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所引發的常見急性傳染病,多發生于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發病率最高。得病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染。主要症狀表現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皰疹,少數患兒可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等臨床表現,個別患兒更可因病發而死亡。發病多與生活環境衛生狀況較差、衛生習慣不良、個人免疫抵抗力低、接觸已感染病毒的人員等因素有關。病發期多於每年春季開始多發,4月~5月病例增多明顯,5月~7月發病形成高峰。
手足口病的特點是傳播快、易流行,以輕型病例為主,患兒一般一周內即可自行康復。只有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炎、腦膜腦炎等致命性併發症。
防範:
- EV71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眾多的病原體中最主要的,也是導致疾病的嚴重程度、兇險程度最厲害的。EV71病毒主要還是危害嬰幼兒,5歲以下的佔93%,3歲以下的最多。從死亡病例來看,主要還是小年齡組。
- 病原有20多種。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的皮疹不典型,有的人皮疹只是在手上、腳上幾個皮疹,而不像普通常見的手、足、口全部都有。這些情況可能導致漏診。
對策:
以特徵作對策。早發現、早診斷,能夠對降低病死率有特別重要的作用。
對於3歲以下的兒童,當發現以下症狀:
1、持續高熱不退;
2、精神差、嘔吐、肢體肌陣攣,肢體無 力、抽搐;
3、呼吸、心率增快;
4、出冷汗、末梢迴圈不良;
5、高血壓或低血壓;
6、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
7、高血糖等七條特徵,
就要找醫生或直接到醫院進行治療。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控的疾病,要做到“勤洗手、常通風、喝開水,吃熟食,曬衣被”。在疾病流行季,節家長應儘量少讓孩子到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以減少被感染機會。孩子病了,要及時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