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牙齒問題

採訪撰文/Miki;本文感謝 耀美牙醫診所提供專業諮詢

許多人以為在矯正完成後,牙齒就會永遠維持在最完美的狀態,其實不然!如果沒有耐心地戴維持器,牙齒的排列與咬合關係很有可能再度改變。維持器有哪幾種?該如何配戴?讓專業牙科醫師為你解惑!

牙齒矯正完成 為什麼還要戴維持器?

維持器的功能是維持牙齒位置,讓矯正完之後的牙周組織能更加穩定。我們每天都要進食,牙齒也會受到各種環境力量而輕微移動,例如生理性的牙齒磨耗、不良口腔習慣、智齒萌發異常甚至顳顎關節障礙等因素,都會漸漸地改變牙齒位置。因此程文鐸醫師建議,即使矯正器拆除後,若希望維持理想的咬合狀態,就應該一直戴著維持器,才能持續享受矯正後的效果。

固定式和活動式維持器 各有特性及優缺點

維持器主要分為「固定式」和「活動式」兩大類。「固定式維持器」通常是針對較容易跑位的上下顎前牙安裝,由矯正醫師黏著在牙齒舌側面。優點是維持性良好、笑起來時看不見維持器;缺點是牙齒清潔較不易,尤其下顎前牙區域容易產生結石,或因脫鈣而形成蛀牙,患者必須努力加強舌側面清潔,4~6個月定期回診洗牙、檢查有無蛀牙產生,同時確認維持器是否仍在正確位置,以避免牙齒跑位。

「活動式維持器」就是能自行裝戴、取下的維持器,分為「全包覆式傳統型」和「全透明型」。前者為醫學用壓克力樹脂板搭配不鏽鋼線圈,維持效果良好,但異物感較明顯;後者則是以醫學用壓克力樹脂板製成的全透明牙托,包覆性良好,配戴時十分美觀,異物感也較不明顯,亦可隔絕夜間磨牙造成的牙齒磨耗。全透明型維持器的最大優點是能在用餐、刷牙和其他重要社交場合時取下,但也因為材質輕薄、較易破損,取下後若沒有細心收納便容易遺失,需要自費重新製作。

維持器的選擇,通常會以患者的牙齒狀況和需求來決定,安裝固定式維持器的患者通常也會搭配活動式維持器,更能有效維持。「無論是固定式或活動式,維持器都應該持續配戴!」程文鐸醫師說明,為了讓牙周組織更為穩定,矯正完成後基本上應長時間配戴著維持器。以固定式維持器來說,安裝兩年後,若牙齒狀態穩定,可與原矯正醫師討論是否拆除固定維持器,並換成活動式維持器;而單純使用活動式維持器的患者,則建議在第一年內應24小時配戴(吃飯刷牙可拿下來),第二年起改為晚上睡覺時配戴,之後逐漸減少配戴時間。

此外,配戴維持器會在口中形成異物感,許多患者在初期會講話不清楚、流口水,這些問題在數週後即可逐漸適應,但如果一直有想要嘔吐的感覺,則建議回到牙科診所調整維持器。

圖片

維持器應妥善收納 避免破損、遺失

一般而言,固定式維持器和傳統型活動式維持器的使用年限較長,而全透明型活動式維持器則因為較容易被咬壞或遺失,建議拿下時就妥善放回收納盒中。「我們會建議患者,在外面用餐千萬不要用衛生紙把維持器包起來,這是維持器遺失的最大主因!」程文鐸進一步提醒,家中有養狗的患者也要特別留意,不要將維持器拿下後就隨意放置,以免維持器被狗咬走而必須重新訂製。此外,活動式維持器如果破損或遺失,也應立即回診訂製,避免牙齒跑位,又必須矯正數個月,才能回到最完美的排列狀態。持續配戴維持器,就是維持美齒的不二法門,唯有身體力行,才能得到長久穩定的效果喔!

圖片

程文鐸 醫師

學經歷:中華民國齒顎矯正學會矯正專科醫師|台北市立萬芳醫學中心齒顎矯正科兼任專科醫師|前台北榮民總醫院牙科部醫師|隱適美Invisalign隱形矯正專科認證醫師|世界矯正聯盟(WFO)會員

專長:齒顎矯正

圖片

更多精采內容請至《醫美時尚》官網 www.dr-beauty.net

認真刷牙真的對保養牙齒沒有用嗎?網路上一篇貼文指出,自己認真刷牙,但是男朋友卻笑他「做白工」,因男朋友晚間睡前經常不刷牙,但是一顆蛀牙都沒有。女友感到納悶,難道父母有一口爛牙,所以「遺傳」給我了嗎?

牙醫師郭忠鑫表示,成年人牙齒的好壞,遺傳確實是影響因素之一,但最主要的關鍵還是在於後天的牙齒、牙齦的護理,其中當然也包含幼兒時期乳牙與恆牙長出後的護理。

郭忠鑫說明,臨床上常見到病患有「琺瑯質發育不全」,簡單的說,就是牙齒發育時出現結構異常的疾病,而這樣的口腔疾病,也可能是遺傳所致。琺瑯質是牙齒最外層的組織,健康且成熟的琺瑯質九成以上由鈣和磷所組成,它的功用除了咬碎食物之外,也可以保護下層的牙本質,但琺瑯質並不具有再生功能,因此當有蛀牙產生後,不像其他哺乳類動物會自行修復。

琺瑯質發育不全,是因琺瑯質的「量」漸少。郭忠鑫醫師指出,臨床上認為,營養不良、內分泌、懷孕期母親若患有梅毒等,都會影響琺瑯質發育。因此,牙齒健康與否,與遺傳有關。 醫師提醒,影響口腔健康狀況,當然不可能只有單一因素,如遺傳,但臨床上發現,許多人雖然每天早晚刷牙,但不懂得選擇適合自己的牙刷、如何正確刷牙、無確實使用牙線等原因,還時會引起牙周病等不可逆的口腔疾病,建議民眾應每半年至牙科檢查。

 

許多家長都有相同的疑問,為什麼我家的孩子明明一天至少刷兩次牙、定期向牙醫診所報到,甚至還塗氟,怎麼牙齒還是會蛀光?你家的寶貝可能有「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是小朋以最常見的慢性過敏性疾病之一,根據調查,台北市學齡兒童(7歲以上)的罹患率高達百分之40以上。

郭俊良,台灣微創植牙醫學會理事醫師,表示,過敏性鼻炎主要會引起鼻部搔癢,鼻塞、流鼻水、打噴嚏等症狀,而且症狀會有間歇性反覆發作,因此造成鼻子呼吸的不順暢,容易用口呼吸取代鼻呼吸。

在正常情況下,嘴唇自然閉合與舌頭處的運動,剛好呈現一個向內與向外的「零合力量」,讓齒列維持在一個正常狀態。如果小朋友長期鼻部發炎以口來呼吸,嘴巴需長期微開,甚至在吃東西吞嚥時,必須用口呼吸,嘴唇無法閉合,嘴唇處於鬆弛狀態,向內的力量不見了,牙齒受到舌頭向前推進的壓力,容易造成暴牙,尤其在兒童時期若不加以治療,容易造成日後顎骨發育異常及齒列不正,如上顎牙弓狹窄、暴牙、開咬等症狀,再者利用口呼吸也容易引起口乾與口臭,增加齲齒的機會。

郭俊良醫師提醒,家長若發現家中孩童明明就做好口腔保健,卻蛀牙蛀不停,而且有長期過敏性鼻炎症狀,嘴巴常常張開無法自然閉合,甚至睡覺時嘴巴打開呼吸,建議家長應帶孩子到耳鼻喉科醫療院與牙科所檢查治療,以免錯失治療先機。

 

Subcategories