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每年1,270萬的癌症新個案中,約百分之四十八發生在亞洲國家。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香港)指出,現時亞洲的癌症個案約佔全球癌症個案近百分之五十。許多發生在亞洲的癌症個案與人們的生活模式息息相關。科學家估計大約四分之一發生在低及中收入國家的常見癌症可透過健康的飲食、保持活動量和維持健康的體重來預防。換言之,每年亞洲有超過一百萬個可預防的癌症新個案。
百分之四十八這數字正反映亞洲的癌症個案遠比其他各大洲為多;而歐洲的癌症發病率為百分之二十五,排行第二位。因此,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全球網絡投放大量資源資助亞洲和世界各地有關癌症預防的科研項目。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香港)總經理梁慕霞指出:「亞洲的癌症個案佔全球總個案較高的比例,意味宣揚癌症非命中注定這個訊息是十分重要的。」
「人們可透過在生活模式中作出一些改變,如更健康的飲食習慣、保持活動量和維持健康的體重來減低罹患癌症的風險。」
「隨著現時亞洲的經濟增長,人們比以往進食較多的加工食物、減少活動量,體重亦增加。若情況持續,日後我們將會見到更多可預防的癌症個案。」
「可是,這並非必然的。故此,提高人們對癌症風險因素的認知實是非常重要; 讓市民大眾能於飲食和體力活動中作出有依據的選擇。」
- 雖然亞洲是全球癌症個案最多的大洲,其每年以每十萬標準人口計算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為154,是現時其中一個最低的大洲。非洲是唯一可稱作低發病率的大洲,其每十萬人口的發病率為111。
- 澳紐的發病率最高,每十萬人口發病率為313;僅次於澳紐的是北美和歐洲,其每十萬人口的發病率分別為300和248,而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區的發病率則為每十萬人164。
- 所有資料來自國際癌症研究總署 (IARC) 資料庫GLOBOCAN 2008(v1.2)
你可瀏覽參閱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香港)以最全面的科研證據而制定的防癌建議。
資料提供由: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