。

配 方 與 用 法
( 1 ) 陳 皮 麥 芽 粥    

材 料 : 陳 皮 1 2 g   麥 芽 3 0 g   粳 米 6 0 g 。

做 法 : 將 陳 皮 、 麥 芽 水 煎 取 汁 , 加 入 洗 淨 的 粳 米 煮 粥 。 每 日 一 劑 , 連 用 5 ~ 1 0 劑 。

( 2 ) 天 仙 藤 鯽 魚 湯

材 料 : 天 仙 藤 2 0 g   冬 瓜 仁 2 0 g   鯽 魚 一 條 ( 約 3 0 0 g )   大 蒜 3 0 g 。

做 法 : 將 鯽 魚 去 鱗 及 內 臟 洗 淨 , 和 天 仙 藤 等 一 起 入 砂 鍋 , 熟 後 加 入 適 量 調 味 品 , 食 魚 喝 湯 。 每 日 一 劑 , 分 2 次 食 用 ; 連 用 5 ~ 7 劑 。

( 3 ) 香 附 冬 瓜 湯

材 料 : 香 附 1 2 g   冬 瓜 5 0 0 g   調 味 品 適 量 。

做 法 : 將 冬 瓜 去 皮 切 塊 , 和 香 附 共 煮 湯 。 加 入 調 味 品 , 食 冬 瓜 喝 湯 。 每 日 一 劑 , 連 用 5 ~ 1 0 劑 。

20010201h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