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食療養生:秋燥食療七法

立秋後,天氣漸涼,雨水減少,氣候乾燥,人們住往會在不同程度上感到鼻乾咽燥、皮膚乾澀或有口渴欲飲、乾咳少痰、大便秘結等症狀,祖國醫學稱之為“秋燥”。秋天要多喝開水,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少吃辛辣、煎炸食物。對於秋燥,除進行藥物治療外,家庭飲食調養也是十分有效的治療手段,常可收到不醫而愈的效果。現將常用的食療方法介紹如下。

 

雙耳湯

白木耳、黑木耳各10克,用水泡發洗淨,放入小碗中,加適量的水和冰糖,置蒸鍋中蒸1小時,每日2次。能滋補肝腎,益陰明目。

芝麻粥

黑芝麻適量,淘洗乾淨,晾乾後炒熟。每次服30克,同粳米粥同食。能滋養肝腎,對腸燥便秘有良效。

飴糖豆漿

飴糖1匙放碗中,將滾沸濃豆漿沖入,攪勻飲用,每日1次。能寬中益氣,清熱散血,潤肺止咳。

百合梨湯

梨1個,百合、麥冬各10克,膨大海5枚。將梨洗淨切塊與百合、麥冬、膨大海同煮,待梨八成熟時加入冰糖。能滋陰清熱,利咽生津。

蜂蜜蘿蔔汁

蘿蔔洗淨切碎,用紗布絞汁。每次取30毫升,加蜂蜜20毫克,用溫開水適量調服,每日3次。能健胃消食,順氣、化痰、止咳,清熱、解毒。

竹葉石膏粥

鮮竹葉15克,生石膏40克,麥冬20克,粳米100克,砂糖適量。先將竹葉、石膏、麥冬加水煎煮,取藥液150毫升,加粳米和水煮成粥,食時放砂糖。能清熱養陰,生津液,解咽幹口燥。

芡實蓮藕羹

芡實60克,蓮藕、荸薺各100克,大棗20枚。芡實、蓮藕、荸薺搗碎,大棗去核,加水共煮成糊狀,放適量冰糖服食,每日1劑。可養胃生津,主治食欲不振、口渴咽燥,大便秘結、小便短赤等症。


丁海霞

* * 相 關 報 導 只 供 作 本 網 上 雜 誌 的 讀 者 用 作 參 考 及 增 進 一 些 健 康 及 進 補 資 訊 為 目 的,此 報 導 均 有 時 間 上 及 因 應 個 人 體 質 接 受 上 的 限 制 ,若 引 用 任 何 文 章 內 容 引 起 任 何 不適 請 速 與 你 相 熟 醫 師 聯 絡 及 診 斷; 若 本 文 對 任 何 公 司 或 個 人 構 成 任 何 商 業 影 響 或 金錢 上 損 失 , 恕 與 本 網 站 無 關。* *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