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春季保健完全手冊

在流行病高發季節,一旦發現孩子有發熱、咽喉腫痛、頭痛、皮膚出血等症狀時,必須馬上送醫院診治,切勿延誤。
注意保暖,預防感冒。感冒後抵抗力會降低,容易受到腦膜炎雙球菌的襲擊而發病,所以要隨天氣變化增減衣服。早春時節氣候變化無常,故應該 “春捂秋凍”。

每頓進餐時,最好喝點食醋,菜肴中宜拌些蒜泥或薑汁,這樣可有效殺菌;飯後用鹽水漱口,也有利於預防流腦的發生。

B:警惕舊病復發很重要

據醫療氣象學研究表明,春季是氣溫、氣壓、氣流、氣濕等氣象要素最為變化無常的季節。因此常引起許多疾病的復發:
風心病主要由風濕熱反復發作侵犯心臟引起的。常因寒冷、潮濕、過度勞累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後復發或加重。

關節炎關節炎病人對氣象的變化甚為敏感,尤其是早春。因此,患者應重視關節及腳部保暖。如果受寒,應及時用熱水泡腳,以增加關節血液迴圈。
腎炎春季是感冒的多發季節,對腎炎患者來說,感冒不僅引起發熱、流涕、鼻塞、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炎症,而且極易導致腎炎復發。

精神病3~4月份是發病的高峰,故民間素有“菜花黃,癡子忙”的說法,即使是老病人也極易復發。因此,應特別注意預防,如保證充足的睡眠,遵醫囑正規治療,發現有情緒異常者,應及時就醫。
花粉症有人感到鼻、眼奇癢難忍,噴嚏連續不斷,流涕、流淚不止,有的人還會出現頭痛、胸悶、哮喘等症狀,這是接觸某種花粉後引起的過敏反應,又稱“花粉症”。因此,有過敏體質的人應儘量少賞花,外出時要戴口罩、墨鏡等,以減少接觸花的機會。

皮炎主要表現為脫屑、瘙癢、幹痛等症狀,有的表現為紅斑、丘疹和鱗等。還有些患者表現為雀斑增多或褐斑加重。因該症多發生在桃花盛開的季節,故也叫“桃花癬”。
哮喘病病人對氣象要素的變化適應性差,抵抗力弱,極易引起復發或使病情加重。

C:春季要防皮膚病

一防) 病毒性皮膚病,如水痘、風疹等。 水痘起病較急,可有發熱、倦怠、食欲減退等全身症狀,成人較兒童明顯。患了水痘要隔離。發燒期在飲食上要清淡易消化,注意休息。還應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皮膚瘙癢時,可塗些止癢藥水。 風疹是一種由風疹病毒引起的通過呼吸道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人吸入病毒後,經過2~3周的潛伏期,便出現症狀。先是全身不適,繼而出現發熱,耳後及枕部淋巴結腫大,並有淡紅色斑疹或斑丘疹,短期內擴展到全身,奇癢難忍。對於孕婦來說,風疹病毒的侵入則會導致胎兒畸形、早產或胎兒死亡。 預防風疹病毒的關鍵是減少與風疹病人的接觸。如果孕婦接觸了風疹患者,5天內應注射大劑量的胎盤球蛋白。如果在妊娠頭3個月內確診患了風疹,則要考慮人工流產。

二防) 變態反應性疾病,如丘疹性蕁麻疹。這種病症在孩子中間廣泛出現,多數和蚊蟲叮咬有關係。

三防) 由真菌感染所引起的體癬和股癬。一般來說,真菌所引起的癬病多發生於夏季,因為,真菌喜溫暖潮濕,過於乾燥則不利於它的生長。但是,如果人體有適宜真菌生長繁殖的條件也可四季發病。比如:有些人多汗,皮膚容易感染真菌而發生癬病;患糖尿病的人也容易發生癬病,由於皮膚裏含糖量增高了,提供了真菌生長的營養;長期使用激素,長期多次接受X線照射的人,由於抵抗力降低,易發生癬病。

四防) 顏面再發性皮炎俗稱春季皮炎。多見於18~40歲的女性,主要表現為脫屑、瘙癢、乾燥等症狀,有的表現為紅斑、丘疹和鱗屑,經一周而減退。還有些女性表現為雀斑增多或褐斑加重

二、春季養生

1、 春季養生四要

一是起居要有規律:在春天到來之時,人體陽氣漸趨於表,皮膚舒展,末梢血液供應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體各器官負荷加大,而中樞神經系統卻發生一種鎮靜、催眠作用,肢體感覺困倦。這時千萬不可貪圖睡懶覺,它不利於陽氣升發。為了適應這種氣候轉變,在起居上應早睡早起,經常到室外、林陰小道、樹林中去散步,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春天氣候多變,時寒時暖,同時人體皮表疏鬆,對外邪抵抗能力減弱,所以春天到來之時不要一下子就脫去厚衣服,尤其是老年人和體質虛弱者。
  
二是精神要養足。人的精神活動必須順應氣候的變化。人體受季節影響最大的時候是過渡季節,尤其是冬春之交的春天。有些人對春天氣候的變化無法適應,易引發精神病。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緒易導致肝氣鬱滯不暢,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應注意情志養生,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以使肝氣順達,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陽春三月是萬物始生的季節,此時要力戒動怒,更不要心情抑鬱,要做到心胸寬闊,豁達樂觀;身體要放鬆,要舒坦自然,充滿生機。

三是要注意經常鍛煉。 入春以後要適應陽氣升發的特點,加強運動鍛煉,可以到空氣清新的大自然中去跑步、打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風箏,讓機體吐故納新,使筋骨得到舒展,為一年的工作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實踐證明,春季經常參加鍛煉的人,抗病能力強、思想敏捷、不易疲勞、辦事效率高。

四是要注意身體保暖。春天到來,天氣轉暖,致病的細菌、病毒等隨之生長繁殖,因而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腦膜炎、猩紅、肺炎等傳染病最容易發生。“春捂秋凍”就是順應氣候的養生保健經驗。因為春季氣候變化無常,忽冷忽熱,加上人們用冬衣捂了一冬,代謝功能較弱,不能迅速調節體溫。如果衣著單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中老年人,更應注意防寒保暖,以預防中風、心肌梗塞等病的發生。

2、 春季這樣解“春困”

冬季過去,春天來臨,由於氣溫變化等原因,人體會感到疲乏,即所謂“春困”,但你如能在飲食上加以調理,同樣也能解除“春困”,使你精力充沛。

一是早餐要攝取較多的熱量養成每天早餐攝取大部分熱量食物的習慣,以便供給人體充足的熱量,理想的飲食安排是:早餐的攝入熱量最多,中餐次之,晚餐最少;

二是飲食要清淡滑的菜肴可使人飯後產生疲憊現象,表現為體溫,血糖降低,情緒低落,工作效率下降,所以春季易清淡適口;

三是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蛋白質是由各種氨基酸構成的,其中酷氨酸是大腦產生警覺的化學物質的主要成分,所以從瘦肉,雞,魚和胝脂乳製品中攝取的蛋白,有助於提高人的精力;

四是常吃水果和飲果汁水果中含有豐富的鉀,它是幫助維持細胞水分的主要礦物質之一。鉀的缺乏會使人感到軟弱地無力,也會影響注意力的集中,葡萄乾,桔子,香蕉,蘋果中都富含這種礦物質。

三、春季護膚美體

1、 春季護膚要訣

合理膳食、充足睡眠、適量運動及心情愉悅亦是護膚美膚的要訣。
  
有些女性為瘦身而節食,殊不知食譜中經常缺乏動物性蛋白和脂肪的女性,皮膚會顯得萎黃、晦暗、彈性差。而嗜食肥肉甜味的人則多半皮膚毛孔粗大,多脂,易生瘡。所以飲食結構合理,葷素搭配,才能營養均衡。

保證充足的睡眠,尤其是要利用好晚9點至淩晨2點這個皮膚最佳修復時段。慣於夜生活的女性,即使白天睡再多的覺也於膚無補。

適度的運動,尤其是有氧運動能促進皮膚的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有利於皮膚的健美。除了上述幾條外,擁有一份好心情也是不可或缺的。平時還要注意戒除一些不良的面部表情,如皺眉、撇嘴等動作,以免皺紋過早產生。

要想擁有那人人稱慕的美膚,每天的潔膚、護膚過程也是至關重要的。年輕的女孩子最好不要化妝,沒有勇氣素面朝天,已經習慣化妝的女性要特別注意潔膚。

2、 防曬,從春天開始

多風乾燥的春季,很多人的皮膚都會緊繃繃地發幹,於是就選擇含油成分高的面霜來滋潤,卻往往解決不了問題。雖然臉上抹得油光光的,但仍出現因乾燥增加的皺紋,有人還會因此長出白色顆粒——脂肪粒來。

這是因為春季是人體機能活躍的季節,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膚其實並不缺油,感覺發幹是皮膚缺水、油水不均衡造成的。因此應該選用具有保濕功效的護膚品而非油性的面霜。

保濕護膚品並不能直接給皮膚提供水分,而是通過保濕因數吸收空氣中的水分,造成局部濕潤的小環境來滋潤皮膚。比較常用的保濕因數是透明質酸,它與水分有很強的親和力,能敏銳地“抓住”春天乾燥的空氣中不多的水分。

化妝品也該“換季”。春天的氣息剛剛萌動,您會迫不及待地丟開臃腫的冬裝,但是很多人卻不懂得,化妝品也該適時地換季。春天因多風,空氣中浮塵很多,又飛揚著柳絮、花粉等容易引起過敏的因數,很容易使皮膚過敏,起小紅疹、脫皮、瘙癢,這些也都與護膚品沒有換季有關。

春季滋潤用品應調整為保濕品及具有修復受損細胞功能的低油度面霜。不宜再用液體粉底,應改用幹濕兩用粉底,保持妝面乾爽不膩,以免粘住太多灰塵雜質。晚間保養則用水質的保養品讓皮膚充分休息。

防曬必須從春天開始。現在的防曬霜的防曬係數越來越高,但防曬係數具體指的是什麼?是指陽光爆曬後引起皮膚產生紅斑所需要得時間的倍數,而且防曬品也分物理性防曬品和化學性防曬品。

  • 物理性防曬品是以親膚配方,經由隔離,折射UV以防止對皮膚的傷害。
  • 化學性防曬品是吸收大量太陽光中的UV而達到防曬的功能,但欲容易引起肌膚的過敏。

當然SPF係數越高其防曬時間越長,但相對的透氣性越差,油膩度越高,也就是說並不是SPF係數越高,效果就一定越好,那應該怎樣選購防曬品呢? 一看成分,二看持久性, 三看目的 。

如果需要塗SPF係數高的防曬品,可以在防曬霜後壓上一點粉餅以此來改善臉上亮亮的現象,但是一定要記住夜晚的徹底卸裝,這樣就不會有毛孔阻塞的問題啦。

四、春季飲食

1、春季飲食原則

早春時節,氣溫仍較寒冷,人體為了禦寒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來維持基礎體溫。所以早春期間的營養構成應以高熱量為主,除穀類製品外,還應選用黃豆、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時補充能量物質。由於寒冷的刺激可使全內的蛋白質分解加速,導致機體抵抗力降低而致病,因此,早春期間還需要補充優質蛋白質食品,如雞蛋、魚類、蝦、牛肉、雞肉、兔肉和豆製品等。上述食物中含有豐富折蛋氨酸,而蛋氨酸具有增強人體耐寒的功能。

春天,又是氣候由寒轉暖的季節,氣溫變化較大,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開始繁殖,活力增強,容易侵犯人體而致病,所以,在飲食上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柿等新鮮蔬菜和柑橘、檸檬等水果,富含維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蘿蔔、莧菜等黃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加強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從而可抵抗各種致病因素侵襲;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也應食用,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這類食物有芝麻、青色捲心菜、菜花等。

祖國醫學還認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這是因為春季為肝氣旺之時,肝氣旺則會影響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病症;而多吃酸味的食物,會使肝功能偏亢,故春季飲食調養,宜選辛、甘溫之品,忌酸澀。飲食宜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此外,春季是蔬菜的淡季,但野菜、山菜其生長期早於一般蔬菜,而且富含維生素,可採摘食用,以補充一般蔬菜的不足。

2、春季養肝:鴨血、雞肝、食醋和酒

春天萬物復蘇,人體的新陳代謝也逐漸旺盛,此時,只有保持肝臟旺盛的生理機制,才能適應自然界生機勃發的變化。
  
春季養肝以食為先。要注意全面營養,宜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少食動物脂肪性食物,按時就餐,消化功能差時採取少食多餐的方法,保證營養的攝入。新鮮熟透的水果,有益於健康。雞肝味甘而溫,可補血養肝,是食補肝臟的佳品,較其他動物肝臟補肝的作用更強,且可溫胃。以味補肝首選食醋,醋味酸而入肝,具有平肝散瘀,解毒殺蟲等作用。

初春時節寒氣較盛,肝陽難以開發,如能少量飲些酒,則可利用其走竄推動的作用,使肝中陽氣升發。鴨血性平,營養豐富,可養肝血而治貧血,是保肝最佳食品之一。菠菜具有滋陰潤燥、舒肝養血的作用,如做湯加上動物血,可治療肝氣不舒。

3、春食野菜好處多

春季轉眼之間就要到了,各種野菜長得蓬蓬勃勃。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吃野菜也成為時尚之舉。野菜的吃法很多,可清炒,可煮湯,可做餡,營養豐富,物美價廉,殊不知野菜在抗癌方面也有一手。

(1)、蒲公英 其主要成分為蒲公英素、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苦素、果膠、菊糖、膽鹼等。可防治肺癌、胃癌、食管癌及多種腫瘤。
(2)、純菜 其主要成分為氨基酸、天門冬素、岩藻糖、阿拉伯糖、果糖等。如純菜葉背分泌物應對某些轉移性腫瘤有抑制作用。可防治胃癌、前列腺癌等多種腫瘤。
(3)、魚腥草 亦稱折耳根。其主要成分為魚腥草素(癸醯乙酸)。通過實驗將魚腥草用於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明顯抑制作用,對癌細胞有絲分裂最高抑制率為45.7%,可防治胃癌、賁門癌、肺癌等。
(4)、魔芋 其主要成分為甘聚糖、蛋白質、果糖、果膠、魔芋澱粉等。如甘聚糖能有效地干擾癌細胞的代謝功能,魔芋凝膠進入人體腸道後就形成孔徑大小不等的半透膜附著於腸壁,能阻礙包括致癌物質在內的有害物質的侵襲,從而起到解毒、防治癌腫的作用。如甲狀腺癌、胃賁門癌、結腸癌、淋巴瘤、腮腺癌、鼻咽癌等。


alt

(王志振)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