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眼睛護理

眼睛出現泛癢血絲 原來是過敏性體質導致

一名百貨專櫃小姐,最近眼睛常感到泛癢且還佈滿血絲,導致濃濃眼妝也無法遮掩,甚至讓眼睛更為不適,就醫檢查後,醫師發現孔和過敏性結膜炎有關,加上患者過去就有過敏性鼻炎病史,才會導致症狀更為嚴重,因此建議轉至中醫治療舒緩。

傳統中醫而言,過敏性結膜炎症狀多和肝經虛熱或風邪上擾有關,且過敏體質的人多會因天氣變化、生活作息等原因促使症狀出現;中醫師陳瑩陵指出,這時建議透過中醫的祛風邪或清肝經虛熱治療,有效幫助舒緩症狀。

尤其現正屬於春季,氣候變化較大,若屬於虛熱體質引發的過敏症狀,則可透過菊花、薄荷等食材製成的美眸減敏茶,幫助兼清肝熱,若患者過敏症狀不斷復發,則建議可透過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從裡到外調理,對症下藥,就能有效舒緩症狀,恢復生活品質。

正逢早晚氣溫溫差大,忽冷忽熱天氣,這時就容易使過敏性體質的人出現過敏症狀,因此平時就應做好身體保養工作;陳瑩陵提醒,尤其飲食上也應避免烤、炸等刺激性食物,尤其堅果類較燥熱的食物更應避免,從平時保養開始做起,才能全面堵絕過敏症狀。

陳瑩陵, 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眼睛眨不停 恐因眼瞼痙攣作祟

一名78歲李阿嬤,平常身體健康,但20多年來深受眼睛眨不停之苦,嚴重時甚至雙眼緊閉打不開;阿嬤曾嘗試拜拜、按摩、放筋絡與偏方都沒有用,甚至有鄰居說她被不好的東西控制,讓她很委屈。她才進一步就醫診治,結果被診斷為眼瞼痙攣,才造成眼睛不斷眨眼。

收治這位李阿嬤的台南市立醫院神經內科蔡青芳醫師表示,阿嬤雙眼不受控制、不斷眨眼,甚至雙眼緊閉後就困難打開,有時長達幾分鐘,臨床診斷為眼瞼痙攣(blepharospasm)。眼瞼痙攣是屬於一種肌肉張力不全症,圍繞眼睛周圍的肌肉(眼輪匝肌),因為神經肌肉控制不佳發生痙攣,嚴重者甚至造成雙眼緊閉打不開。若在開車或騎車時發生眼瞼痙攣,則會影響視野,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產生。

蔡醫師也說,眼瞼痙攣好發於40至60歲的成人,女性比例多於男性,造成原因不明,少部分成因和藥物、腦炎、威爾森氏病或其他退化性疾病有關。患者遇到強光、風吹或疲累壓力時,情況會加重。建議患者平時戴上太陽眼鏡,減少強光或冷風刺激,可使用口服藥物治療,但有疲倦、倦怠、白天昏昏欲睡、肌肉無力、暈眩等副作用。

蔡青芳醫師指出,局部肉毒桿菌素注射是目前另一項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以相對減少多重藥物交互作用。肉毒桿菌素的效果一般能維持3至6個月,但少部分接受注射後會併發眼瞼下垂、複視、視覺模糊等併發症。由於肉毒桿菌素治療已納入健保給付,李阿嬤接受肉毒桿菌素局部注射後,眼睛可以自然打開,不需要其他手術或藥物,也不用擔心挨刀割眼皮。

此外,使用肉毒桿菌素注射治療眼瞼痙攣外,顏面神經痙攣,不自主的眼睛眨眼合併同側嘴角歪斜抽動,經評估後也可使用,目前健保也有給付。

透過穴位護眼操 疏緩眼睛壓力

隨著3C產品普遍化,許多父母更常拿來當作電子保母,臨床上,許多幼童近視的機率也越來越多;葉明憲大林慈濟醫院中醫師指出,主要是因學童大部分時間多用來寫作業,但就連休閒時間也多耗在電視、手機等3C用品上,相對增加近視機率。

許多研究顯示,造成近視多和遺傳、環境相關,但臨床上仍多和近距離工作所導致大有關係;葉明憲中醫師說,家長們除了平時應多注意孩子用眼時間避免過長外,也應提醒孩子要有正確坐姿,以及使用3C產品的時間也不宜過久。另外,也可以配合穴位護眼操的方式,幫助疏緩眼睛壓力。

穴位護眼操,就是針對睛明、陽白、攢竹、絲竹空等穴位進行按摩紓緩,首先,將手掌搓熱後,將雙眼蓋住,並將手掌邊緣貼住鼻樑,身體坐正往後仰且調整呼吸,透過手掌溫度溫潤眼睛,這時眼球可四處轉動,再利用中指、食指併攏按摩穴位,並可配合按摩頸項的風池穴,增強視神經的功能。

透過穴位護眼操,可有助於眼球、眼眶達到舒緩效果,減緩眼睛所受到的壓力;葉明憲提醒,寒假即將到來,學童放假在家,則會使得使用3C產品的機率恐增加,家長們應多給予提醒和關心,才能避免孩子放假後近視度數又增加。

 

寶寶眼睛睜不開 恐因急性結膜炎惹禍

春節天氣冷,許多父母都會發現孩子早上起床時,眼屎太多把上下眼瞼「黏」起來了,導致孩子的眼睛睜不開,甚至慌張哭鬧。許詠瑞醫師亞東醫院眼科部表示,這是急性結膜炎常見的現象,尤其在天氣冷時更好發。

許詠瑞醫師指出,結膜炎最常見成因是急性的病毒感染,病症是眼睛紅腫、有大量黏稠的白色或黃色分泌物,而這些分泌物在一大早、剛起床時最多,所以有些病患會主訴眼睛被黏住睜不開。急性結膜炎的傳染力非常強,而且沒有年齡層之分,門診常見到小孩子手未清潔乾淨就去揉眼睛,得到結膜炎後,全家人陸陸續續都來就診的情況。

正常情況下,這些分泌物能對眼睛有保護作用,但當眼睛生病時,分泌物也會呈現異常狀態,最常見的就是結膜炎。臨床上,針對急性膜炎的患者會開給有消毒作用的眼藥水,除了可滋潤眼部,同時也能緩解發炎的症狀;也有病患不就診,兩個禮拜左右也能自癒,但若沒有照護好患部,也可能引起其他更嚴重的併發症,所以還是建議民眾若眼部有不適應前往就診。

父母要怎麼幫孩子緊急的處理結膜炎呢?許詠瑞醫師建議,當發現孩子分泌物太多、眼睛睜不開時,父母可利用乾淨的棉棒、紗布,沾點眼藥水,輕輕的將分泌物移除,眼睛自然就會睜開了,千萬不要硬把上下眼瞼拉開。

 

視線為何扭曲? 醫:眼睛黃斑部病變作祟

五十歲的林先生有高度近視,並長期在強光下從事精密組裝的工作,長時間下來覺得兩眼視力模糊,尤其右眼甚至出現「線條歪曲」的現象,讓他很困惑;隨即到眼科就醫,結果被確診為兩眼有早發性白內障併右眼黃斑部病變。 收治這位林先生的台南市立醫院眼科洪純玲醫師表示,有高度近視者,除了周邊視網膜易有破洞外,也容易有黃斑部網膜下結締組織裂孔併發新生血管增生,造成出血或滲漏的情形,若視野出現扭曲、歪斜等現象,要趕快至眼科檢查! 洪純玲針對林先生的兩眼先後施以白內障手術,並植入抗藍光人工水晶體,右眼玻璃體則注射抗新生血管因子藥物,目前林先生的左眼已恢復視力,且右眼視力也穩定進步。 洪純玲表示,高度近視除了周邊視網膜易有破洞外,也容易有黃斑部網膜下結締組織裂孔併發新生血管增生,造成出血或滲漏的情形。因為林先生的右眼黃斑部中心凹處有不正常新生血管增生,導致視物歪曲,如果使用傳統雷射治療,可能引起中心凹處疤痕產生,反而讓中心視野缺損;因此,採用眼內玻璃體注射抗新生血管因子,藥物能與產生新生血管因子結合,進而抑制其對血管內皮的增生作用。 洪純玲呼籲,五十歲以上最好每年能檢查一次眼睛,平時注意紫外線及藍光防護,要多攝取黃斑部抗藍光、抗氧化物質。現代人太常使用3C產品,長時間近距離的使用,可能增加眼睛傷害的機會。她並強調,眼科先進的儀器檢查能早期就能偵測細微的變化,靈魂之窗只有兩個,保護要從年輕時做起,養成良好習慣才能維護眼睛健康。

眼睛疼痛亂點眼藥水 小心眼角膜潰瘍

1名79歲阿嬤,左眼出現刺痛充血且視力模糊,就醫檢查後,醫師發現患者左眼角膜潰瘍及穿孔,且視力低於0.01!

收治這名阿嬤的彰化秀傳紀念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蔡明輝指出,進一步諮詢後,發現患者因出現眼睛乾澀等症狀,接受民俗醫療業者的眼藥水治療,初期雖有改善,但持續使用後,症狀卻越來越嚴重。

患者直到左眼出現強烈疼痛,家人發覺事態嚴重,才緊急就醫檢查,醫師發現患者不但左眼眼角膜已溶解穿孔,且眼角膜感染以及潰瘍;蔡明輝說,原來患者使用的眼藥水,竟是濃度較高的類固醇藥水,一般在眼科治療上,只用於患者眼睛出現嚴重發炎情況,但患者發炎症狀改善後,卻未立即停藥,才使症狀加劇。

主治醫師蔡明輝進一步說明,透過用藥控制感染,但因就診時患者左眼角膜已有感染情況,也要求患者住院治療,期間便施以抗生素治療控制病情,且經由角膜修補手術後,患者視力才逐漸恢復。

民眾應多注意,眼睛若出現任何不適症狀就應立即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千萬不能濫用或聽信謠言,自行購買藥物使用;蔡明輝提醒,若濫用含有類固醇藥水,不但容易出現青光眼,嚴重甚至會使眼角膜潰傷,甚至失明,不得不輕忽嚴重性。

 

她吃中藥燉雞湯 隔天眼睛看不到

一名30多歲女性,日前覺得身體冷,自行到中藥房抓藥,燉了一鍋雞湯吃,當天晚上,她劇烈頭痛、眼眶發紅且腫脹,不以為意入睡;不料,隔天早晨一起床,卻發現雙眼都看不見,家人趕緊帶至醫院就診,發現是虹彩性青光眼發作,才會暫時性失明。

收治個案的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指出,經由檢查發現,其眼壓高達43毫米汞柱,是一般正常人2倍以上,進一步詢問才得知,原來該女患有紅斑性狼瘡,又吃了補品才會導致虹彩性青光眼復發,給予內服降眼壓、靜脈注射藥物,外用降眼壓藥水,約7至10天痊癒。

呂大文表示,有自體免疫性疾病者,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在冬天時容易發病,眼睛前房內會出現炎性細胞反應,當眼睛充滿發炎細胞,導致房水排水系統阻塞,造成角膜水腫、眼壓過高,若又吃了補品,就會引發虹彩性青光眼,而出現暫時失明的症狀。

「虹彩性青光眼易復發!」呂大文強調,剛開始可能3至4年發生一次,接著1年1次,最後可能1年高達3、4次,發生次數會愈來愈頻繁,建議有自體免疫性疾病患者,冬天進補時要特別小心。

天冷眼睛乾澀 當心是皰疹性角膜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2014/12/19
天氣乾冷,年長者眼睛乾澀、紅癢,可能不是乾眼症,小心是皰疹性角膜炎!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近來天氣寒冷,許多7、80歲的老年人,眼睛出現乾澀、紅癢等症狀,原以為是天氣乾燥導致乾眼症;不料,一天點了4次以上的人工淚液,症狀卻未好轉,甚至視力愈來愈模糊,就醫才發現是皰疹性角膜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治醫師蔡宜倫指出,皰疹性角膜炎是冬天常見的眼睛疾病,通常患者都是年長者及曾經罹患皰疹者,因病毒潛伏在體內,當身體抵抗力差時,病毒就會迅速繁殖,侵犯眼睛及口唇,而發生皰疹性角膜炎或唇皰疹。 蔡宜倫強調,皰疹性角膜炎類似乾眼症,有眼睛乾澀、紅癢、刺痛及異物感,接著視力模糊,延誤治療時機會導致角膜潰瘍,恐造成視力受損,無法復原。 如何早期發現皰疹性角膜炎?蔡宜倫表示,年長者平時沒有乾眼症的情形,天冷時眼睛卻異常乾澀,如一天點人工淚液次數超過4次以上,症狀都沒有好轉,最好就醫檢查,釐清病因。

Subcategories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