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春日養陽 宜常鍛煉
春天,冰雪消融,萬木吐翠,柳綠桃紅,正是採納自然之氣養陽的好時機,而運動則是養陽的好方法。《黃帝內經》中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發緩形,以使志生。”人們應根據自身體質,選擇適宜的鍛煉項目。清晨、傍晚及節假日,可漫步於芳草小徑,舞拳弄劍于河畔林間,或去郊外踏青問柳,游山戲水,賞花行歌,登高望遠,神悠悠,思悠悠,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人天合一,無形之中增強了心身健康。
三) 春日養陽 飲食宜淡
春天,在飲食上宜選用利於升發陽氣又清淡可口富有營養的甘、辛、溫之品,如黃豆芽、綠豆芽、柑橘、蔥、蒜、香菜、蜂蜜等,常吃些新鮮蔬菜和野菜,如春筍、菠菜、韭菜、香椿、薺菜、柳芽等,有利於促使體內積熱的散發。忌吃油膩、生冷、粘硬食物,以免傷及脾胃。對屬於過敏體質者,應禁食羊肉、蟹等含異性蛋白的刺激性食物,防止發生過敏反應。處
四) 春日養陽 順應氣候
民間有“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還有梨花雪”。“春天孩兒面,一天變三變”的諺語,道出了早春乍暖乍寒,說變就變,常有寒潮侵襲的氣候特點。所以要順應氣候來防寒保暖,不使陽氣受遏。《壽親養老新書》中說:“春季天氣漸暖,衣服宜漸減,不可頓減,使人受寒。”《攝生消息論》也說:“春季天氣寒暖不一,不可頓去棉衣,老人氣弱骨疏體怯,風冷易傷腠理,時備薄衣,溫暖易之,一重漸減一重,不可暴去。”這一科學的防寒保暖方法,有利於維護人體陽氣,“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馮小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