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會尿床就補人參 中醫籲對症下藥不可亂補

當小孩「戒尿布」後,正常情況下,在夜眠時若有尿意,應該可以自然覺醒如廁,但如果過度沉睡,就會有「夜間遺尿」狀況。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兒科主任楊成湛提醒,許多家長會讓孩子服用中藥,但其實針對孩子「尿床」問題,中醫大約會分做 3 種情形,需要詢問專業中醫對症下藥,切勿隨意聽信偏方。

學齡間尿床屬正常 5 歲後則要就醫觀察

楊成湛說明,由於孩童的泌尿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控制能力自然無法像成人一般自如,只要留意孩子的尿床並非是膀胱病變、泌尿道感染、腎臟或輸尿管病變等,引發的續發性遺尿,一般在學齡期間多會是因為功能尚未發展成熟的單純性尿床;因此,也要注意孩童若在 5 歲後仍未改善,務必要就醫觀察。

尿床恐是腎虛膀胱虛 可循中醫診療但不可亂補

而對於「尿床」問題,楊成湛以中醫角度指出,尿液的生成排泄與肺、脾、腎、膀胱等臟腑相關,因此中醫對此病多會從腎與膀胱虛寒來治療,不過不可忽視對症下藥相當重要;許多長輩會直接讓孩子使用補腎固澀的中藥,或補以人參、黃耆等,但若是熱性體質反而會適得其反,必須經由專業中醫師診斷後再根據體質症狀給適當藥物,家長千萬不要自行拿偏方中藥給小孩食用。

不同狀況對應藥方不同 勿相混一談

目前臨床上中醫治遺尿通常分 3 種證型:腎氣虛寒、脾肺氣虛及心經濕熱;不僅是單單會有尿床狀況,亦會影響整體發展。

如:腎氣虛寒是因為先天不足,發育較緩,體力差、臉色蒼白、手腳冰冷都是常見症狀,夜晚尿床的次數多、量也多,則以溫腎固澀為主。而脾肺氣虛則是後天失調,會出現胃口不好、說話有氣無力,以及稍一活動就汗流浹背,就以健脾益氣方式進行。另外心經濕熱,會出現個性急躁、容易生氣狀況,晚上常磨牙、易受驚嚇、唇色偏紅,反而是排尿次數及尿量都較少,需要瀉心火清熱。

對症下藥方能有效改善 家長亦須耐心協助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需透由醫師診斷方能安全使用藥方,達到有效改善的目的。另外,在訓練孩子的過程中,楊成湛提醒家長,要以耐心與孩子交流,建立其信心,不僅可以協助進步,也降低家長緊張感受。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